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撤僑:使館全力協調感受溫暖情誼

剛剛,首架接返自伊朗撤離中國公民臨時航班自土庫曼阿什哈巴德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隨著以色列伊朗大規模衝突不斷升級,連日來,大批中國公民在中國大使館以及當地華僑華人社團的幫助下安全轉移至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埃及、約旦等國。
多位在伊朗和以色列的僑胞向中國僑網記者講述了他們撤離經過。一位親歷者介紹說,在從伊朗撤離的僑胞、中國留學生等待入境亞塞拜然而焦慮時,中國大使館工作人員透過電話給予安撫我們與大家的直線距離僅20米,大家放心,只要還有同胞沒入境,我們就會一直在這裡。
中國同胞從伊朗德黑蘭撤離。(受訪者供圖)
感受同胞間溫暖情誼
當地時間6月20日上午,伊朗華僑華人聯合會副秘書長王博揚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機場,為即將回國的5名同胞送行。“他們將乘坐12:50的航班直飛北京,這兩天許多同胞都陸續回家了,大家各自買票的時間和目的地都不同。”王博揚說。
當地時間6月15日開始,伊朗華僑華人聯合會和地一些有能力的企業,一直在協助中國駐伊朗大使館組織大巴護送同胞透過陸地撤離伊朗,撤離德黑蘭。
從伊朗—亞塞拜然邊境阿斯塔拉口岸撤離的中國同胞。(受訪者供圖)
由於離境人數激增導致德黑蘭交通擁堵,出城的前30公里用了近4個小時。王博揚說,行程中手機訊號顯示正常,但實際處於無法聯絡狀態。他們一行在歷經28個小時的路程後,抵達伊朗—亞塞拜然邊境的阿斯塔拉口岸
與王博揚同日撤離的還有在德黑蘭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丁玉羅當晚,他80多名同胞一起乘坐大巴車從德黑蘭出發前往阿斯塔拉口岸車上有老人,也有帶著嬰兒的母親。大家分享食物和水,相互照應。丁玉羅告訴記者,儘管撤離路上不確定性因素,但感受到更多的是同胞間流淌的溫暖情誼
網名為伊朗大哥布萊恩”的僑胞當地從事旅遊業和地毯行業。他向記者回憶,自6月13日凌晨起,德黑蘭接連發生爆炸。起初襲擊凌晨時段發生,後來蔓延白天,導彈呼嘯聲與地面爆炸聲不斷。
“以前的導彈大多針對軍事目標,這次不一樣,晚上聽著炮火聲睡覺,那種恐懼遠超以往。”他說,當地朋友的家人在轟炸中遇難,還有些朋友的房子也被損毀,自己決定撤離。
“伊朗大哥布萊恩”與朋友撤離德黑蘭。(受訪者供圖)
6月15日,伊朗大哥布萊恩從德黑蘭出發,歷經30多個小時撤離到亞美尼亞首都埃裡溫。“我之前做旅遊公司,所以更快地找到大巴車,車上我帶了一些伊朗的朋友,我們晚上10點出發,直奔伊朗與亞美尼亞邊境。”
抵達亞美尼亞後,伊朗大哥布萊恩透過朋友預訂酒店並安穩下來。下一步我計劃先回國待局勢相對穩定後,再返回伊朗恢復生產經營。
使館工作人員全力協調
伊朗華僑華人聯合會執行會長馬正華告訴記者,除必要專案留守人員外,大多數在伊中國同胞已撤離至安全地區。前期,我們配合大使館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包括登記備案、聯絡車輛以及與第三國僑團對接等
伊朗華僑華人聯合會協助駐伊朗大使館撤離中國同胞。(受訪者供圖)
“各位親友請放心,一切安好!”在抵達阿斯塔拉口岸後,很多伊朗僑胞、留學生在朋友圈發訊息報平安。讓他們感覺到踏實的是中國駐亞塞拜然使館工作人員和亞塞拜然的僑胞們已在此等候多時。
亞塞拜然華僑華人協會會長包禮軍告訴記者,在中國駐亞塞拜然使館的統一部署下,協會主要負責前往口岸接送自伊朗撤離的中國同胞至阿國首都巴庫,並協助他們安置下來。
“16日下午接到通知後,我們出動了4輛大巴車。”包禮軍說,當時時間緊迫,每一刻都關乎同胞的安危,這時候更需要大家互相幫助。他們還採購了麵包、餅乾、飲用水等生活物資,及時送往現場,保障僑胞、留學生的基本需求。
亞塞拜然華僑華人協會在邊境協助使館撤僑及安置工作。(受訪者供圖)
包禮軍向記者講述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幕:當時,從伊朗撤離的僑胞、中國留學生著急等待通關。中國大使館工作人員透過電話安撫他們我們與大家的直線距離僅20米,大家放心,只要還有同胞沒入境,我們就會一直在這裡。
“我們特意提前準備了一條寫著‘熱烈歡迎同胞們平安抵達亞塞拜然’的橫幅,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為撤離的同胞帶來更多溫暖、安定和支援。”包禮軍說。
隨著入境人員的增多,大巴車的數量也緊急增至6輛,全部滿員。包禮軍說,已安排駕駛員輪班替換,往返邊境和巴庫,持續開展接應工作,確保每一位同胞都能安全抵達。後續也會根據同胞的需要提供住宿、預訂機票等方面的幫助和建議。
亞塞拜然華僑華人協會在邊境協助使館撤僑及安置工作。(受訪者供圖)
“最近很多亞塞拜然的僑胞主動報名,詢問是否需要個人出車幫助更多同胞。”包禮軍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只要有需要,我們會一直協助使館,直到最後一名同胞安全撤離。”
將繼續全力以赴
非常確切的訊息是,大使館在組織協助留學生進行撤離,把他們撤到埃及去,大使館幫助留學生們聯絡了大巴車幫他們路上準備了吃的喝的。旅居以色列的僑胞楊子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公民可以從以色列和埃及的邊境入境埃及,然後從埃及轉機回國。
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20日釋出訊息稱,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9日晚共有近300名中國公民透過以色列和約旦、埃及邊境口岸安全轉移撤離。
楊子介紹,以色列各地每天被導彈襲擊的情況都不一樣,她所居住的北部受到襲擊非常頻繁,往地下掩體跑已經成為日常有時候是在夜裡、凌晨要跑好幾次日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楊子已在以色列生活了18年,由於家庭原因暫未考慮撤離。
當地時間6月20日,5名中國同胞從亞塞拜然巴庫機場乘機回國。(受訪者供圖)
“以色列的領空目前仍關閉,透過航班回國可能不大。”在特拉維夫的僑胞丁履娟計劃回國,已經預訂了6月23日的機票,但沒有航班又把票退了。丁履娟告訴記者,特拉維夫和以色列其他城市差不多,警報器一天響幾次,拉響警報大家會跑到保護區。
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6月20日起繼續分批組織協助在以的中國公民撤離,使館計劃撤離人員儘快透過大使館官網和微信公眾號進行資訊登記。目前以色列和約旦、埃及邊境口岸仍開放,提醒中國公民儘快透過陸路口岸離境。
伊朗華僑華人聯合會副會長劉鑫鑫20日告訴記者,華聯會將繼續全力以赴配合協助駐伊朗大使館撤僑。“如果還有同胞留在伊朗,請及時與使館或者華聯會聯絡員聯絡,我們會第一時間提供幫助”,劉鑫鑫說。

記者:韓輝 徐文欣 金旭 劉洋
責編:周銳 馬海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