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華裔女孩成為全球最年輕女富豪,居然也逃不過“膚色審判”?

.
正文前叨叨
溫馨提醒一下姐妹們:
咱們正在團的SimpleRetro家夏裝超受歡迎的,好多款都斷碼了,現在基本都補上了預售~
大家忽略一下“預售15天”的標籤哦,那是因為平臺要求必須寫上發貨的最長時限。
實際上還有現貨的都是48小時以內發出。預售基本3-5天左右可以發出,個別款(馬甲套裝、綠裙短袖全網斷貨)及個別地區需要7-15天
物流資訊都可以在訂單裡查到,也可以諮詢客服哦!
還沒看到團文的,點這裡吧。👇

.
01
大家最近有沒有刷到這個新聞?
據《福布斯》報道,年僅30歲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Scale AI聯合創始人Lucy Guo郭如意,超越美國歌手泰勒·斯威夫特成為全球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女性億萬富豪!
郭如意與比爾蓋茨合照。IG@guoforit
報道稱郭如意生於1994年10月,成長於美國加州,父母都是來自中國的電氣工程師。
郭如意在ins分享的生活照。IG@guoforit
她的前創業公司Scale AI目前正準備以250億美元的價格被收購,她也憑藉12.5億美元個人淨資產成為全球僅6位年齡未滿40歲、憑自己致富的女富豪之一!
說起來,這麼年輕的女孩,還是Ai高科技人才,理應成為“華人之光”。
可社媒上對她的評價卻出現不少刺耳的聲音:
“她是不是在刻意擺脫華人形象?”
“怎麼打扮完全像個西方辣妹?”
“膚色一看就做了美黑,是去歐美鍍金鍍得太徹底了嗎?”
這讓我想起同樣受到“膚色審判”的,還有扎克伯格的華裔妻子Priscilla Chan。
當年一官宣,滿屏都是說她“黑黃黑黃”“長得不配”“像個越南難民”…… 
彷彿她的哈佛醫學博士頭銜、她做的教育慈善,都不如長相和膚色重要。
每次看到這類新聞,我都會覺得很可笑。
女性再怎麼優秀,終究繞不過長相和膚色這一關。
哪怕你是億萬富豪,也得接受公眾對你鼻樑、皮膚、穿衣風格的品頭論足,更別說我們普通人了。
生活中有多少判斷,是在對方還沒聽你說話前,就已經憑“看起來”那幾秒就決定了。
“以貌取人”固然不全面,但它很現實。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審美標準也有很強烈的地域差異。
咱們中國人古往今來都喜歡把“膚白”“貌美”聯絡在一起。
這也難怪當很多華裔女孩崇尚西方人喜歡的小麥色皮膚時,會被陰陽“西化過了頭”。
雖然我非常認同審美多元化,但也公開說過好多次,我覺得自己還是白點更好看,也做過不少關於“美白、提亮”的功課。
坦白說,我的五官不夠立體——鼻樑不高,輪廓也不犀利,但因為膚色偏白,整個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挺“顯乾淨”。
我周圍很多姐妹是這樣想:
我即使不那麼白,也希望膚色更通透、看起來氣色好、有精神。
是的,我們對“白”的偏好,除了文化影響,其實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原因:白淨的皮膚,更容易顯得乾淨通透、有青春活力。
好像我寫過蠻多相關科普的誒!
但隨著理論和實踐知識的不斷更新,今天又想再叨叨一次,畢竟入夏了,很多姐妹都對膚色更加關注起來。
02
.
美白這事兒,玄學不行,原理要懂
很多人對“美白”這件事的誤解,始於一個以為——以為它是某種“褪色”行為。
但你身體不是印表機,膚色也不是一張紙,而是一套複雜得驚人的代謝系統。
真相一:
美白不是“漂白”,而是“調黑”
膚色最直接受控於一種叫黑色素(melanin)的物質,膚色的深淺,主要取決於黑色素生成和代謝能力。
黑色素的形成,和以下幾個因素密切相關:
👉紫外線:這是最大的元兇。曬得多,黑得快,還容易長斑。
👉炎症反應:比如痘印為什麼會色沉?是因為炎症了刺激黑色素細胞過度工作。
👉自由基氧化:細胞裡的“壞蛋”,會破壞膠原蛋白,讓皮膚暗沉無光。
👉糖化反應:糖分攝入過多,也會讓皮膚變黃髮灰,甚至發炎。
.
黑色素的存在,本來是為了保護你:
一旦皮膚感知到有紫外線、炎症或自由基傷害,黑色素立刻上線,攔住傷害。
這是你身體的防禦系統,不是“敵人”。
問題在於,如果你經常日曬、熬夜、壓力大,還不給它代謝的機會,黑色素就會在臉上“賴著不走”了。
它不會通知你,但會悄悄留下色斑、暗沉、膚色不均和“捂不白”的體質印記。
我去年4月去新疆玩了一趟,爽完就悲劇了。
所以真正的美白,並不是和黑色素作戰,而是三件事的聯動調理:
👉減少自由基刺激:紫外線、焦慮和糖分都是自由基製造機,它們讓黑色素“瘋狂上線”。
👉抑制黑色素生成:透過降低酪氨酸酶活性,減緩黑色素製造速度。
👉加快舊黑色素代謝:黑色素本來是可以被自然代謝掉的,但隨著年齡增長,老化角質層+代謝遲緩,就變成你曬後“黑著不退”的罪魁禍首。
.
真相二:
外用有效,但效果有限
很多人一提美白,想到的就是防曬霜、美白精華比如維C、377、煙醯胺等等。
這些確實有效,但只作用在表層皮膚:
比如防曬霜只是阻止UV刺激黑色素產生,沒辦法幫你去除已經形成的黑色素;
美白精華也只能在塗到的部位幫你“勸退”一點點新黑色素,對全身膚色幾乎無能為力。
畢竟誰都不會把美白精華塗滿全身吧?
為了整體亮白,明星出鏡也要全身打粉
咱們熟齡肌的代謝會比孩子和年輕時慢很多,常年累積的深層黑色素也比較難被去除。
所以中年人真想實現膚色變化,只靠單一措施顯然不夠,也需要同時做三件事:
👉防曬:不解釋,永遠的王道
👉外用抗氧化:維C、煙醯胺、壬二酸等
👉內服調理:比如谷胱甘肽、碧蘿芷等美白營養素
其中“內服”這塊,很多人還沒真正重視起來,但其實它是改變膚色體感最穩定的方式,尤其對於我們這種黃調底子、又容易色素沉積的亞洲人來說。
如果你希望從頭到腳都更勻淨透亮、而不是“臉白脖黑”的區域性提亮,內調非常關鍵!
大家所熟知的兒時的那些港星,到現在也還是非常能打,甚至事業運越來越好,就是因為她們非常注重內服調養,幾乎人人都是養生專家,隨便一搜,就能在各個平臺看到她們的養生經驗。
因為外用護膚只能作用在你願意每天堅持搽的地方,但整體膚色需要的不是這些“點對點”的修補,而是底層的系統代謝。
面膜只能顧臉,顧不了全身
我自己嘗試過不少內服美白產品,包括國外的“黑科技”和咱們老祖宗的“古方”,其實只要堅持都有效果。
最近兩年讓我感覺最好的是之前給大家開過團的西班牙的亮白飲,很多姐妹都有同款,甚至不少人是在我開團前就來給我種草的。
因為它每個月只要喝6天,連喝2-3個月就有肉眼可見的變化,真是超級方便!
夏天到了,該喝新療程了
它裡面的核心成分是碧蘿芷和谷胱甘肽。
前者是法國的松樹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很強,可以抑制黑色素生成;
後者是身體天然的解毒抗氧分子,能把已經形成的暗黃色素“排出去”。
加上維C、熊果苷、透明質酸,整個配方非常完整,不像有些產品一味靠“大劑量”的谷胱甘肽,效果反而不穩定。
大家以為有廣告是不是?
今天真沒有!
🔔我今天也想問問姐妹們的需求。
最近待選品類比較多,我剛摁下了他家一點庫存,但還沒想好上不上。
如果大家想要,就趕緊安排上!
但我從來不說它是“變白神器”,而是把它當成我日常膚色管理的“加分項”。
我一般是在晚上喝,小小一瓶方便攜帶。
口感像天然的莓果,沒有一點怪味。
配合防曬和護膚,膚色真的是慢慢透出來的那種白淨透亮。
不是瞬間白、濃妝感,而是“你最近氣色好好”的那種自然變化。
真相三:
真正的白,是從身體裡發光
很多皮膚科醫生都說過一句話:
皮膚,是你身體健康的晴雨表。
當你的身體處於抗氧化強、代謝快、炎症低的狀態時,皮膚自然通透、白淨、有光澤。
而當你糖攝入太多、熬夜頻繁、腸道菌群失衡時,皮膚狀態就會迅速拉垮:
暗黃、發紅、粗糙、幹痘混合齊上陣。
我皮膚底子蠻好,但也因為膚色白、角質層薄,一旦暴曬或者勞累上火,很容易就暗沉下來,整個人立馬疲憊憔悴三分。
所以這幾年我一直強調“護膚組合拳”
特別注意防曬+內調,一邊擦一邊喝,護膚品和保健品都跟上,才慢慢摸索出對自己有效的“亮白秘方”。
說到底,白是一種膚色,亮是一種狀態。
我現在的追求不是什麼肌膚勝雪,而是“膚色勻淨、健康有光澤”。
這種感覺就像你看到別人皮膚狀態好,不是單純顏色白,而是透著一種乾淨利落、不油膩的精神氣。
03
.
白不是唯一,而是選擇
再次回到文章開頭那個矽谷狠角色。
這華裔小姐姐不僅頭腦了得,性格也霸氣。
據說當被記者問到網上怎麼看待社媒上對她的陰陽怪氣時,她只是冷笑道:“當你有能力時,你當然可以做任何選擇。”
她在Instagram上分享的一條動態,配文為“紀律>睡眠,3000堂課程已完成”IG@guoforit
她講的當然是文化偏見,但我也想換個角度說:
我們不能決定自己出生時的膚色,但可以選擇以什麼狀態面對鏡頭、世界和自己。
追求白,並不意味著否定原本的膚色,而是找回自己氣色最好、皮膚狀態最通透、最願意素顏出門的那個版本。
如果你們也和我一樣,喜歡更白淨的皮膚狀態,那希望今天的文章,和以往一些關於“美美美”的分享,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1
END
1
正在團
.

承包你一整個夏天的法式復古穿搭
即將截團

親測好用的“王炸防曬”,大人孩子都安排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