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主頁菌
轉載:Stoooges三士渡
正文
7月的第一天,哈佛大學官網就更新了一條重要訊息:
2029屆申請者的Waitlist轉正截止日期,將由6月30日延長到夏季。

其實在上週五,哈佛大學招生與經濟資助辦公室,就已經向候補名單中表明入學意向的申請者傳送郵件公佈了這一調整:
"我們的記錄顯示您希望在學校有空餘名額時被納入考慮範圍。雖然候補錄取通常在6月30日前結束,但今年這一流程將延續至夏季。"
這也是哈佛近些年來首次延長撈人ddl,說到底還是因為特朗普政府的簽證威脅,使得哈佛大學無法確定最終將有多少國際生註冊入學,甚至不確定是否會有國際生順利入讀。
01
這末班車你等不等?
哈佛此舉也是為了「入學率」考慮。
簡單來說,入讀率是指拿到offer的學生中有多少人選擇去這所學校。
頂尖大學的高入讀率,本質上是學生用腳投票的結果,也是“辦學質量”的直觀體現。斯坦福大學前招生辦主任曾公開表示:“當兩所大學錄取率相近時,入讀率高的學校會被預設更受學生認可。”
如果某大學的入讀率下降,可能會被解讀為吸引力減弱,導致下一年優質申請者轉向同一級別入讀率更穩定的學校。
此外,如果入讀率過低,最直接的一個影響就是完不成招生目標帶來的學費收入銳減。
舉個例子,哈佛大學近些年的錄取人數在2000人左右,入讀率也幾乎都在80%以上。如果入讀率從80%降至70%,按照2025-26學年本科生年學費約為5.7萬美元來計算,將直接導致1140萬美元學費損失。
這還只是按照本土學生的收費來算,如果交著更高昂的學費的佔比達到15%的國際生都不能來的話,哈佛損失將更為慘重。
如果國際生來不全,就開啟waitlist池撈人。
原來我們戲稱waitlist為備胎,現在看來,備胎似乎也有春天了…嗎?
如果打算放棄已有的offer,all in一把哈佛,真的建議你三思。
去年,哈佛大學從waitlist中錄取了41人。

但這並不是一個固定的人數,也沒辦法從中看出什麼規律,畢竟人家也在官網上說了:我們每年的轉正人數不等,有的年份高達200人,而有的年份…

從機率上來看,有些人,或許咱真的不必等。
02
國際生怎麼辦?
早在2025年4月底,也就是美國國土安全部首次撤銷哈佛國際學生招生資質的一個月前,哈佛大學就對招生政策進行了調整,為國際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和靈活性。
首次允許國際學生在申請階段同時接受哈佛大學與一所非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打破了以往“只能選擇一所院校就讀”的常規,為國際學生提供了一條退路。
而且如果國際學生在學年開始時因簽證問題(如拒籤、簽證辦理延遲等)無法正常入學,也可以選擇推遲哈佛大學的入學時間,保留入學資格,待簽證問題解決後再入學。
此外,哈佛各院系正在制定應急預案,確保國際生學業不受影響。
上週,肯尼迪學院率先公佈詳細計劃:
-
線上全課程修讀:學生可透過哈佛線上教學平臺(如 Canvas)參與即時直播課程、提交作業並參加考核,所有線上課程與線下教學同步,學分認定無差異。學院特別配置了跨時區教學團隊,確保亞洲、歐洲學生的上課時間適配。
-
多倫多大學線下就讀:與多倫多大學公共政策學院達成合作協議,國際學生可在多倫多大學註冊為“訪問學生”,修讀與肯尼迪學院同步的課程大綱,部分哈佛教授將赴多倫多授課,其餘課程透過遠端連線方式完成。該合作專案已獲兩校學術委員會認證,學生畢業後成績單將註明“哈佛-多倫多聯合培養”。

哈佛大學waitlist轉正截止日期的延長,對於申請者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都希望大家能保持良好心態,理性看待。
也讓我們持續關注,看這一調整會帶來怎樣的後續影響。
點選以下連結,即可檢視美國頂級高校中國學生錄取資訊:
相關閱讀:
2025早申資料驚爆!藤校錄取率全面“雪崩”,中國學生如何絕地反擊?
福布斯揭秘2025年藤校錄取的5大關鍵變化
衝擊巨大!加拿大哈佛本科生全球最多,總理千金剛讀完大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