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票透過!美國「小費不徵稅」遏制失控的小費文化

美國小費行業的員工有望享受重大的稅收減免。
5月20日(週二)晚間,美國參議院意外地全票通過了《小費免稅法案》(No Tax on Tips Act),這是近年來罕見的一項兩黨一致支援的法案。

年收入低於16萬美元者有望享受稅收減免

該法案提議,年收入不超過16萬美元的員工,員工可以對最多25,000美元的現金小費申請稅收減免,但前提是這些小費必須已向僱主申報,並用於預扣工資稅。換句話說,只有“合法入賬”的小費才能享受減稅待遇。
而根據新法:
如果你年收入是$50,000,其中$25,000是已經向僱主申報的小費,這項法案通過後,你只需要為剩餘的$25,000納稅,節稅幅度相當可觀。

哪些人群受益最大?

這項政策特別有利於依賴小費收入為生的工種,例如餐廳服務員、美甲師、按摩技師、水療技師等。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資料,美國約有400萬人從事這類工作。
在現行制度下,員工每月只要收到超過20美元的小費,就必須向僱主申報並納稅。新的減稅政策無疑將激勵更多員工主動、如實申報小費收入。
對在美華人社群來說,這項法案的影響尤為顯著。許多華人經營或從事餐飲、美業、按摩等行業,小費是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長期以來,小費的申報與納稅常處於灰色地帶;如今,如果員工如實申報,反而能享受合法減稅,這不僅減少稅負,也有助於行業的正規化。
僱主方面也將被鼓勵更規範記錄和處理員工小費,提升稅務合規性。

參議院展現罕見團結

本次法案由德州共和黨參議員特德·克魯茲(Ted Cruz)領銜提出,民主黨人傑姬·羅森(Jacky Rosen)和凱瑟琳·科爾特斯·馬斯托(Catherine Cortez Masto)共同參與推動。參議院透過“一致同意”程式快速審議透過,表明該法案在黨派間具有廣泛共識。
“這項政策最初由特朗普總統在內華達州提出,我不在意是誰的主張,好政策就值得支援。”羅森說道。她強調,該法案將為無數依賴小費為生的工人帶來實實在在的減負。
克魯茲也表示,“無論法案以何種方式落地,小費免稅終將成為現實,它體現了對努力工作的美國人的支援。”
民主黨參議院領袖查克·舒默也公開背書該提案,稱其為“讓真正勞動者享受減稅”的良策。他批評當下稅制更有利於富人,而不是一線工作者。
接下來,法案將提交眾議院審議,若順利透過並由總統簽署,將正式成為法律。

小費文化走向失控?

與此同時,美國社會對“小費文化”的討論也日漸激烈。原本是對服務人員勞動的認可,如今卻變成令人困惑甚至反感的消費負擔。
如今,20%幾乎已成預設起點。消費者即便在無人服務的自助支付機上也常被要求支付小費,甚至購買一包薯片、或在便利店結賬時也會彈出小費提示。這種氾濫的小費請求,令許多美國人感到不滿和疲憊。

一項WalletHub調查顯示,超過74%的受訪者認為小費文化已經“失控”,57%的人認為商家利用小費來代替員工工資,還有不少人因“建議小費比例過高”而選擇拒絕支付。
理財顧問Kashif Ahmed表示,越來越多商家在沒有額外服務的場合也強行索要小費,已經偏離小費的初衷。他指出:“現在的小費請求,很多時候連服務都沒有,就像機場自動販賣機都在要小費,簡直荒謬。”

《小費免稅法案》若最終成為法律,將不僅為基層勞工減輕負擔,也可能成為政府整頓小費制度的一步棋——透過減稅激勵,倒逼行業合規申報,逐步恢復小費制度的初衷。

版權宣告:我們微信公眾平臺尊重和維護版權、著作權。平臺所釋出的原創文章與圖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凡非本平臺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我們致力於優質內容分享,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