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面離場。
作者 I 楊文靜
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在《碟中諜8:最終清算》的結局裡,主角伊森和隊友在地鐵站外默默告別,沒有彩蛋。兩個月後,它的出品方派拉蒙也迎來了賣身結局——
本週,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正式批准派拉蒙全球(Paramount Global)與天空之舞傳媒(Skydance Media)的合併交易。作價約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0億元),這家昔日好萊塢巨頭最終易主。
對派拉蒙這個名字不熟悉的人,必然看過以下至少一部電影——《教父》、《週末夜狂熱》、《奪寶奇兵》、《阿甘正傳》、《變形金剛》、《泰坦尼克號》、《星際旅行》、《碟中諜》、《古墓麗影》、《楚門的世界》……這一系列留名影史的作品都由派拉蒙出品。
一段隱秘插曲是,2016年萬達集團也曾開價談判,差點將派拉蒙收入囊中。如今,賣掉派拉蒙的是上一代傳媒大亨之女莎莉·雷石東,她幾經努力也未能重振派拉蒙,最終決定賣掉公司。
好萊塢巨頭被賣了,570億
這筆收購始於2023年底,彼時天空之舞行政總裁大衛·埃裡森(David Ellison)聯合投資集團紅鳥資本(RedBird Capital),考慮收購派拉蒙控制權。
作為甲骨文創始人拉里·埃裡森之子,大衛·埃裡森不僅是知名演員,出演過《雙子殺手》、《碟中諜》、《湮滅》、《星際迷航》等多部知名影片,還在2010年創立天空之舞傳媒(Skydance Media)。
最開始,天空之舞找到派拉蒙當時的掌舵人莎莉·雷石東(Shari Redstone),並單刀直入,提出將溢價收購控股方雷石東家族的股份。雷石東家族心動了,但派拉蒙的其他股東不買賬,同時敦促公司考慮其他報價。
當時派拉蒙被多方爭搶。華納兄弟執行長在紐約與派拉蒙執行長Bob Bakish會面,並與莎莉·雷石東進行交談,初步探索可能的合併事宜;另一邊,傳媒大亨Byron Allen也提出收購要約。
直到2024年5月初,一份來自索尼-阿波羅財團的報價函擺在派拉蒙面前:260億美元(約合1800億人民幣),包括了承擔債務的部分。這是一個幾乎讓人無法拒絕的價格。以當時公司約90億美元的市值來看,這筆出價大概能買下3個派拉蒙。
新財團入局,意味著談判再次變得焦灼。彼時,派拉蒙母公司與天空之舞為期30天的獨家談判視窗只剩最後兩天。
但索尼-阿波羅財團這場聲勢浩大的收購協議並未進行下去。兩個月後,派拉蒙董事的特別委員會同意了天空之舞的收購要約。此後又經歷一系列政壇博弈,最終,交易獲得FCC以2比1投票透過,歷時逾250天審查,遠超通常180天的處理目標。
此次交易分為兩部分——
天空之舞先以24億美元收購全美娛樂公司(National Amusements),後者持有雷石東家族在派拉蒙全球的控股權;
天空之舞再與派拉蒙全球合併,向其股東提供45億美元的現金或股票,併為派拉蒙的資產負債表提供額外的15億美元。
交易完成後,天空之舞將取得對派拉蒙全球的絕對控制權,成為派拉蒙電影和電視工作室、Paramount+、CBS頻道,以及Nickelodeon、MTV和Comedy Central等有線電影片道的所有者。相較於索尼-阿波羅財團的報價,這筆交易作價不到三分之一。
同時,莎莉·雷石東將離開派拉蒙董事會,NBC環球的前行政總裁傑夫·謝爾(Jeff Shell)出任總裁,而派拉蒙現任三位CEO之一的 Chris McCarthy 也在交易確定後離職。
至此,這場長達一年半的競購戰正式結束,派拉蒙迎來新主人——大衛·埃裡森。據悉,這位科技新貴計劃將派拉蒙轉型為“科技混合體”,包括重建Paramount+流媒體服務。一個新的時代即將誕生。
一個電影巨頭走向落寞
可以說,派拉蒙代表著好萊塢上一個世紀的輝煌。
一個世紀以前,創始人阿道夫·朱克出生於匈牙利,靠經營雜耍劇場起家。在阿道夫·朱克的時代,電影常常擠在又小又舊的屋棚裡,吸引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移民觀看,彼時的朱克下決心要將電影帶進中產圈子。
於是在1912年,他與影院巨頭丹尼爾·弗羅曼和查爾斯·弗羅曼兄弟聯手建立了Famous Players電影公司,呼籲口號為:“著名演員的著名戲劇”,也就是派拉蒙的前身。
這一年夏天,Famous Players在與電影製作公司Lasky、電影發行和分銷公司派拉蒙合作發行了第一部電影《伊麗莎白女王》,朱克看到了背後驚人的利潤。1916年,他迅速主導合併三家公司,日後享譽電影界的派拉蒙公司正式成立。
新成立的派拉蒙擴張異常迅猛,三十年代初,這家小公司已經一躍成為好萊塢首屈一指的影業大廠。
也是在這段時間,電視悄悄進入千家萬戶,以派拉蒙為主的電影行業大受打擊。直至大蕭條來臨,此前瘋狂擴張的派拉蒙幾乎陷入破產窘境,在1933年被一個由銀行授權的重組團隊接管。至此,這家電影巨頭經歷第一個低谷期。
時間來到1966年,石油資本集團買下派拉蒙,接下來的20多年間,新總裁羅伯特·埃文斯與出身電視業的巴里·迪勒讓這家公司再現往日輝煌,出品了《愛情故事》、《教父》、《奪寶奇兵》等一眾經典電影。但最終,巴里·迪勒因與領導層理念不同而分道揚鑣。
1993年,娛樂業巨擎維亞康姆公司(Viacom)和已經離職的前CEO巴里·迪勒突然對派拉蒙發起猛烈進攻,意欲收購這家公司,在一場激烈的廝殺後,最終,維亞康姆以100億美元天價贏得了這場戰役。
第二年,派拉蒙迎來好萊塢歷史上第一位領導八大電影集團的女性——雪莉·蘭辛,在她的管理下,《勇敢的心》、《阿甘正傳》、《泰坦尼克號》、《碟中諜》、《變臉》、《楚門的世界》和《拯救大兵瑞恩》等經典電影相繼上映,派拉蒙進入了又一個繁榮時代。
此後,派拉蒙與夢工廠合併不到三年再次分家,又經歷母公司維亞康姆高層的多年內鬥,行業早已大變天。迪士尼、奈飛等行業新秀崛起,這家有著100多年曆史的好萊塢巨擘難掩頹色。
2019年,另一家媒體巨頭CBS與維亞康姆達成協議,進行全股票合併,合併後的公司改名為派拉蒙全球(Paramount Global)。自此,派拉蒙的股價連年下跌,過去幾年裡,已經很少出品過《教父》般經典的影視作品。
在這漫長的百年間,派拉蒙無奈走向落寞。
體面離場
女二代選擇賣掉公司
被大衛·埃裡森納入麾下之前,派拉蒙掌控在莎莉·雷石東(Shari Redstone)手裡——一位典型女二代。

她的父親便是喊出“內容為王”的傳媒大亨薩姆勒·雷石東(Sumner Redstone)。曾幾何時,能與薩姆勒·雷石東相提並論的只有另一位傳媒界大佬:默多克。
2020年8月,97歲的薩姆勒去世。在此之前,在派拉蒙的控制權上就已引發多次內鬥,薩姆勒的前妻、子女和好友都不歡而散,甚至對簿公堂。女兒莎莉挺過多年內鬥,終於將這個龐大的傳媒帝國握在自己手裡。
莎莉·雷石東的手腕同樣不俗,她曾主導了維亞康姆與CBS的合併重組事務;面對財務壓力巨大的公司,以及幾度停擺的好萊塢電影環境,莎莉也曾嘗試主動削減成本,調整派拉蒙的運營策略。只不過,如今的莎莉已經70多歲了。
2023年,美國編劇罷工與影視停擺雙重打壓,派拉蒙搖搖欲墜。另一邊,42歲的大衛·埃裡森野心勃勃,流媒體平臺在近幾年迅速興起,大衛·埃裡森手握資源,正整裝待發。或許對於莎莉·雷石東來說,此時賣掉公司是一個最佳選擇。
老一輩創業故事落下帷幕,不少創業二代逐漸成長起來,除了承襲家業外,也有人選擇賣掉公司,重新開拓一番天地。
晨壹投資曾統計一組資料,未上市的家族企業中,只有15%準備後代接班;已上市的家族企業中一半以上在上市5年內就出現控制權轉移。大部分家族企業家都決定在退休前出售企業。
就在派拉蒙被多方競購的2024年初,A股誕生一筆超級併購案——邁瑞醫療斥資66.5億元一舉拿下惠泰醫療的控制權,轟動一時。而這起併購案背後也另有隱情,惠泰醫療創始人成正輝之子成靈並未在公司擔任董監高等職,傳聞他無意接班父親的企業。
最後,創始人成正輝交出自己的控制權,但最大程度保留了自家利益,是一場雙贏。
在時代的巨幕下,賣掉公司體面離場,有時也是一種很好的故事結局;而把公司交給更合適的人管理,或許才是對它們最好的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