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20日,上海】——全球最大專業技術組織IEEE今日宣佈,2025 IEEE全球區塊鏈大會(IEEE GBC 2025)於今日在中國上海盛大開幕。大會由IEEE與同濟大學聯合主辦,上海市資料局和靜安區人民政府為支援單位,上海區塊鏈應用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承辦單位,匯聚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工程院/科學院的頂尖院士專家、產業領袖和政策制定者,共同聚焦“打造可信數字未來”的全球命題。
本屆大會由同濟大學劉兒兀教授擔任大會總主席。劉教授不僅是業界知名的通訊與定位技術專家,曾任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位置服務系統的總設計師,也是IEEE區塊鏈技術社群聯席主席、IEEE區塊鏈中國區主席和《IET Blockchain》創刊主編,是科技界少數同時深度服務國際經貿平臺(CIIE)與國際學術平臺(IEEE GBC)的代表人物。
劉教授表示:“區塊鏈不僅是一種技術,它正在成為支撐數字文明演進的全球信任底座。我們希望透過IEEE GBC,推動一個開放、可信、跨區域協同的未來架構,服務全球數字社會的共同發展。”
大會開幕式由IEEE主席Kathleen Kramer教授致辭,她表示:“區塊鏈與人工智慧的融合將成為下一代創新的基石。IEEE GBC及IEEE區塊鏈中國區的工作,將在全球可信技術體系建設中做出深遠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在引領發言中指出:“區塊鏈已從技術共識走向社會共識,成為全球可信協同機制構建的底層支點。GBC 2025的召開,標誌著全球在構建未來數字世界“可信規則體系”上邁出重要一步。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志明強調,突破區塊鏈根問題,需要在效率、去中心化與安全性之間實現三元動態平衡的理論創新。他呼籲透過“聚鏈成網”來推動資料要素的高效配置與可信流通。
開幕式上成立了IEEE區塊鏈中國區辦公室,以及IEEE全球區塊鏈大會成果轉化服務中心。揭牌人員包括鄭志明院士,靜安區委書記鍾曉詠,靜安區長翟磊,同濟大學副校長石振明,上海市資料局副局長翁軼叢,靜安副區長鬍勇,區領導朱羨,IEEE區塊鏈代表Ramesh Ramadoss,大會組委會代表劉兒兀等。
在後續議程中,包括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Moti Yung、中科院外籍院士Beng Chin OOI、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郭嵩、歐洲科學院院士鄧小鐵、日本工程院院士李頡等世界級學者,分別從密碼學、區塊鏈基礎設施、價值機制與智慧工業等多個維度,為業界共同勾勒全球區塊鏈系統的未來發展圖景。
產業界方面,谷歌、Anza、華為、螞蟻、國家電網、三大電信運營商、上海資料集團等龍頭企業代表將圍繞技術、應用與場景落地進行深度分享。
【CIIE與GBC:可信數字經濟的“雙平臺聯動”】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GBC大會也獲得了國家會展中心(CIIE承辦方)的高度重視並派員參會。CIIE與IEEE GBC分別代表數字經濟的應用場景平臺與技術底座平臺,兩大平臺的互動預示著全球技術與規則融合發展的新趨勢。
這尤其在“一帶一路”國家代表中激起強烈共鳴,相關頭部產業集團代表遠道而來,表達出對IEEE GBC大會的高度認可與戰略支援。來自阿聯酋、沙特、土耳其等國的能源、金融、基礎設施、數字資產的應用場景與投資資源,更是在會議期間表達出與IEEE GBC共同建設“可信協同平臺”的濃厚興趣,部分機構已與大會展開接洽,商討戰略合作框架。
未來,IEEE GBC與CIIE有望透過機制對接、資源共享與技術互認證,形成“規則+場景”雙平臺驅動的可信數字經濟發展新模式,助力全球跨區域協同與可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