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債3千萬英鎊,英國高階王室成員吞槍自殺

就在去年,繼凱特和查爾斯相繼病倒後,英國王室一名高階成員吞槍自殺,相信不少朋友都有印象:
BBC:白金漢宮宣佈托馬斯-金斯頓死亡
死者托馬斯·金斯頓,是已故女王孫女加布裡埃拉·金斯頓女勳爵的亡夫、邁克爾王子的女婿。
加布裡埃拉女勳爵是英國王室順位第56位繼承人,也是溫莎家族的重要成員。其父是邁克爾王子是已故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堂弟,所以加布裡埃拉和查爾斯在輩份上是一樣的。
據去年媒體透露的報道,金斯頓明顯死於自殺。與此同時,其生前飽受心理疾病折磨等細節,也被悉數曝光。
據法庭調查披露,這位45歲的金融家最初因工作壓力導致失眠,在白金漢宮皇家馬廄診所(Royal Mews Surgery, 王室工作人員專用醫療點)就診時,全科醫生為其開具了抗抑鬱藥物舍曲林(sertraline)及安眠藥佐匹克隆(zopiclone)。金士頓複診時表示藥物未見效,醫生遂將舍曲林更換為同類藥物西酞普蘭(citalopram)。調查顯示,他在離世前數日已停用所有藥物。
由於金斯頓曾是私募基金Devonport Capital的董事,所以一部分記者也調查起了這家金融公司的經營狀況。結果發現,他的生意蒸蒸日上,也沒有捲入任何可疑的糾紛 —— 這樣一來,究竟什麼原因讓他在抑鬱好轉的時候走上絕路,也成了謎團。
一晃眼到了2025年,故事又有了不一樣的說法:金斯頓的公司欠債3千萬英鎊,已進入破產管理程式
據MailOnline披露,這家公司目前欠債權人2950萬英鎊。公司發言人表示:"在實現資金回收取得重大進展後,今年初明確將企業轉入破產管理是確保公平分配剩餘資產的最佳方案。"
據瞭解,Devonport Capital是一家專注於新興及前沿市場(frontier economies)企業融資的投資公司,總部位於英國倫敦。該公司主要業務是為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等高風險高增長地區的企業提供債務融資、股權投資和結構性金融解決方案。
公司網頁稱,公司“提供靈活適配借款人需求的短期債務融資方案”。融資服務可涵蓋多種形式:出口信貸、合同融資、營運資金解決方案、過橋貸款、發票貼現等。
新興市場,短期債務融資方案…高風險高收益。搭配這幾年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全球局勢,王室最帥駙馬大約是因為決策失敗想不開。
不少看似人生贏家的精英,也發現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竟然這樣不堪一擊。這件事,讓人不禁想到幾年前在自家豪宅自盡的劍橋學霸。
泰晤士報:壓力過大的對沖基金經理Guy Rushton疫情自殺

故事的主人公Rushton,曾是一名基金經理。在世期間,他管理著2.92億英鎊的投資組合。由於出色的表現,他被評為2018年年度最佳基金經理。
生前,他的日常便是穿梭於倫敦市中心辦公室與鄉間。離世前,他剛在英國威爾特郡買下一棟價值350萬英鎊的莊園,裡面住著結婚五年的妻子Alannah和孩子。這棟房產佔地130英畝,景緻非常好。
從劍橋醫學系畢業後,他加入了位於倫敦黃金地帶St James的精品投資管理公司Polar Capital,開始了自己的金融家生涯。一系列出色的表現,讓公司高層對他十分器重,並一度將做大做強的重任委於他。
然而,疫情導致股市大動,Rushton的基金縮水整整1.8億英鎊 —— 由於他自己也投了錢,所以個人和客戶的錢都虧了不少。
接著,看出他狀態不好的公司正式對投資人宣佈,他可能沒法回來工作了,投資組合今後也將終止。
不久後,他把一大筆錢轉到妻子名下,並把自己的臉書的緊急聯絡人設為妻子。然後,就在剛買的別墅穀倉內自盡了。
據調查,金融行業是精神疾病高發行業。HSBC高管Stuart White曾公開表示,自己患有抑鬱症,自己的女兒曾三度試圖自殺。
White表示,封閉情感並不能解決問題,也無法幫助身邊的親朋好友。透過現身說法,他鼓勵其他和他有同樣經歷的人向外尋求專業幫助。
專門為從事高強度壓力工作人士提供心理諮詢的專家Alden Cass表示,2014年金融危機之後,金融界自殺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是在失去親人和熟人之後,才開始重視精神健康。
Cass表示,在競爭激烈的金融界,承認自己需要幫助是弱者行為 —— 這是很多“奉行強者至上的人不願意承認自己有問題的原因”。
“在這裡(華爾街),你的食物就是對手的屍體,” Cass透露,所以示弱也會讓對手有機可乘 —— 但正如White所言,一直壓抑情緒並不能解決問題。
除了心理機制和競爭環境,Cass還提到了監管環境的變化對行業帶來的衝擊 —— 一些在過去賺錢效率很高的操作忽然被禁了,這就讓一部分人失去了生財工具。

“對金融精英來說,職業是他們最重要的身份之一,”Cass表示,“一旦這個身份無法兌現期望,很多人心態就崩了。” 他還提到,不少找他諮詢的人“由於賺得沒有以前多而感到抑鬱”。
不過,與壓力相匹配的,是收入。不少金融法律界工作者承認,大家並不喜歡沒有平衡的人生,但是一想到鉅額的房貸和子女的私校開支,還是不得不硬著頭皮上。
只能說,魚和熊掌無法兼得 —— 也許人們面對的困境不是如何找到平衡點,而是如何拒絕高價的誘惑吧…
訊息來源:每日郵報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於作者
為了給廣大讀者提供第一手英國諮詢,悅居英倫現推出【悅居錦囊】英國安居樂業實用攻略系列。您的支援與每一顆微信豆,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請多多支援悅居英倫。

如有商務合作需求,或希望加群,請加管理員微訊號mongerazure。
英國養娃群、英國置業群
英國教育群、英國海淘群
英國生活群、英國簽證群
分享、點贊、在看三連安排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