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businessinsider 4月23日報道 我是土生土長的紐約人。我在皇后區長大,在華盛頓特區讀了四年大學後,我搬到了曼哈頓。

我曾以為自己會在紐約生活一輩子。我不開車,喜歡走路去想去的地方,所以當時我想,如果家附近沒有超市、美甲店、乾洗店、冰淇淋店和酒吧,我可能無法生活。
直到我收拾行李搬到了洛杉磯。我覺得是時候改變一下了,我想體驗一下人們讚不絕口的陽光西海岸、“完美”的加州天氣。
我知道東西海岸的生活會有不同,但真的搬來後,有幾方面最讓我感到吃驚。

在洛杉磯,汽車是標配
我知道在洛杉磯需要開車,但我沒想到這裡的人們把汽車當成一個昂貴的大配件。洛杉磯人會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清洗和保養汽車,感覺已經成了一種常態。
換作紐約,如果有人在紐約有車(而且還能找到停車位),他們真的只會在週末開車出城。
酒文化
在紐約的週六晚上,我和朋友們通常不會有明確的計劃,只是隨意逛逛,有時候會走好幾個街區,然後看心情選擇一家酒吧坐下。
相比之下,我發現洛杉磯的酒吧文化似乎更注重地點。人們通常會先選好一個酒吧,然後一直待到晚上。
也許是因為大家都開車,需要在酒醒後各自開車回家,所以只會少量飲酒或者喝無酒精雞尾酒。
而在紐約,人們更傾向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所以不用擔心喝酒開車的問題。
在洛杉磯,人們似乎更容易制定不喝酒的出行計劃,西海岸的溫暖天氣適合很多社交活動,比如徒步旅行、騎腳踏車或在海灘上散步。
天氣不好會讓人不開心
由於洛杉磯的天氣大多數時候都很好,陽光充足,溫暖如春,所以這裡的人們一遇到不完美的天氣就會不高興。
我注意到,每當颳風、陰天、氣溫低於60華氏度或下小雨時,洛杉磯人就會取消計劃或馬上抱怨。
而且這種態度“極具傳染性”。就在前一週,我感覺在院子裡寫作太冷了,然後連忙進屋。而當時的溫度是65華氏度,且陽光明媚,微風習習。
在紐約,三月如果能有65華氏度,成百上千的紐約人(包括我自己)就會帶著野餐籃、遊戲和乳酪板湧向中央公園,一整天沐浴在陽光下。
紐約人非常清楚四季變化的高低起伏,一點點風雨是無法阻擋他們外出的腳步的。

洛杉磯人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更分明
在紐約,忙碌會讓人感覺自己很重要。我就曾是那個週五晚上在酒吧抱著電腦的女孩。而洛杉磯人似乎會設定好界限,來平衡自己的工作與生活。
我不禁認為,這可能也與完美的天氣有關。
當然,這座城市充滿了追逐夢想的人們。忙碌的同時,當你觸手可及加州海岸,也許就會停下來休息一會兒,頓時就會感覺輕鬆很多。
本文作者Amanda Pellegrino,她是一位小說家和電視編劇。


洛杉磯最值得關注的兩個微訊號

看新聞 追熱點 關注這個油管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