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家醫院的宣傳語上了熱搜。
原來,這家廣東河源的民營醫院在候診大廳內放了一些宣傳展板。
其中幾張講“反墮胎”的,裡面寫著:
“墮胎就是殺兒殺女”
“墮胎流產,斬斷的是男方祖宗的血脈,損傷的是男方家族的元氣”
還沒等醫院撤走展板,微博下4600多條評論已經吵翻了。
一開始很多人覺得這文案太封建餘孽了。
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清醒,這時候竟然還有人試圖反撲。
那不讓墮胎,是為了催生吧。

接著他們質問,女方的血脈不是血脈?
你要延續祖宗血脈,就自己去生吧。

另一部分人態度截然相反。
他們說這其實是醫院在保護女性。

因為河源當地重男輕女嚴重,這標語是說給婆婆聽的,勸長輩不要逼迫媳婦墮胎墮到生出兒子為止。

所以沒啥問題啊,你們誤會醫院了。
反正爭論還在繼續。

誰也不知道最後吵到什麼地步呢?
但就像所有社會話題一樣,越吵越遠離事件本來面目。

所以這時候我們要先看看標語裡寫了什麼。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傳統勸說詞: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

後面跟著介紹一些墮胎流產的身體傷害,初看也沒啥問題。
接著你會猛然發現不對勁的地方。

比如說墮過胎的媽媽生的孩子大多頑劣,智商偏低,體質偏差。
又說沒墮過胎的媽媽生的孩子大多乖巧、孝順、聰明、守法。
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我查了查,這說法來自十多年前的網路資料,不過在歐美網路上我沒找到出處。

先不管了,看看第二張圖吧。
裡面強調墮胎的副作用,會跟隨人一生,而且還是“一代不如一代”。

潛臺詞就是,生娃為了傳宗接代,男方祖宗的血脈非常精貴,萬萬不可斷。所以為了家族榮耀,不要墮胎。
好了,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有一個印象:
這標語可太封建了。

當然我們別忘了魔法對轟的解釋。
一些網友覺得標語是給婆婆公公看的。
當地老人非常重男輕女,甚至可能逼迫媳婦懷孕了驗胎兒性別,直到男娃才生。
我們來看看這種可能性呢。
智谷趨勢根據中國人口普查年鑑做了全國各省市新生兒孩次性別比的表格。
廣東幾乎所有孩次的性別比都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但偏偏河源不那麼廣東。
廣東全省出生人口性別比117.52;
河源出生人口性別比113.23;
廣東第一孩性別比118.39;
河源第一孩性別比106.46;
廣東第二孩性別比111.74;
河源第二孩性別比118.27;
廣東第三孩性別比130.87;
河源第三孩性別比111.98。

概括一下:
河源的第一孩、第三孩、第四孩以及總體新生兒的性別比,都明顯低於廣東平均水平。
那就很難說河源在廣東算重男輕女的了。


也看看看網友統計的一些圖。
河源重男輕女程度只能算中間位置,全部21個市裡排第12位,好幾年都如此。

而且,河源的情況也只是比全國平均水平稍微高一點點。
所以,反墮胎標語是以魔法對轟魔法的說法,缺乏資料支撐。
你非得說我河源幾個女同事被逼著生男娃,我河源的親戚經歷了這一切,那我只能說身邊統計學和統計年鑑哪個更靠譜呢,您自己把握就行。
有沒有可能這個地區新生兒性別比不誇張,但全體男女性別比失衡了呢?
資料又是這麼顯示的:
河源市常住人口男女性別比是104.27;
廣東省常住人口男女性別比是111.15;
全國男女性別比是105.07。

看完這組資料,你還要跟我說河源重男輕女?
至少再次表明魔法對轟的說法缺乏資料支撐。
好了,繼續不管標語寫的脫不脫離當地現實,接下來的問題是:禁止墮胎真的保護了女性嗎?
你可能會說女性把孩子生下來,這樣相比於墮胎對身體副作用來說,還是小一點吧。
不,危害同樣令人揪心。
醫學頂刊《THE BMJ》 指出,根據過往的研究,如果全面禁止墮胎,許多意外懷孕的婦女將被迫進入生產過程,與之相關的死亡人數預計將增加 20% 以上。
而且,嚴禁墮胎後,女性就真不會去墮胎了嗎?
不,一些不安全墮胎大行其道。
《柳葉刀》和世界衛生組織均發現,當意外懷孕的女性難以獲得安全、及時的墮胎醫療服務時,她們往往會被迫選擇不安全的墮胎方式。2021年,世衛組織統計發現,每年約有 4.7%~13.2% 的孕產婦死亡歸因於不安全的墮胎。
所以很多研究都強調過,不安全墮胎已成為導致孕產婦死亡和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安全墮胎造成的死亡微不足道。

另外,不墮胎的話,不想生不想養的家庭,棄嬰了的話怎麼辦?
反過來又可能加劇男女性別不平等。
除了生命健康以外,這件事裡還有個人權益問題。
很多網友就指出,母體權益高於胚胎權益,因為母體是法律意義上的人。

保障母體墮胎權也是給出了一個反悔的機會。
更何況,真要比較的話,人流對身體傷害,生下孩子後孕後病症、撫養壓力等等對女性身心傷害,哪個大呢,也是一個問題。
這也導致爭吵沒完沒了。
但無論你站在哪一方,都得努力去保障一個正常人的身體自主權。

說起來,很多醫院寫過這類缺乏人文關懷的標語。
2012年,某醫院掛出大條幅,上面寫著:“熱烈祝賀我院2012年住院病人突破四萬人次”。

2020年,深圳某醫院會議上打出橫幅:“熱烈祝賀胸外科2020年度手術量突破1000臺”。

2022年,東莞某醫院手術室總結大會橫幅上寫著:“虎虎生威迎新年,手術室裡全是錢!”

2022年,浙江一家醫院用大螢幕顯示:“熱烈祝賀我院門急診服務人次突破200萬”。

這些醫院將創收當成硬指標,完全忘記了“救死扶傷”這個最基本的職業道德。
既然離譜能得到肆無忌憚的推廣,那整活早已領跑。
“共助春運,看病就送火車票”

還有當年的神作,至今無法超越:
爸爸去哪兒割包皮了?答:第2根半價。

這些文案基本不是從患者角度出發,但反過來看,八年前的文案更加精巧幽默;八年後的文案直接爽快。
也蠻有趣的現象:
醫院們不需要費心推銷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了。
大家生活好起來了,更加註重健康,關心自己的身體權益了。
你就說是不是好事吧。
-END-
搞了個知識星球,名字叫【雷叔講世界】。

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資炒股的思考。
還會有房產投資、旅遊攻略、一些不太方便發的文章,或者怎麼做自媒體等等。
現在發了一些專欄文章,都是公眾號不會發的,現在進去都能看:

總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過來玩。
群裡現在已經有750個小夥伴了,大家沒事可以當成個論壇扯扯淡也不錯。
我們已經拉了很多微信群了,還會線下組織吃飯、打網球等活動。
歡迎加入來扯淡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