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來不想寫這篇文的,因為涉及到股市。
雖然我們寫的股市方面的文章非常的少,但是這麼多年來我們確實一直在跟蹤股市(我從2005年介入股市,目前也仍持有一些指數基金)。
這兩年股市行情非常差,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股市更是跌得讓人絕望——很多時候完全是非理性的下跌(全部是利好訊息,沒有明顯利空,但是卻出現了暴跌)!
雖然中國股民數量很多,但是絕大多數人連股市的最基本原理都沒有搞懂,所以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下面的內容,我們先給大家簡單普及下一些基本內容。
我們以我們的公眾號為例,因為它最簡單、最容易讓人理解。
假設我們的公眾號每年的收入是50萬,這50萬的構成是大家的讚賞10萬、流量主10萬、廣告收入30萬;支出是,工資10萬、稅費是10萬,那麼每年的淨利潤就是30萬。
我們這個號每年的淨利潤是30萬,大家說這個號能值多少錢?
我相信,100個人可能就有100個答案。
現在我為了掙更多的錢,就想給我的號做廣告,讓更多的人關注我們的號——關注的人增加了,只要我的文章寫得足夠好,那麼讚賞的金額、流量主和廣告收入就可能會增加。
但是,大家也知道,做廣告是有風險的,極有可能會出現:投入了大量的廣告費用,最終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我見過好多這樣的號,花了很多錢做廣告,但是最終號依舊廢了,血本無歸)。
我又想擴大影響力賺更多的錢,但是我又不想自己掏那麼多錢去做廣告,怎麼辦?
這個時候,我就想到了發行股份。
我的公眾號一年的淨利潤是30萬,那我就發行300萬的股份。
這300萬的股份,每股1元,我自己持有200萬,然後剩餘的100萬股讓投資者購買。這樣一來,我就能從投資者手中獲得100萬的融資,然後我拿著那100萬去做廣告,我就不用掏一分錢了,避開了風險。
我發行了300萬股,每股1元,那麼就等於300萬元。
目前我的號每年的淨利潤是30萬,如果我每年都能掙30萬,那麼只要10年就能掙300萬,你會購買我發行的股份嗎?
這個時候,肯定有人會算賬了:
第一種,你的公眾號現在每年的淨利潤是30萬,但是公眾號在走下坡路,你能保證每年掙30萬嗎?說不定,兩三年號就廢了。所以,我覺得這個號不值300萬,不會去購買你發行的股份。
第二種,你的公眾號現在每年的淨利潤是30萬,雖然公眾號在走下坡路,但是我覺得你這人有一些水平,現在的關注度還有很大的提升,只要做一些廣告推廣,以後的年淨利潤可能會達到50萬。所以,我覺得這個號的價值不止300萬,於是便來購買你發行的股份。
這就是股份發行的最基本原理。
這裡涉及到一個異常重要的概念:我的號每年淨利潤30萬,但是我卻發行了價值300萬的股份,300÷30=10,這個“10”就是所謂的“市盈率”。
市盈率=市值/淨利潤。

我發行了300萬股,每股股價是1元。我自己持有200萬股,剩餘的100萬股由投資者購買。由於很多人看好這個號,覺得我拿到100萬的融資做廣告後,淨利潤可能會大幅提高,所以覺得我這個號被低估了,不止值300萬,於是就紛紛搶購我發行的股份。
太多人搶購我發行的股票,搶購的份額遠遠超過了我發行的數量,怎麼辦?
只有一個辦法了:抽籤。
由於太多的人看好我們的號,所以中籤率非常的低。

我發行了300萬股,自己持有200萬股,剩餘的100萬股被一些投資者以1元的價格透過抽籤的方式給搶購走了。
上面我們說過,由於很多人認為我們的號不止值300萬,但是他們又沒有搶到我們發行的股份,怎麼辦?
股票抽籤完成後,大家就可以到證券交易中心交易了。
假如你搶到了1萬股,每股的股價1元,就是1萬元。但是,很多人都覺得我發行的股價偏低了,每股不止1元,於是他們就會以1.5元/股的價格去購買你手中的股份……

大家看,股市執行的原理其實一點都不復雜。
原理不復雜,但是這裡面問題就太多、太多了。
我們簡單舉幾個例子。
我的號每年的淨利潤是30萬,但是我將其造假成60萬,造假的目的是什麼?上面不是說過了嗎,我發行了300萬股,自己持有200萬股,我造假的目的是為了把自己的股份以高價賣出去。
我一年的利潤只有30萬,我造假成60萬後,然後將我手中持有的200萬股全部丟擲去,一下子賣了600萬。
我一年的利潤才30萬,600萬夠我寫20年文章,你說我還寫什麼文章啊?我把持有的股份都賣掉以後直接“躺平”不好嗎?寫文多累啊,還要天天捱罵。
所以,很多公司上市不是為了讓自己的企業做得更大,而是為了“圈錢”,撈一筆就走,然後公司倒閉就倒閉吧。
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但是他們的操作手法不僅僅侷限於造假,還有“造概念”等——哪個行業火,他們就介入哪個行業,大家炒高股價後,他們大規模拋售套現。
很多私企都是這樣的。
昨天,證監會就公開發聲: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防假打假制度機制,保持“零容忍”高壓態勢。對於欺詐發行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違法行為,堅決重拳打擊,讓其“傾家蕩產、牢底坐穿”。

這個威力是非常大的,這顯然是對資本市場的一個重大利好。
但是,我們今天重點要說的不是這種情況,而是另外一種情況。
依舊以公眾號為例。
我的公眾號的年淨利潤是30萬,我發行了300萬股,自己持有200萬股,持股比例為66%,絕對控股。剩餘的100萬股由投資者購買。
但是,我現在告訴你:就算你購買我的100萬股,我賺錢後,我永遠不會給你分錢(我是大股東),你還會購買嗎?
你肯定不會買啊,因為購買了你的股份,你不分紅,那不就是廢紙一張嗎?
根據統計,截至2023年4月27日,剔除2013年以後上市的公司,139家公司在最近十年(2013年至2022年)中從未進行過現金分紅。

當然了,有些公司雖然也分紅了,但是也極為醜陋,它一年賺100億,但是分紅只有1000萬。
說白了,它壓根就沒想把錢分給你。
那麼多公司為什麼不分紅或僅僅象徵性的分紅?
道理很簡單:賺到的錢存在公司的賬戶上,我自己又是大股東,那些錢都由我掌控,我想做什麼也有錢,多好?我為什麼要分給大家啊?傻逼才分紅呢!
資本市場上,良心企業非常少——它們從股市裡融資發展壯大了,賺到了很多錢,但是它們從來不想回報股民。
面對這種情況,2023年8月,證監會發布的《進一步規範股份減持行為》中明確指出,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淨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於最近三年年均淨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透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等。
根據統計,A股存在破發、破淨情形的上市公司分別為393家和969家,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的有1071家,近三年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於近三年年均淨利潤30%的1759家,排重後符合其中之一條件的為2466家,存在上述情況的企業,其控股股東和實控人不符合減持要求。
多麼恐怖的資料啊!

可以說,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越來越完善了。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極大的問題:有些企業它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減持。
既然它沒有想過要減持,那麼分紅不分紅或分多少就完全不在它的考慮範圍之內。
哪些企業從來未想過要減持?
大型國企!
對於那些大型國企的老總來說,公司又不是我自己的,我減持對我自己又沒有什麼好處;我賺錢了也不想分給股民,分給股民對我也沒有什麼好處……
於是就出現一種非常罕見的情況:很多公司的盈利能力非常好,但是就是沒人願意購買它的股票,導致市盈率異常低。
比如,銀行股。
我們隨便舉個例子:建設銀行。
2022年,建設銀行的淨利潤為3239億元。

目前,它的股價是6.67元/股,市值1.67萬億,市盈率僅為5.03%。

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你以現價買入建設銀行10萬元,如果建設銀行每年都把賺到的錢全部都分給股東,那麼只需要5年,分給你的錢就已經達到10萬了。
按道理,這樣的股票應該被搶瘋了才對。
但是,為什麼建設銀行的股價會那麼低?
原因就是我們上面說的:建設銀行是國企,不是私人企業,銀行的老總既沒有減持的打算,也不打算大比例分紅,因為對他沒啥好處。
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
昨天出現了一則重大的新聞:1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負責人謝小兵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說道:“國務院國資委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

這則新聞意義極其重大,它有可能影響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效應。
大家想想,如果將市值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會發生什麼?
對於央企的老總來說,將市值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那麼他一定會想辦法讓公司的股價上漲,畢竟企業的錢不是自己的,但是烏紗帽卻是自己的。
錢不是自己的,烏紗帽是自己的,你說他會不會讓企業的股價上漲?
如何讓股價上漲?
兩個辦法:
第一,大比例分紅。
比如我們上面說的建設銀行,一年就賺3000多億,如果它每年都把賺的錢分出去,那麼大家肯定都會搶它的股票。
第二,回購股份。
就算它不分紅,它賬面上的資金非常多,如果股價不上漲,企業老總就會拿著公司的錢去回購股份,拉高股價。
……
用不是自己的錢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甚至進一步升官,你說他會不會想辦法拉高股價?
所以,這則新聞異常的重要,業績好的大型國企將成為“香餑餑”。
當然了,肯定有人會有疑問:如果央企的老總為了自己的烏紗帽或進一步升官,採取“殺雞取卵”的辦法透支企業,怎麼辦?比如,在自己任期內,使勁分紅或回購股份,將股價拉到很高的位置,升官後,接任者沒有錢分紅或回購股份了,怎麼辦?
放心吧,你能想到的,國家必然會想到:國家絕對不會允許那種情況出現的。
國家的想法必然是:國企的股價要漲,但是不能一次性大漲,要每年都漲點。
這其實就是大方向——慢牛!
PS:說實話,本來我是真不想寫這篇文章的,因為股市的風險非常大,尤其是中國資本市場上存在各種不完善。但是,我又覺得這則資訊異常重要,所以寧願頂住各種被罵,也要寫這篇文章。以前寫股市方面的內容都是付費文,但是考慮到這兩年經濟形勢非常不好,大家也不容易,所以就發了公開文。
—–全文到此為止。如果您想看到更多的文章,請點選下面的公眾號名片,關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