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產階級”是一個被廣泛提及卻鮮有明確定義的術語。大多數美國人都傾向於用它來定義自身,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並不清楚自己的家庭收入是否真正符合這一類別。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基於政府資料的分析顯示,大約49%的美國人實際上並未落入中等收入的範疇。以下將深入探討個中緣由。
真正的中產階級收入門檻
皮尤研究中心將中產階級定義為家庭收入達到美國中等收入的三分之二至兩倍的範圍。根據2022年的政府資料,這意味著收入範圍在56600美元至169800美元之間。截至2023年,美國僅有51%的家庭符合這一標準。
另一項蓋洛普(Gallup)的調查發現,54%的美國人認為自己屬於中產階級,這表明大多數人對其在收入譜系中的位置具有一定的自我認知。然而,許多美國人可能並未意識到,這個中等收入群體正面臨日益嚴峻的經濟壓力。
中產階級面臨的“擠壓”
皮尤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過去五十年來,符合中產階級收入標準的美國人口比例一直在萎縮。1971年,美國約61%的家庭屬於中產階級,這一比例比近期的51%高出整整10個百分點。越來越多的美國家庭正被推向收入譜系的兩端。
從1971年到2023年,美國低收入家庭的比例從27%上升至30%,而高收入家庭的比例則從11%增加至19%。這一趨勢可能反映了美國國內日益加劇的收入不平等現象。許多家庭感到自己正處於跌入更低收入階層的邊緣。
美國國家信用諮詢基金會(NFCC)近期的一項調查發現,53%的美國成年人感覺自己在財務上無法取得進展,48%的人表示他們“一直在財務上勉強維持”。對於這些受訪者來說,一次意外的開支或收入的損失,就可能使他們陷入困境。
中產階級概念的演變與社會影響
“中產階級”的概念並非一成不變,其定義和內涵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演變。最初,中產階級主要指擁有一定財富和獨立經濟地位的社會群體,如商人、專業人士等。隨著工業化和經濟的發展,中產階級的範圍逐漸擴大,涵蓋了更廣泛的職業和收入群體。
然而,近年來,全球範圍內普遍存在中產階級面臨經濟壓力的現象。技術變革、全球化、勞動力市場變化以及社會福利政策調整等多種因素都可能對此產生影響。中產階級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其經濟狀況直接關係到社會消費能力、創新活力以及社會凝聚力。中產階級規模的縮小和經濟壓力的增加,可能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例如貧富差距擴大、社會階層流動性降低以及民眾對社會經濟體系的不滿情緒上升等。因此,關注中產階級的經濟狀況,並採取有效措施緩解其壓力,對於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