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週三(7月16日)在白宮簽署《終止所有致命芬太尼販運法案》(Halt All Lethal Trafficking of Fentanyl Act),宣佈將所有與芬太尼有關的物質永久列為第一類管制藥物,並規定非法販運者將面臨強制性的最低10年刑期。
該法案此前已獲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透過,被視為川普政府打擊毒品犯罪的重要立法舉措之一。川普在簽署儀式上強調,法案的透過是“對毒販、走私者和犯罪集團的一次正義回擊”,並承諾將繼續努力根除芬太尼危機。

“我們今天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為每一個因芬太尼而破碎的家庭伸張正義。”川普在白宮東廳對受害者家屬與在場議員表示,“我們絕不會停止,直到這場毒害徹底終結。”
芬太尼是一種效力極強的合成類鴉片藥物,其毒性遠超海洛因與嗎啡,僅需微量即可能致命。根據美方資料,芬太尼濫用已成為18歲至45歲美國人主要死因之一,堪稱美國當下最嚴峻的公共衛生與社會問題。

川普政府長期將打擊芬太尼販運列為優先任務,並將其非法流入歸咎於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曾以此為由威脅對相關國家加徵關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該法案正是川普在毒品政策上的關鍵政績之一。
目前,芬太尼在美國屬於第二類管制藥物,仍具有限醫療用途。新法案規定,將所有與芬太尼結構相關的衍生物一律列為第一類毒品——即濫用潛力高、無被認可醫療用途,且受到最嚴格監管的物質。
根據《管制物質法》,涉及第一類毒品的違法行為將受到嚴厲的行政、民事與刑事懲處。川普強調,此舉有助打擊毒販試圖透過微調分子結構逃避監管的行為。

儘管該法案獲得兩黨大力支援,部分批評者仍擔憂,其廣泛的法律適用範圍可能對吸毒成癮的個體造成過重打擊,尤其是非裔等弱勢群體恐成為執法重點物件。
喬治梅森大學恐怖主義、跨國犯罪與貪腐研究中心創辦人雪萊(Louise Shelley)指出,芬太尼危機不只是國際販毒問題,更深層次地牽涉到美國國內的社會經濟結構。

她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不少受害者原本只是試圖獲取抗憂鬱或止痛藥物,卻因藥品中摻有芬太尼而誤食致死,問題在經濟壓力大的社群尤為嚴重。由於缺乏就業機會和向上流動性,許多人在絕望中轉向藥物尋求慰藉。
雪萊建議,美國政府應推動一項綜合戰略,結合執法、毒品供應鏈監管、社會心理支援與公共健康體系改革,才能有效遏制這場蔓延中的毒品危機。
當天匯率
1 美元=7.17人民幣
歡迎關注 華人生活網
華人生活app 全新升級了
華人生活app成為你
拓展人脈和商機的工具

閱讀原文網址下載華人生活平臺,
美國同城分類資訊網免費釋出平臺!
點選下方原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