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房東的貓”,共創無數個春天

👆點選檢視影片👆
2025年4月20-26日,由芭莎公益、騰訊基金會攜手“房東的貓”共同舉辦的“致美計劃”公益快閃活動——“春日來電 童繪心聲”公益畫展,將這片承載著歷史厚重感的街區,裝點成童趣與希望交織的藝術長廊——這是來自千萬人攜手為愛的心聲,更是源於純淨音樂的“致美”迴響。
“房東的貓”驚喜現身
“春日來電 童繪心聲”公益快閃活動現場
2024年,“房東的貓”以音樂為紐帶,為20所鄉村學校賦能美育初心,將鄉村孩子們對於美育的渴望,譜寫為這場關於“播種”的春日交響。
這個春天,白塔寺街巷由真摯童趣妝點,目之所及的每一幅童畫都是跨越山野的溫柔答謝,滿載童趣與詩意的旋律,躍上衚衕磚牆,與彼此心跳共振。
4位藝術家與孩童們共創的窗貼
此刻種下的種子,未必立刻開花,但總有人會在未來的某個春日,突然被它蘊含的春意擊中。
進入畫展現場時,佩嶺和小黑的目光立刻被一隻快樂的小貓抓住——它正躍躍欲試地撲進一片斑斕的藍色,而迎接它的究竟是茂盛的草地,還是神秘的海洋,沒有人能知道其中的確切答案。
“房東的貓”與藝術家高孝午
在公益畫展現場交流
“這就是小朋友們在藝術表達裡的魅力。”瀏覽著諸多畫作,佩嶺越發入迷,“藝術是自我創造的語言,用來向世界表達自己,大人們有許多概念性的規範表達,但在小朋友的繪畫裡,他們會放棄這些條條框框的東西,選擇用畫面直接傳遞心境,袒露他們正在經歷的世界和生活故事,這是極有勇氣的坦誠。”
“房東的貓”與藝術家在畫展現場
共創畫作
而就在上個月,“房東的貓”剛剛完成藝術生涯的第500場演出(資料來自於樂迷),一路走來,憂慮在漸漸褪去,新的勇氣正在崛起:“我們在長大,我們在前進,從前小小的人,現在也能為所愛的世界撐起一片不會落雨的天。在成為“致美計劃”公益專案力量中的一員後,我更希望能在音樂裡傳遞出愛與責任感。大家在信任我們的同時,我們會越發努力地成為值得大家相信的人,為所有需要幫助的孩子,帶去更多可以依靠的力量。”
在談及公益意義時,佩嶺和小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種子”——美育不是即時可見的成果,而是埋入心土的未知可能。從一粒種子開始,花最終會成為花,一如不可被預測的童畫巧思,一如她們從未預料過的現在。
“如果有機會,我非常想去這些鄉村學校看看,陪著孩子們畫畫,我們透過音樂為他們提供了美育課程的支援,而他們的奇思妙想常常也是成年人必須尋回的寶貴靈感。”
小黑相信,孩子們也是她們的“老師”。
“他們的畫裡有種大人學不會的天真。比如這隻可愛的貓,我們剛剛還在討論,它究竟是衝浪的貓,還是晚霞裡玩耍的貓,但對於孩子而言,它被畫下,只因為它是‘快樂的貓’。”
這場公益快閃活動中,最動人的是藝術家與孩童們共創時拓展的藝術疆界。畫紙邊緣的褶皺、顏料凝固的滴痕,甚至某幅畫背面稚嫩的小作者簽名,都在用單純的心靈,講述那些迴歸美之本質的新生故事。
藝術家曹雲以溫潤詩意的雕塑語言著稱,當她看到孩子們呈現的自然筆觸時,便不知不覺地陷入了童年回憶:“小時候,我常將樹枝在雨後泥土上拖拽的痕跡看作舞動的馬尾鬃毛,這對一個鄉村孩子而言,是天真的想象,也是對山外廣袤世界的無言嚮往。如今,在孩子的畫裡,我重新找回了這種天真的視角——對身邊萬事萬物的無限熱愛。”
藝術家曹雲
與作品《雲兔·坐坐》&《貓磚》
藝術家陳欣則從傳統山水中汲取靈感,提煉出美的在地化魅力。他感受到鄉村孩子們描繪的生活景緻,恰恰是他們對身邊事物的關切與喜愛——那些麥田、鮮花與天空交錯的拼圖,沉浸著太多難以忘懷的課後嬉戲時光。
本次畫展,他將自己的作品《萬物》與鄉村孩童的童趣筆觸相融合,一同出現在了白塔寺街巷店鋪的琉璃窗欞上。
藝術家陳欣
將作品《萬物》與孩子們的畫作融合
另一邊,胖嘟嘟的“城市夢想”小飛人爬上櫥窗,以飄浮式的動線呈現純真畫面。藝術家高孝午坦言,他習慣用溫和無戾氣的方式,表達對社會的關注、批判和反思,卻總能在與孩童畫作的對話中迴歸溫柔與天真,令倒映著白塔的玻璃成為呈現現實與理想的映象。
藝術家高孝午
與作品《城市夢想》、《再生·鹿》&《未來夢想》
藝術家侯曉暉也將藝術裝置帶到了布展現場,翩然起舞的羽毛以生動的姿態佇立於露臺,一顆顆種子彷彿隨時在風中散落,將天真的想象傳遞到遠方的土地。
“對我而言,美育是享受生命的留白——我更想將生命放置在山野自然中,留出時間慢慢感受四季輪轉,觀察螞蟻搬家、樹木開花結果這樣毫不起眼的小事。”她將目光停留在那些綻放於畫紙間的鄉間草木,語氣溫柔。
藝術家侯曉暉
與作品《吉光片羽-微光》&吉光片羽-疊》
藝術策展人2046將大人與孩子們的藝術共創集中在短短1公里內的衚衕walk路線,使藝術影像有機地融合在異於傳統“白盒子”的公共空間內,以此時此刻的真實生活為藝術源本,尋找那些流動在大人與孩子間的美之密碼。
本次“春日來電 童繪心聲”公益畫展
策展人2046
“那些為了公益共同奔赴的愛,構成了這次線下聯動中令人動容的核心,無論是為了孩子們美育夢想助力的我們,還是熱烈回應這份關愛的孩子們,又或者是積極支援著這次畫展的大家。”
策展人2046回想道,“我難以忘記執行布展的週六午後,每一個提供公益空間的商家店內都聚滿了工作人員和遊客,但大家都在有條不紊地享受這段忙碌時光,從未互相打擾。這樣的感覺像極了走在公益路上的許多人,無言而尊重,沉默卻從不缺少真實回應。”
若細看孩子們的作品,會發現一株植物開出五彩花瓣,而一隻小貓的背上或許染著晚霞的粉紅光輝——這些非常規的浪漫和童真,恰恰是孩子們最珍貴的靈光。
來自大山裡的孩子們的畫作展示
因此,“行走”成為了這條公益打卡線路的核心,參與者手持公益手冊,穿梭於白塔寺衚衕的1公里路線,在集章打卡中解鎖盲盒驚喜——或許是印著孩童塗鴉的帆布包,或許是繪有奇妙童畫的明信片,或許是印有公益夥伴“房東的貓”歌詞的卡片。這些小小的禮物承載的不只是圖案,更是一份雙向治癒的契約。
愛心義賣物品的靈感
都源於“致美計劃”專案受益鄉村兒童畫作
活動落幕時,夕陽將白塔的影子拉得很長。站在露臺上,小黑和佩嶺手中拿著印有《秋釀》歌詞的卡片,露出會心的微笑。這首歌收錄在《房東的貓》這張同名專輯裡,記錄著她們音樂夢想的起點,更孕育著無數個未來的種子:此刻默默無名的栽種,或許在多年後的某個春日,會突然長成一片森林——林間有衝浪的貓、唱歌的蒲公英,以及所有奔赴美好的人們的身影。
📑
監製:CY
責編:哲Zhe
撰文:獾
排版:Zz&宛雲
 ✦ 
點選【閱讀原文】👇 
助力孩子們的美育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