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的某些晚上,Calvin Yeoh選擇在黑暗中坐著。
像許多澳洲人一樣,他對電費成本感到擔憂,尤其是在下班回家開燈、使用爐灶、洗碗機和電視的時候,電費通常會激增。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報道,但Yeoh的自願熄燈並不是為了避免電費上漲,而是為利用這些上漲。
這位來自悉尼內西區的管理顧問是越來越多掏錢購買家用電池系統的澳洲人之一。

(圖片來源:AFR)
家用電池系統是一種昂貴但吸引力不斷增加的家用科技產品,如果你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它能讓你擺脫電費賬單。
家庭電池的理念很簡單:白天,屋頂的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電力被儲存起來,晚上再利用這些電力,避免高峰時段的高電價。
雖然之前高昂的前期成本限制了其普及,即使是對太陽能熱衷的人也難以在價值4,000到15,000澳元的電池系統上找到經濟收益。
但隨著能源價格不斷上漲、太陽能回購電價降低,以及即將實施的聯邦補貼計劃,越來越多人開始重新考慮電池的經濟可行性。
Yeoh自稱是電氣化業餘愛好者,自2023年5月以來,透過屋頂太陽能、電池儲存和家庭電氣化,他已經節省了超過12,000澳元的能源成本。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他表示,已收回50,000澳元家庭電氣化投資的約30%,而且他一分錢電費賬單都不用付。
Yeoh建議任何想充分利用家用電池系統的人,應該首先消除家中其他的能源來源,比如用於烹飪和取暖的天然氣,以及用於駕車的汽油。
他說道,“僅僅安裝一個產品是不夠的,這需要一場變革。你需要消除家中的其他能源來源。
如果你使用天然氣,你需要停用,如果你改用單一能源,你能從中獲得更多收益。”
當Yeoh在2023年考慮電池時,他發現若投資足夠的電池儲存空間,不僅可以省錢還能賺錢。
他以約11,000澳元購入兩個9.6千瓦的SolarEdge電池,同時安裝了一個2,400澳元的電動車充電器和一個熱泵,這樣就不用支付燃氣賬單。
他訂閱了一個名為Amber的服務,該服務使用演算法將家用電池變成小型發電廠。
白天,電池利用太陽能為自己充電,晚上,當價格高時,將電力賣回電網。
Yeoh說道,“我們改變了自己的行為。
當電網電價飆升時,我們都坐在黑暗中,這樣就能向電網輸出儘可能多的電力,實現收益最大化。”
透過13千瓦屋頂太陽能系統創造的能源賺錢,使Yeoh更快收回電氣化投資成本,縮短了回收週期,也讓他實現了能源完全獨立。
他警告稱,他所在地區最近對上網電價的調整意味著這種家庭能源套利的經濟效益不如從前,但他表示,利用自家屋頂賺錢仍然是可能的。

(圖片來源:AFR)
隨著新當選的聯邦政府從7月1日起提供電池購買30%的補貼,投資回收期開始變得更具吸引力。
根據他的計算,一家申請折扣並安裝13千瓦太陽能系統、兩個9.6千瓦電池、熱泵和電動車充電器的家庭,在未來10年內可節省高達113,000澳元。
Yeoh的計算假設燃氣、電力和汽油價格每年上漲10%,並假設Amber收入每年減少25%。透過貸款成本考慮,回本時間僅略超過5年。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認為這種計算總是站得住腳。
SolarQuotes創始人Finn Peacock表示,需要進行詳細的研究。
他認為,人們常憑情感購買,然後用邏輯進行證明,通常是為了不被能源公司“盤剝”。
他指出,像Amber這樣的服務只適合“專家使用者”,因為需要在價格高時不從電網取電,否則節省會迅速消失。
Yeoh對計劃類似投資的人提供了一些建議。
他建議確保屋頂沒有故障,以免未來產生意外成本,並應請工程師確保屋頂能承受太陽能板的重量。
此外,避免在外牆上安裝電池和逆變器,因為陽光可能損壞它們。
當被問及為何選擇這一轉變,Yeoh的回答很明確:為了生活成本。
“如果你計劃得當,回本會更快,在那之後,電力怎麼用都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