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國留學的開銷到底有多嚇人,小編相信每一位留子都深有體會。而且除了學費和生活費外,還有許許多多的隱藏開銷。一年下來,就算勒著褲腰帶過,50萬人民幣也是少不了的。
如今的留學說是一種投資,其實更像是一種消費品。但是!小編今天得知,在美國這些頂級名校,不需要交學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留子的好日子終於降臨了嗎?!
沒錯!小編可不是標題黨!美國大學真的“發錢”啦!
在今年上半年,範德堡和達特茅斯正式宣佈了免學費政策後,近日兩所美國頂尖大學也相繼推出新的學費援助計劃。
美國藤校賓夕法尼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分別宣佈,自2025年開始,對家庭年收入低於20萬美元(約145萬人民幣)的學生實行全免學費。
一、MIT免學費政策

多虧了母校校友和其他渠道的慷慨捐助,麻省理工的免學費計劃不僅惠及低收入家庭學生,還全面關照了中產家庭學生。
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最新政策,在計劃方面劃分了幾個不同的階段:
-
家庭年收入不超過10萬美元:免除一切與學業相關的花費,包括學費和生活費。
-
家庭年收入未達20萬美元:免除學費。
-
家庭收入在$10萬至$20萬美元之間:家長的支付數額將根據遞增比例計算,但支付金額不會超過23,970美元(與學生目前的住宿和生活費用金額相近)。
-
家庭收入超過$20萬美元:可以根據實際財務情況申請基於需求的財務援助。
針對家庭年收入未達10萬美元的學生,麻省理工學院除了豁免學費外,還包含免除住宿、餐飲費、學雜費以及書籍和個人支出等所有費用。
麻省理工學院校長Sally Kornbluth強調,大學費用是家庭普遍關注的焦點。我們致力於為具有潛力的學生提供革新的教育體驗,無論他們的經濟情況如何。因此,不要以為財務狀況問題成為夢想進入MIT的學子的障礙。

Kornbluth還強調,實現這項政策要感謝多年來校友和朋友們的捐贈。這些捐款形成的校園基金,本質上是一種時代與時間的傳承,是過去學生送給今日和未來學生的禮物。
在美國實行Need-blind招生政策的大學並不多,而MIT即使其中之一。而Need-blind招生政策,意思是在錄取學生時,不考慮學生的學費支付能力,還承諾會滿足本科生的所有經濟需求。
按照小編的估計,在2025年及之後入學的留學生,大機率也能獲得相同的待遇。今年ED沒能順利上車的同學,不要氣餒!RD階段也可以考慮衝一下!

二、賓大新助學金專案

除了哈佛,賓大推出了名為“Quaker Commitment”的經濟援助計劃,將對符合免學費資格條件的家庭進行支援。該計劃將從2025-26學年起實施,並將收入門檻從14萬美元提高至20萬美元。
另外,賓大將停止將學生家庭的房屋淨值列入資產評估範圍,以更公平地評定援助資格。這一改革有望顯著減輕中產階級家庭的負擔。
賓大表示,這些措施將惠及所有符合資助條件的本科生,而非僅限於新生。據估計,該計劃每年需支出約600萬美元,資金來源將包括機構資助和籌款捐助。

賓大的本科生中,大約有46%目前正在受到經濟資助,每位學生平均可獲得70,579美元的援助計劃,覆蓋了總學費的76%。
然而,依據賓大現行政策規定,只有在招收本國學生時,才會實行Need-blind政策。
對於國際生申請,採取的是Need-aware政策,代表著學校擇優錄取,評估入學資格時,會考慮申請者的助學金申請。
是否申請以及申請數額的大小,可能會對最終錄取結果產生影響。如果你的夢校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話,小編就不推薦中國學生向這類大學申請財務援助了哦。

三、還有哪些大學為國際生提供免學費政策?
因為國際學生與本土學生情況不同,國際生無法獲得聯邦或州政府資助。
一般來說,如果國際學生需要財務支援,一般都需要依賴學校提供的學費補助和獎學金。
U.S. News統計了在2022-2023學年期間,為國際學生資助最多的20所大學排名作為參考。

(圖源:U.S.News官網)
上方圖表是根據“國際學生平均獲得資助金額”從高到低進行排名。
這20所院校全部為私立大學,2022-23學年的總學費範圍在約71,500美元至83,000美元不等。同學們可以用此作為參考對照。
除夕之外,U.S. News還彙總了,在2022-23學年期間,一共有多少國際學生提獲得了資助的情況。詳情如下圖。

(圖源:U.S.News官網)
-
哈佛大學名列首位,有701名國際學生獲得資助。
-
耶魯大學排名第二,由424人。
-
達特茅斯學院位居第三,向378名國際學生提供經濟援助。
-
康奈爾大學資助的國際生為288人。
-
斯坦福大學為250人。
最近幾年美國大學的援助政策,越來越多學校都努力拉低入學經濟門檻。
一是學校有責任承擔社會責任,幫助低收入家庭孩子接受教育;同時,免學費政策將吸引更多優秀學生,促進學習環境包容且充滿活力。
而隨著這些美國頂級高校陸續推行更開放的學費資助政策,尤其是針對中低收入家庭和有潛力的學生群體,開啟更廣闊的機遇,這些新政策無疑為學生們帶來更多選擇和希望。
雖然當前政策更多優先考慮美國本土的學生,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企事業對國際生也傳遞了積極的訊號。小編相信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大學注重促進教育平等,致力於為更多學子提供機會。

對以上專案有疑問?
想知道你的背景如何規劃申請名校?
快掃碼新增常青藤申學小助手
預約免費【1v1申學定製規劃】吧👇

申請路上並不易,奧運冠軍來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