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一直以來是中國民眾喜聞樂見的休閒活動。近年來,麻將之風在美國日趨流行,尤其是在年輕人中,包括大學生、年輕職場人士和部分桌遊愛好者。
麻將在美國開始流行有多種原因,首先是華裔社群的影響力擴大,麻將成為年輕人瞭解中國以及亞洲文化的一部分。例如,電影《摘金奇緣》(Crazy Rich Asians)等作品中展示了打麻將的場景,引起了不同程度的關注和興趣。其次,麻將是一種相對輕鬆的遊戲,能讓朋友邊聊天邊玩,對於喜歡聚會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種很好的社交方式,再加上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傳播各種麻將教學、幽默短影片,使麻將看起來更酷、更有趣。此外,美國年輕人近年來對桌遊和棋牌類遊戲的興趣顯著增長,很多人願意嘗試新遊戲,而麻將作為一種有趣且具有挑戰性的桌遊受到歡迎。
麻將俱樂部的社交活動使更多的年輕人對麻將產生了興趣(圖片由作者提供)
不過,麻將並不是近年才傳到美國的。早在上世紀的20年代,一位駐中國的美國商人約瑟夫·帕克·巴布科克(Joseph Park Babcock)將麻將帶回美國,並將麻將的規則簡化,還出版了英文版麻將指南,制定了一套標準化規則。由於他的努力,麻將曾一時成為風靡美國上流社會的遊戲,甚至連當時的美國總統沃倫·哈定(Warren G. Harding)及其夫人都曾是麻將玩家。儘管後來麻將在美國的熱潮隨著時間消退了,但巴布科克的推廣奠定了麻將在美國的基礎,因此他被認為是將麻將引入美國的關鍵人物。
與一個世紀前的一時風靡相比,近年來麻將的重新升溫始於華裔社群的推廣。華裔群體一直保持麻將傳統,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華人融入美國社會,步入各種社交圈子,他們把麻將介紹給朋友,使更多的美國人對麻將也產生了興趣。如今,麻將開始走出特定圈子,漸漸成為一條跨文化、跨世代的紐帶。

麻將俱樂部出現在美國多個城市,是很多年輕人喜愛的社交場合(圖片由作者提供)
在紐約、洛杉磯等大城市,已經出現專門的麻將俱樂部和麻將主題活動。據報道,紐約已有多家豪華酒店定期為客人舉辦麻將之夜。另外,年輕的創業者們創辦了以麻將為主題的社交俱樂部。這些俱樂部是當今文化的縮影,往往有著流行遊戲、裝飾、音樂和飲食等多元時尚的烙印。

一所美國中學正在進行的課餘活動:搓麻將(維基百科/Episcop)
麻將的影響力還不限於此。在達拉斯,室內設計師們也開始將麻將空間納入住房設計方案中,因為客戶對麻將室的需求明顯增加,願意在家中或客廳裡專門留出一個空間來打麻將,就連好萊塢明星也加入了這股熱潮——著名女演員朱莉婭·羅伯茨(Julia Roberts)透露,她每週都會和朋友們打麻將。
心理學家凱斯·大冢(Keis Ohtsuka)認為,麻將不僅能幫助人們重建社交關係,還能改善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新一代年輕人被這種傳統遊戲所吸引,因為它讓家庭成員和朋友有機會面對面互動,而在當今網際網路時代,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尤其重要。
https://share.america.gov/zh/wild-geese-the-rise-of-mahjong-among-young-americ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