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狂喜!哈佛官宣,對年收入低於140萬的家庭免學費!

“留學讓我錢包空空!”這是主頁君經常在後臺收到的吐槽。在國外留學,不僅學費貴,生活成本也不低。在這裡讀書,幾乎就等於燒錢!雖說被名校錄取,是每個申請黨最大的夢想,然而當你拿到名校offer的那一瞬間,除了對未來的期待外,還需要考量留學的花銷,不過最近有好訊息傳來,哈佛宣佈對年收入低於140萬的家庭免學費!


From Stoooges三士渡
微訊號:StooogesEducation
美本學費這兩年越來越貴,杜克耶魯忙著“漲價”進入九萬學費俱樂部,哈佛卻在今天一早送來好訊息:
家庭年收入在20萬美元以下的學生,可以免除學費!
從2025-26學年開始,哈佛大學將大幅增加財政援助。
家庭收入在10萬美元及以下的學生,可以學雜費全免就讀,包括學費、食宿、路費和醫療保險等所有費用。此外,還將在大一獲得2,000美元的啟動補助金,在大三獲得2,000美元的創業補助金,以幫助他們在哈佛畢業後過渡。
家庭收入在20萬美元或以下的學生,將根據其經濟狀況享受學費減免和額外的經濟援助。
即便是家庭收入超過20萬美元的學生,也可以視情況獲得資助。
根據哈佛大學官網顯示,2024-25學年的學費為56,550美元,加上食宿等開銷,總支出在82,866美元。
新的援助政策實施後,預計全美有約86%的家庭將有資格省下這筆費用。
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Hopi Hoekstra稱,“哈佛長期以來一直尋求向最有才華的學生敞開大門,不管他們的經濟狀況如何…這項財政資助的目的是讓每一個被錄取的學生都能接受哈佛大學的教育,這樣他們就能追求自己的學術熱情,並對我們的未來產生積極影響。”
這一財政援助擴張是建立在哈佛大學20多年來對本科生財政援助的投資基礎之上的。
2004年,哈佛大學啟動了財政援助計劃 (Harvard Financial Aid Initiative) ,免除年收入不超過4萬美元家庭的學生的學雜費。直到2023年,這一門檻已經提高了4倍,從2006年的6萬美元提高到了8.5萬美元,為本科生提供了超過36億美元的財政援助。
2025-26學年,哈佛大學的年度財政資助預算為2.75億美元,為55%的本科生提供財政援助。
而且哈佛還是美國大學中,為數不多的對國際生也實行Need- blind政策的學校。
也就是說,哈佛大學在錄取過程中不會考慮申請者的經濟狀況,完全基於學術能力、綜合素質和潛力進行評估。即使學生明確表示需要經濟援助,也不會影響其錄取結果
當然,哈佛此舉也是在追趕其他精英大學的腳步。去年,他們幾乎前後腳宣佈提高財政援助的門檻——
賓大將免學費的門檻從14萬美元,提高到了20萬美元;免除了年收入7.5萬美元以下家庭學生的學雜費;
MIT將年收入門檻提高到20萬美元,並將提供住宿的條件從7.5萬美元提高到10萬美元;
卡內基梅隆大學免除了年收入低於7.5萬美元家庭的學費,並以助學金取代年收入低於10萬美元家庭的貸款;
這些擴大財政援助的舉措,無疑是在「對中產示好」。
MIT招生辦主任Stuart Schmill解釋道,“在過去的10年裡,麻省理工學院的助學金預算增加了70%,財政援助的升級將有助於降低中產階級的成本。
對於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來說,我們一直是負擔得起的,也一直在試圖傳達這一點,(現在反而是)中產階級感到有點被擠壓了。雖然每年20萬美元聽起來像是高收入,但這些家庭的學生往往是負債最多的。許多人存了足夠支付一兩年大學學費的錢,但仍舊不得不依靠貸款來完成學業——他們往往認為自己不會得到大量的經濟援助。”
降低入學經濟門檻,不僅是大學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會吸引更多優秀的低收入家庭申請者。對咱國際生來說,這也無疑是個利好訊號。
本文系授權釋出,From Stoooges三士渡,微訊號:StooogesEducation,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