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今日免費下載:2025年投資展望報告
來源:清科研究
作者:清科研究
募資市場
01
市場概況
新募基金數量降幅超40%,募資總規模約14,400億元
2024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基金數量和募資規模仍保持緊縮趨勢,其中基金數量降幅顯著。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24年共3,981只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數量同比下降幅度達到43.0%;募資規模為14,449.2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0.8%。但與前三季度相比,基金數量和規模的降幅分別收窄6.3pct、5.2pct。分季度來看,除第二季度以外,每個季度的新募集基金數量均在千隻以上,第三季度的募資規模在多隻大額基金推動下達到4,243.98億元,環比上升44.7%。
關注國企存量資產和市場化債轉股、新基建等領域的大額基金設立節奏穩定。據統計,新募集金額在50億元及以上的37只大額基金合計募資規模達到3,053.44億元人民幣,佔市場募資總規模的比重相比去年提高了4.1pct。在大額基金的帶動下,單隻基金的平均募集金額達到3.63億元,同比上升38.9%。

【注】1)自2023年起,清科研究中心每個季度對本年度全部資料進行調整,以減少因資訊不對稱、資訊滯後造成的統計差異。若無特別說明,本報告中“同比”均根據調整後資料計算。
2)本報告的募資事件是指在統計時間內擬投向中國大陸的股權投資基金募集資金行為。
外幣基金數量和規模同比降幅近50%,人民幣基金數量降幅亦顯著
2024年新募集人民幣和外幣基金的數量降幅均在40%以上,外幣基金的募資規模降幅遠超人民幣基金。據統計,全年共計3,942只人民幣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同比下降42.9%;募資規模為13,890.1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9.0%。人民幣基金的數量和金額佔比分別達到99.0% 、96.1%,規模佔比相較2023年進一步上升了2.1pct。
外幣基金募資仍維持低位,2024全年共39只外幣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同比下降49.4%;募資規模約為559.1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8.6%。分季度來看,第一和第三季度分別有14只和18只外幣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合計數量佔比達82.1%。

02
基金型別
創業投資基金數量領先,債轉股基金數量和規模同比大幅增長
2024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創業投資基金數量仍保持領先,全年共2,511只創業投資基金完成募集,同比下降45.5%,但數量佔比仍維持在60%以上;募資規模為4,498.4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9.8%,佔比相較2023年下降了4.0pct。成長基金的數量次之,募資規模顯著領先其他型別的基金。2024年新募整合長基金共計1,179只,數量同比下降42.8%;募資規模達到6,430.82億元人民幣,佔比達到全市場的44.5%。
債轉股基金、併購基金、早期投資基金的數量和募資規模同比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長。2024年AIC、險資聯合多地國資組建了數只關注優質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的大額基金,18只債轉股基金的總募資規模達到751.07億元人民幣,數量和規模分別同比上升100.0%、106.5%。併購基金的設立與募集活躍度有所提升,2024年新募集併購基金共計35只,同比增長20.7%;募資規模為608.93億元人民幣,同比提高13.7%。“投早、投小”仍是市場的關注重點,2024年早期投資基金的數量和募資規模分別同比上升了2.7%、27.8%。

03
LP分佈
政府資金LP出資規模近6,000億元,金融機構與險資LP活躍度上升
2024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人民幣基金的LP披露認繳出資總規模超過1.34萬億元人民幣。政府資金LP依舊是人民幣基金的最主要出資方,政府引導基金和政府機構/出資平臺的合計披露認繳出資金額接近6,000億元人民幣,佔比達到44.4%,相比2023年增長3.8pct。產業資本的認繳出資金額亦保持領先,但其佔比相較2023年有所下降。據統計,2024年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合計披露認繳出資超2,800億元人民幣,佔比達20.9%,相比2023年下降5.8pct。
金融機構與險資LP的出資活躍度有所提升,兩者合計披露出資超過2,100億元人民幣,佔比相較2023年提高了4.8pct。具體來看,2024年9月AIC股權投資試點範圍由上海擴大至全國18個城市,多家AIC參與發起設立的基金密集落地,險資LP年內也參與發起設立了多隻大額人民幣基金,為募資市場引入長期資金供給。
此外,母基金的出資金額及佔比均有一定增長,2024年披露認繳出資金額近1,000億元人民幣,同比提高7.0%,佔比增加1.3pct。國資參與和主導的母基金保持較高活躍度,其認繳出資金額佔全部母基金出資金額的比重超過九成。

04
地域分佈
浙江、江蘇新募基金數量領先,北京募資規模第一且同比大幅提升
2024年全國各地新募基金數量和募資規模普遍下降,浙江、江蘇、山東等地的基金數量仍保持領先。其中,浙江新募集基金數量共計759只,同比下降45.4%,但仍然位居全國首位;募資規模為1,826.6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0.5%。江蘇共有602只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募資規模為1,717.80億元人民幣,數量和規模同比分別下降42.4%、24.4%。山東新募集基金數量位居全國第三位,447只基金的募資規模為799.77億元人民幣,但數量和規模的同比降幅均超過50%。
募資規模方面,2024年北京、重慶等地的新募基金規模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北京的募資規模位居全國首位,且同比增幅顯著,達到88.2%。具體來看,2024年北京落地了多隻大型產業基金、債轉股基金、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等。
城市分佈方面,2024年全國共有9個城市的新募集基金數量超過100只,其中嘉興的募資活躍度仍位列全國首位,全年新募集基金數量達292只,顯著領先其他城市地區。蘇州、廣州、杭州、北京、廈門等多地的募資活躍度排名相比去年有所上升。募資規模方面,除了北京以外,上海、深圳、蘇州等地的募資規模亦保持在全國領先的地位。


募資市場
01
市場概況
新募基金數量降幅超40%,募資總規模約14,400億元
2024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基金數量和募資規模仍保持緊縮趨勢,其中基金數量降幅顯著。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24年共3,981只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數量同比下降幅度達到43.0%;募資規模為14,449.2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0.8%。但與前三季度相比,基金數量和規模的降幅分別收窄6.3pct、5.2pct。分季度來看,除第二季度以外,每個季度的新募集基金數量均在千隻以上,第三季度的募資規模在多隻大額基金推動下達到4,243.98億元,環比上升44.7%。
關注國企存量資產和市場化債轉股、新基建等領域的大額基金設立節奏穩定。據統計,新募集金額在50億元及以上的37只大額基金合計募資規模達到3,053.44億元人民幣,佔市場募資總規模的比重相比去年提高了4.1pct。在大額基金的帶動下,單隻基金的平均募集金額達到3.63億元,同比上升38.9%。

【注】1)自2023年起,清科研究中心每個季度對本年度全部資料進行調整,以減少因資訊不對稱、資訊滯後造成的統計差異。若無特別說明,本報告中“同比”均根據調整後資料計算。
2)本報告的募資事件是指在統計時間內擬投向中國大陸的股權投資基金募集資金行為。
外幣基金數量和規模同比降幅近50%,人民幣基金數量降幅亦顯著
2024年新募集人民幣和外幣基金的數量降幅均在40%以上,外幣基金的募資規模降幅遠超人民幣基金。據統計,全年共計3,942只人民幣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同比下降42.9%;募資規模為13,890.1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9.0%。人民幣基金的數量和金額佔比分別達到99.0% 、96.1%,規模佔比相較2023年進一步上升了2.1pct。
外幣基金募資仍維持低位,2024全年共39只外幣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同比下降49.4%;募資規模約為559.1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8.6%。分季度來看,第一和第三季度分別有14只和18只外幣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合計數量佔比達82.1%。

02
基金型別
創業投資基金數量領先,債轉股基金數量和規模同比大幅增長
2024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創業投資基金數量仍保持領先,全年共2,511只創業投資基金完成募集,同比下降45.5%,但數量佔比仍維持在60%以上;募資規模為4,498.4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9.8%,佔比相較2023年下降了4.0pct。成長基金的數量次之,募資規模顯著領先其他型別的基金。2024年新募整合長基金共計1,179只,數量同比下降42.8%;募資規模達到6,430.82億元人民幣,佔比達到全市場的44.5%。
債轉股基金、併購基金、早期投資基金的數量和募資規模同比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長。2024年AIC、險資聯合多地國資組建了數只關注優質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的大額基金,18只債轉股基金的總募資規模達到751.07億元人民幣,數量和規模分別同比上升100.0%、106.5%。併購基金的設立與募集活躍度有所提升,2024年新募集併購基金共計35只,同比增長20.7%;募資規模為608.93億元人民幣,同比提高13.7%。“投早、投小”仍是市場的關注重點,2024年早期投資基金的數量和募資規模分別同比上升了2.7%、27.8%。

03
LP分佈
政府資金LP出資規模近6,000億元,金融機構與險資LP活躍度上升
2024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人民幣基金的LP披露認繳出資總規模超過1.34萬億元人民幣。政府資金LP依舊是人民幣基金的最主要出資方,政府引導基金和政府機構/出資平臺的合計披露認繳出資金額接近6,000億元人民幣,佔比達到44.4%,相比2023年增長3.8pct。產業資本的認繳出資金額亦保持領先,但其佔比相較2023年有所下降。據統計,2024年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合計披露認繳出資超2,800億元人民幣,佔比達20.9%,相比2023年下降5.8pct。
金融機構與險資LP的出資活躍度有所提升,兩者合計披露出資超過2,100億元人民幣,佔比相較2023年提高了4.8pct。具體來看,2024年9月AIC股權投資試點範圍由上海擴大至全國18個城市,多家AIC參與發起設立的基金密集落地,險資LP年內也參與發起設立了多隻大額人民幣基金,為募資市場引入長期資金供給。此外,母基金的出資金額及佔比均有一定增長,2024年披露認繳出資金額近1,000億元人民幣,同比提高7.0%,佔比增加1.3pct。國資參與和主導的母基金保持較高活躍度,其認繳出資金額佔全部母基金出資金額的比重超過九成。

04
地域分佈
浙江、江蘇新募基金數量領先,北京募資規模第一且同比大幅提升
2024年全國各地新募基金數量和募資規模普遍下降,浙江、江蘇、山東等地的基金數量仍保持領先。其中,浙江新募集基金數量共計759只,同比下降45.4%,但仍然位居全國首位;募資規模為1,826.6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0.5%。江蘇共有602只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募資規模為1,717.80億元人民幣,數量和規模同比分別下降42.4%、24.4%。山東新募集基金數量位居全國第三位,447只基金的募資規模為799.77億元人民幣,但數量和規模的同比降幅均超過50%。
募資規模方面,2024年北京、重慶等地的新募基金規模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北京的募資規模位居全國首位,且同比增幅顯著,達到88.2%。具體來看,2024年北京落地了多隻大型產業基金、債轉股基金、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等。
城市分佈方面,2024年全國共有9個城市的新募集基金數量超過100只,其中嘉興的募資活躍度仍位列全國首位,全年新募集基金數量達292只,顯著領先其他城市地區。蘇州、廣州、杭州、北京、廈門等多地的募資活躍度排名相比去年有所上升。募資規模方面,除了北京以外,上海、深圳、蘇州等地的募資規模亦保持在全國領先的地位。


投資市場
01
市場概況
2024年投資市場同比降幅約10%,投資案例數超8,400起
2024年我國股權投資活動放緩,但降幅較2023年收窄。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24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共發生投資案例數8,408起,同比下降10.4%;披露投資金額6,380.71億元人民幣,剔除2024年大連新達盟及2023年中糧福臨門大額案例後,投資總金額為6,036.47億元人民幣,同比降低10.3%,案例數及金額同比降幅均低於2023年(-11.8%及-23.7%)。值得注意的是,剔除極值案例後,年內VC/PE投資金額排名前100的案例共吸納2,272.32億元,同比增加7.7%;佔比37.6%,同比提升6.3個百分點,且主要是半導體及電子裝置、IT、汽車、機械製造行業企業。

注:1、自2023年起,清科研究中心每個季度對該年度投資資料進行調整,若無特別說明,本報告中“同比”均根據調整後資料計算;
2、“案例數(按市場)”指同一投資機構型別對一家企業的同一輪投資統計為1起投資案例,除非特別提示,本報告投資案例數均按照此維度統計;“案例數(按企業)”未區分投資機構型別,即一家企業的同一輪融資統計為1起投資案例。
3、本報告後文分析均按照剔除極值案例進行統計,即剔除2024年大連新達盟、2023年中糧福臨門案例,敬請注意。
02
投資幣種
人民幣投資主導地位愈發穩固,案例數佔比約96%
2024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人民幣投資主導地位加強。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24年共發生人民幣投資案例7,893起,同比下降11.4%,披露投資金額5,091.92億元,同比下降8.9%;外幣投資案例數和金額分別為331起和944.5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7.6%、17.6%,其降幅分別為人民幣投資的2.4和2.0倍。
佔比方面,就披露幣種的案例而言,人民幣投資案例數佔比達96.0%,較2023年增加0.9個百分點;金額佔比達84.4%,同比增加1.4個百分點。

注:本圖未包含融資幣種未披露案例。
03
投資行業
半導體及電子裝置熱度領先,多個硬科技領域案例數或金額逆勢上漲
2024年,市場延續硬科技投資主線。半導體及電子裝置行業以1,923起案例數(同比-15.2%)和1,332.92億元投資金額(-28.5%)持續居於榜首。其中,有17起案例披露VC/PE投資金額在10億元及以上。IT行業共發生投資案例數1,722起(-2.8%),吸納915.05億元,同比增加30.5%,主要由人工智慧賽道投資熱潮推高。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本年度“AI六小虎”均獲得了VC/PE資金注入,月之暗面、Minimax、智譜AI、百川智慧4家企業披露投資金額均超25億元。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以1,514起案例數(-12.8%)和885.43億元金額(-16.9%)排名第三位,事件多發生在醫藥、醫療裝置、生物工程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多個科技創新產業投資案例數或金額實現同比上升,如機械製造行業案例數及金額分別同比增加2.7%、9.6%;化工原料及加工行業投資金額同比增加6.5%;汽車行業投資案例數同比增加2.2%。

04
投資地域
江蘇、上海分列案例數與金額首位,AI熱潮推高北京投資金額
2024年,江蘇、上海、浙江、北京和深圳五地集中度居高,內部位次有所變化。其中,江蘇(1,603起,-6.4%;818.47億元,-14.0%)案例數居於首位,半導體及電子裝置、生物技術/醫療健康、機械製造、化工原料及加工等多個行業投融資活躍。上海(1,105起,-11.5%;1,101.45億元,-16.0%)投資金額居於首位,共有13起案例投資規模在10億元及以上,獲投企業包括賽生藥業、智己汽車、垣信衛星等。
浙江(999起,-9.7%;533.49億元,-31.8%)案例數超越北京排名第三,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五個城市位列全國城市投資活躍度TOP25。北京(996起,-20.9%;1,042.72億元,22.5%)案例數排名第4,在月之暗面、智譜AI、百川智慧3家AI大模型企業及華能新能源、小馬智行等大額案例的帶動下,投資金額仍居第二。
另外,隨著《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國務院令第783號)落地實施,各地“內卷式”招商現象將得到遏制,推動VC/PE投資環境向更加公平競爭的方向轉變,這也對不同區域的差異化發展提出挑戰。

小結
2024年,受多重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我國股權投資市場仍處調整週期,機構募資和投資活動承壓,新募基金數量及規模、投資案例數及金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伴隨國家層面陸續提出一系列措施,完善“募投管退”全鏈條政策環境和管理制度,2024年底股權投資市場也呈現一定回暖跡象,募資和投資規模同比降幅相較前三季度有所收窄。面對當前市場環境,機構還需及時把握市場機遇、適時調整策略,為下一輪高質量發展週期積蓄能量。
【PS:點選詳情可檢視內容】

點選微信小程式
:"報告搜一搜";免費下載各行業研究報告pdf和word、可視資料、學習資料。提供研究報告、市場研究報告、行業報告、行業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