
作者|紅拂女
“第一集開場,女主就被負心漢老公活埋了!”這句振聾發聵的話如同一顆石子,攪亂了劇集市場的平靜。
已經很久沒見過這麼“直給又炸裂”的國劇了,這是古裝宅鬥劇《墨雨雲間》第一集的劇情,從開播前熱度平平,到成為優酷今年熱度最快破萬劇集,只用了1天半的時間。據小娛瞭解,在開播次日,有廣告客戶深夜10點臨時投放該劇中插廣告,市場反饋可見一斑。

有一說一,《墨雨雲間》的大框架也是網文中並不鮮見的復仇爽劇架構,以及禁不住細想的邏輯漏洞,還有導演侶皓吉吉典型的鼓風機慢鏡頭、宛若拍MV一般的碎片式劇情,也讓不少觀眾疑惑:這不還是一女多男的偶像劇套路?
在古裝女頻賽道,以往都是“古偶+仙俠+一線女頂流”的S+級大劇牢牢佔據統治地位,然而今年,以《花間令》《惜花芷》等講述獨立女性勵志故事的中等投資垂類劇,不斷為古裝女頻市場輸入新血,直到《墨雨雲間》終於破圈,以不算頂配的投資,做到了以小博大的播出效果,堪稱古裝女頻賽道的越級殺。
而另一邊廂,動輒投資3、4億甚至更高,主演全豪華陣容,連客串的單元人物都是流量生花的S+大古裝,卻頻頻失靈,有的播出效果甚至連A類劇都不如,廣告客戶全跑。大劇為何失靈?《墨雨雲間》等“小而美”又做對了什麼?
無論如何,《墨雨雲間》引發的種種熱議,充分表明了女性觀眾仍然是國劇市場最重要的目標受眾,以女性為主視角的古偶劇,無論聚焦宅鬥、種田、仙俠等任一方向,仍會是未來的主流劇種。藉此契機,娛樂資本論採訪了操盤過古裝女頻專案的製片人與責編,試圖盤一盤古裝女頻的“前世今生”。

該圖為6月10日雲合數據

“平靜地發瘋”令人上頭,《墨雨雲間》是大號版抖音短劇or真正的女性友好?
從市佔率8.5%到21.5%,《墨雨雲間》只用了不到1天的時間。此前一直在榜首牢牢佔據半壁江山的《慶餘年2》,竟生生被撕下了一部分市場份額,可謂是虎口拔牙。截至目前,該劇市佔率最高達到了31%,可以說是破圈小爆款。
《墨雨雲間》改編自小說《嫡嫁千金》,講述原本生活幸福的縣令之女薛芳菲被負心丈夫活埋,瀕死之際受中書令之女姜梨所救,姜梨卻因此慘死,薛芳菲以姜梨之名重生,回到故地手撕仇人的故事。光看這個劇情簡介,強烈的網感撲面而來:又是“替身文學”,又是女女互助,妥妥的微博熱搜選題。
劇情節奏也是快得飛起,第一集10分鐘內完成了“女主被構陷與野男人在床上私通→女主被負心丈夫活埋→負心丈夫被瘋批公主小三挾制→女主死裡逃生”等劇情,彈幕裡不少觀眾由衷感慨道,“這種追劇體驗很友好,看10分鐘就知道劇情主線了,也知道女主要幹嗎,不像很多動輒40集的古裝劇,耐著性子看好幾集也不知道在講什麼,又長又臭又無聊。”
是的,寧願全員降智、寧願處處bug,但絕不能平淡、不知所云。《墨雨雲間》雖然稱不上十全十美,但大抵看得出是一個劇情打點嚴絲合縫、每集結尾必留鉤子、人物關係高頻反轉的故事,它將電視劇的商品屬性發揮到了極致,十分注重對觀眾的預期管理。
此前《慶餘年》編劇王倦在知乎發文的帖子底下,也有編劇留言稱自己最近和甲方開會,甲方要求自己在第一集前半集就要快速建立主角的目標和行動線,不要先寫與主線無關的事,容易趕走觀眾。

然而,有不少觀眾認為,《墨雨雲間》邏輯經不起深思,比如女主原本是縣令之女,她怎麼可能頂著這張臉又大搖大擺以假身份回京。又比如楊超越扮演的中書令之女,明明說出入受嚴格控制,但又能堂而皇之出去,順便救了女主。諸如此類的邏輯bug,讓人稱這就是“大號版抖音短劇”,只有一個爽字。
曾經操盤過不少古裝女頻劇的責編牛牛告訴小娛,她在《墨雨雲間》剛開播就去看了,因為預告片就剪得很標準,短短幾分鐘道出了這部劇的幾個核心看點:黑蓮花女主、復仇、不雌競,懸念鉤子也埋得很好,自然就勾起了她的追看欲。
看了正片後,牛牛對女主“平靜地發瘋”人設印象很深,比起大吵大鬧式瘋批,女主這種沉靜到極致的人設像極了infj,做出了差異化,“觀眾現在很討厭劇裡的人大喊大叫,無能狂怒很低智,像《墨雨》女主這種沒有大的情緒波動的人,反而讓人瘮得慌,猜不到會有多瘋。”

關於該劇被詬病的人物轉變突兀缺乏鋪墊、反轉太快缺乏過渡以及架空時代背景朝代感混亂等問題,牛牛認為,這可能是該劇主創有意為之。“這個劇特別像一段段的短劇或短影片拼接而成的,有種模組感,每集的起、承、轉、合就分別是幾個大的模組,導演跟編劇說我這一塊兒要什麼情節,編劇就給到這樣的劇本,再組接起來,這樣做的好處是節奏真的很好,戲劇目的極其清晰,如果像傳統電視劇那樣交代太多、鋪墊特別完整,可能會影響它的節奏。”
這一次,觀眾確實感覺到了標準敘事節奏電視劇的“言之有物”,更重要的是,這一段段的爽劇情節正好符合現如今觀眾追劇的碎片化心理,每段單拎出來都是可以放短影片傳播的名場面,堪稱爽劇盛宴。反面案例就是一些看了10集都不知所云、全都在“堆(明星)人頭”、劇情如同走馬觀花看過即忘的注水劇,太不尊重觀眾的時間,有效劇情少得可憐,以為用面癱演技女頂流耍酷臉就能把觀眾留住,未免太小看現在的觀眾。
《墨雨雲間》的導演團隊也特別重視將鏡頭語言做極致,第一集女主被活埋,負心丈夫的俯視視角帶來的強壓迫感,鏡頭拉遠,黑黢黢森林中從地面下突然伸出一隻手的驚悚(暗示女主死裡逃生),都是國劇中少見的強張力鏡頭。

在歲試中女主和對手比拼琴藝,導演竟用了一段“敦煌飛天”的意象化鏡頭來外化女主彈琴時哀傷的情感,十分大膽,等於在落地古偶中創造性地採用了仙俠古偶才會有的特效畫面,不少觀眾表示驚喜,感慨“就這麼一小段特效畫面,比隔壁光汙染特效古偶都養眼多了”。


強女主、名場面、拉絲感,古裝女頻的爆款秘訣
《墨雨雲間》並非這兩年古裝女頻爆款的孤品。由張婧儀、胡一天主演的《惜花芷》,講述慘遭抄家的名門望族,女主帶領滿門婦孺上演“貴婦變形計”,更將原本閻王男主,改造成24孝好男友,該劇因節奏良好、女性群像、女強男強等看點,集均播放從1155萬漲了3倍,同樣在垂類劇賽道成為長尾效應頗佳的小爆款,堪稱A級劇播出了S級的效果,妥妥的越級殺。
不難發現,這類口碑較好的古裝女頻,往往都滿足這樣一種敘事套路:女主往往都是地獄開局,或被抄家,或被流放,《墨雨雲間》更極致,女主和前夫哥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人設的變體,曾經一門心思違抗父母之命、非要供養丈夫的女主,開局就被負心丈夫活埋,“所託非人”一下就點燃了目標觀眾的情緒點。

在製片人小優看來,古裝女頻這幾年的趨勢很明顯,做到了幾大特點的劇,市場反響一般都不會太差。第一便是足夠極致也夠強的女主。這個“強”,未必是像仙俠古偶那種人物疊滿了華麗標籤的強,而是指其人格心志的成熟,女主能為自己做的選擇堅定地做出犧牲,付出代價,不能像某些號稱戰力最強的女主,卻集集暈倒要男主拯救,這種還是變相的男性凝視下的女頻劇,再華麗的標籤也是虛的。
《墨雨雲間》的熱播,給到她最深的感觸就是:作為女頻,要時刻把女性的慾望放在最前面,不要避及談女性的慾望,不要審判女性,更不要扯大旗作虎皮,拿一些冠冕堂皇卻很空洞的使命強行安在女性身上,彷彿那才高階,而女性本身的慾望就“低階”似的。一旦帶有這種立場去創作,劇集便容易做得四不像。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比如今年突然被瘋狂審判的《如懿傳》,就是在宮鬥劇裡非要強調浪漫偶像劇的“蘭因絮果”,屬於嚴重錯位,刻意弱化女主如懿的野心和人物動線也讓觀眾摸不著頭腦,一個不爭不搶的女主,卻能憑藉皇帝的愛慕初心而在刀光劍影的後宮爭鬥中穩坐高位,這種天龍人開場、自帶滿身buff,神性大於人性的主角並不符合觀眾追劇心理訴求,也早已被女性市場唾棄。
在更年輕的責編牛牛看來,《墨雨雲間》讓她最驚喜的正是“解放了女性的慾望”,從小混跡網文平臺的她,受夠了開倒車的各種強調雙潔的故事,而《墨》的女主是成婚幾年又捲土重來的成熟人妻,男主則是看起來很欲實際上零經驗的純情少男,該劇開篇便是女主在床上被不知名男人壓在身下的香豔情節,似是有意和雙潔的主流思潮做割席。
從網上的反饋來看,《墨》在彰顯情節尺度方面的嘗試確實小有水花,劇中不僅女主有和男人的香豔情節,該男被稱為狂徒1號,象徵著禁慾的貞女堂堂主也有和野男人苟合被當場捉姦的橋段,被網友戲稱狂徒2號,兩個演員雖然只有一場客串的戲,卻因長相俊美恃靚行兇,掀起了全網女性觀眾找狂徒的熱潮。充分說明女頻劇如按照性轉的男頻劇來操作,將外貌姣好的男性放在被審視的客體位置上,以男花瓶來凸顯女性的慾望,馬上就會引發全女狂歡。

過往也有非常多講述女性權謀復仇的劇,但大多都沒有掀起什麼水花,責編牛牛認為,那些劇的問題主要出在,劇情過於溫吞不夠直給,通常都有一個家國危機架在上面,然後才是女主所在的內宅危機,兩條線銜接得又很生硬,使得劇的型別定位也變得模糊。
在那些劇裡,女性自身的野心也被包裹在厚厚的包裝之下,人物顯得扭扭捏捏,甚至女性不能有私心,即使要做什麼出格的事,編劇都得強行安上一個正當的理由,這說明主創潛意識裡對女性角色道德感要求較高,這樣寫出來的人設就會左右搖擺,不夠貫穿,目標受眾對主角代入感也會很差。
不搞雌競,而是女性互助,這是最近走紅的古裝女頻劇一大特質。無論是《惜花芷》中張婧儀帶領全府女眷自力更生,還是《墨雨雲間》薛芳菲與姜梨宿命般的互救互助,都讓女性觀眾大感友好,其實早在《延禧攻略》時便已有人總結過套路:魏瓔珞前半部替親姐姐復仇,後半部替“乾姐姐”(秦嵐飾演的富察皇后)復仇,總之就是girl helps girl。

名場面,是古裝女頻劇的又一個吸睛看點,一般是張揚大女主的極致爽感,增強觀眾的代入感,如《墨雨雲間》女主一隻手從地面下破土而出,這種傳播性極強的名場面是在劇本階段就要想好的,不可能在現場才臨場發揮。“這種鏡頭嚴格來說沒有太多資訊,畢竟觀眾心裡明白女主肯定是死不了的,會回來復仇的,但它視覺上很炸裂,適合作為打點,一定要放在第一集,甚至是更靠前的位置,這樣才有可能開播就炸。”
但在某些備受期待的S+大古裝仙俠劇中,開場奠定世界觀的名場面卻滑稽地出現了主角和反派“站樁式打鬥”,令人啼笑皆非。作為樹立故事背景和人物出場的重要高潮戲,沒有真正的打戲過招,便沒有過癮的實感,把名場面拍成了過場戲,也削弱了主角的戰力值。不走心,敷衍,純堆砌光汙染特效,成了S+大古裝揮之不去的惡疾。
在整部劇中,名場面還要承擔渲染男女主情感的遞進和升級的作用,導演就相當重要。製片人小優坦言,“對於一些現實主義題材專案,可能劇本層次就很豐富,導演只要常規水平就可以;但古裝女頻,要的是強氛圍感,導演一定要很會拍,會抓男女主的拉絲細節,還要找角度,把男女主拍得特別唯美,這樣觀眾才能嗑到。”
但現實是很多導演並不擅長此道,小優透露,他合作過一個男導演,在一個現偶中和女主角鬧矛盾,老是懟著女演員的頸紋拍,後期只能一點點修,更勿談鏡頭美感。

所謂“拉絲感”,是偶像劇領域的行業黑話,指的是男女主在曖昧階段的極致推拉,讓觀眾感受到兩人之間如同拉絲一樣綿密到分不開的化學反應。
製片人小優操作過現代職場劇和古裝女頻劇,在她看來,職場劇、婆媳劇、懸疑罪案劇等,都是所謂的大情節戲,以劇烈的外部衝突作為主線;而古偶卻反其道而行之,多以走心細膩的小情節見長,觀眾不會覺得注水和節奏慢,反而津津樂道於男女主的特寫、互動、不經意的肢體接觸,這類劇的情感表達偏留白而非直寫,人物關係發乎情止乎禮,有朦朧美。
就像《墨雨雲間》剛開播就在社交平臺刷屏的一張動圖,該劇情正片還未播出,畫面資訊顯示是戰損妝的男主在戰場廝殺,信念動搖之際叼著女主的玉佩,此玉佩是女主最珍愛之物,曾經當了玉佩供養前夫哥考取功名,後所託非人,玉佩最終到了官配男主身上,支撐著他堅持到最後。比起男女主密集卻無效的同框,這種冥冥之中的心靈感應更好嗑。
豆瓣國產劇小組一個高贊評論顯示:《墨雨》這部劇最吸引她的是,直到現在女主還是能無視男主,堅定地完成自己要做的事。這恰恰表明現在女性觀眾對女頻作品中愛情線的要求,並非要看一個全知全能給女主開外掛的拯救型男主,而是要看兩個人格健全、有自己目標的成年人之間,點到即止、腦補空間卻奇大的極限拉扯。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一些在幾生幾世上古神仙虐戀的S+古偶仙俠劇中,明明主角已經是擁有絕對戰力的戰神,編劇也為其賦予了拯救蒼生的宏大目標,最終又還是落到“全員性緣腦”的陳腐套路,在仙俠劇裡還要大行老孃舅之風,搞配平文學,也難怪觀眾對這類S+大古裝早已失去興趣。一旦劇集中打造出獨特的男女主關係、僅用幾次有限的同框便能撐起兩個人之間獨特的化學反應,這樣的女頻劇就有可能翻盤越級殺。

無獨有偶,觀眾對古裝女頻劇中“剋制又隱忍”的CP總是欲罷不能,《周生如故》中,男女主極少同框,即便同框也多是眼神交匯;《長相思》中瑲玹將愛意深藏,隱忍內斂但又充滿爆發力,需要導演、美術、造型、剪輯等各部門的通力配合,才能有嗑生嗑死的名場面。
然而,這在有頂流加持的S+大古裝裡很難實現。責編牛牛坦言,她最害怕公司要做那種全明星陣容的專案,意味著每個流量的背後都是一支隊伍,會比拼海報人頭大小、是否在C位、戲量多少、戲份幾分鐘、故事主線是以男主還是女主視角驅動……從頭比到腳,“我家哥哥/姐姐”排面不能輸,這意味著每個人都要搶戲份,尤其是一些“男女雙強”故事,男女主角都疊滿了buff,出場就是要帥和美,很難同時兼顧含蓄和留白。
這時,有經驗的導演確實能幫忙平衡。有不少導演對名場面都頗有心得。例如《惜花芷》導演朱銳斌,暱稱“朱大燈”的他,鍾愛使用大燈強光,雖然人臉經常曝光過度慘白一片,但勝在氛圍感拿捏到位。
尹濤導演,擅長抓拍男女主互動眼神拉絲特寫,以此外化人物內心情緒,觀眾實感很強。代表作《錦衣之下》即捧紅任嘉倫成為BG之光。近期作品《長風渡》等,均捧紅了一眾CP。
《蒼蘭訣》導演伊崢,擅長拍主角貼臉開大,常用主角主觀鏡頭,觀眾沉浸感和代入感較強。《沉香如屑》《蓮花樓》導演郭虎,擅長用韓劇式升格慢鏡渲染主角內心情感,易產出情感高光戲,例如白鹿在《周生如故》的哭戲cut,就曾經洗版社交平臺。
名場面是必要的,但也是容易翻車的,遇上不走心的敷衍導演,古裝女頻劇名場面翻車會比一般劇更慘烈。從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楊冪飾演的素素跳誅仙台開始,幾年間無數同類劇集都複製貼上主角“跳樓”,從跳樓到跳海、跳懸崖……都是換湯不換藥的操作,也誕生了不少翻車案例。
例如《長月燼明》跳城樓換邪骨,《周生如故》時宜跳樓,《與君初相識》女主捅男主一劍再把他推下懸崖……

《長月燼明》中,男女主跳城樓換邪骨,由於前後劇情邏輯割裂慘遭吐槽,男女主慢鏡頭牽著手從天而降的雷人鏡頭被嘲“愛的魔力轉圈圈”,兩位演員都滿嘴噴血不僅畫面不美觀,也有濫用血包之嫌。對此,製片人小優表示,編劇寫在紙上可能就幾行字,但卻很考驗導演在現場的排程能力,這也是郭虎、尹濤等能穩定擔任古偶劇導演的原因。

即使是去年的爆款古偶《長相思》,高潮戲“梅林殉情”也因為沒拍好被群嘲。
這場戲講述女主小夭受重傷奄奄一息,塗山璟趕來卻無法救心上人,二人在熊熊大火中悲慘殉情,演員表演十分到位,導演卻“離家出走”,先是小夭的造型披著厚厚的外衣,沒有直觀拍出其身上所受的傷痕累累,缺乏畫面直接的衝擊力。
再到塗山璟趕來,明明周圍已燃起大火,他不是先救人,反而一個勁哭嚎著拍打小夭,這種無能狂怒的行為直接削弱了殉情虐戀的感染力。二人相擁痛哭時,鏡頭卻總是拉遠拍大全景,白白浪費了演員撕心裂肺的表演,可以說是史詩級的翻車。

大開大合的仙俠劇尚且不能接受拍崩了的名場面,在落地化的現實感強的古裝女頻中,對名場面的要求顯然更高,要恰到好處的“裝”和“煽(情)”,又不能太懸浮讓人出戲。《墨雨雲間》中女主彈琴突然出現仙俠劇特效一樣的意象化鏡頭,暗示著女主內心的外化,雖然的確創新,但觀眾對此也並非全然接受,充分說明落地古偶的名場面才是最難級別。

結語
《墨雨雲間》雖然只是一個案例,但作為今年開播後上升勢頭最迅猛新劇,可以說是徹底掀翻了古偶大劇的基本盤。
經過多年的浮沉,“頂級明星+傳統大IP+大投資仙俠”的套路已逐漸失效,頂流出演能帶來一時的熱度,卻掩蓋不了創作和拍攝中的一地雞毛,貢獻不了劇集的完播率,更挽救不了岌岌可危、隨時會撤的廣告客戶,開播前幾十家廣告主豪氣入場、播出過半甚至淪落到“裸播”境地的S+大古裝,近年來並不在少數。
《墨雨雲間》的熱播,也給古裝女頻劇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如能迴歸做劇本身,精心打磨人設與劇情,做到名場面豐富的渲染、人設極致且對女性觀眾極其友好、男女主曖昧拉絲感推拉到極致,這一賽道的爆款便有希望穩定輸出。
話題互動:
你在追《墨雨雲間》嗎?
推薦閱讀
音樂、青春、品牌:
B站如何在畢業歌會中贏得三重勝利?
點選觀看
↓↓↓
如需商務合作後臺回覆【商務】
如有轉載需求後臺回覆【轉載】
更多文娛產業背後的經濟邏輯,來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