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天化日,我被戴上手銬,
因為清理自己被砸的車。
而我,
只是一個瘦小的程式設計師。”

“凌晨三點下班路上,
被NZ警車攔下說我涉嫌入室盜竊,
讓我上車。”
“17歲的孩子一年被NZ警察攔了6次,
只是因為走路姿勢像‘街頭混混’。”
無獨有偶,去年6月,
來自中國的遊客張先生,
也稱其“在這
被莫名強制戴上手銬”!
張先生認定:
“這是侵犯自由。”

在旅店內的紐西蘭警察。 張先生供圖
本應為遵紀守法市民撐腰的NZ警察,
最近又因“抓錯人”引發
社交媒體熱議。
短短一天,已有2400人互動,
超600條評論釋出。

這些年,
“打砸搶”、“入室盜竊”、“青少年暴力”
幾乎成了新聞常客,
讓不少人對紐西蘭的治安信心大減。
但現在,這種“信心”似乎正慢慢回升。
最新的《犯罪與受害者調查》顯示,
2023到2024年間,對NZ警方
高度信任的人數比例上升了2個百分點,
達到69%。

The Spinoff報道截圖
雖然這一數字仍比三年前仍低了5%,
但它是否意味著
紐西蘭治安正在變好?
程式設計師在奧克蘭被“誤捕”:
“我只是看了看自己的車…”
上述奧克蘭市民在英文社交媒體發帖稱:"陽光燦爛的週四上午十點,我走到街邊準備看看自己的車,結果卻迎來了五輛警車、十幾個警察、給我戴上手銬、搜身……只因為‘有人報警’。"
這件弔詭的事發生在奧克蘭CBD附近一條“治安不錯的”街道上,路上有不少人。這名程式設計師像往常一樣走到停在街邊的車旁,結果發現車後側的小窗被砸了……
以下是原帖,翻譯過程中有所刪減、調整,具體以原文為準:

昨天早上,在奧克蘭CBD邊上的一條街上發生的事。
我走出門,準備進停在街邊的車,結果發現我車後側的小窗被砸了。我花了點時間清理碎玻璃,正要走到駕駛位的時候,一輛警車開過來停在我身邊。
警察對我說:“上車,舉起手來,保持在我視線範圍內。”
我說我什麼都沒做,他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手放在我能看到的地方。”
接著,又有四輛警車迅速趕來,分散地停在路上,把整條街都封了起來。得有十來個警察衝我跑過來。讓我下車,迅速地把我反銬起來,緊得要命,然後直接讓我走。他們完全無視我不斷問“發生了什麼,為什麼要抓我”。
走到半路上,我說:“你們至少得告訴我為什麼被捕吧。”
他們這才說:“你因涉嫌非法干預機動車被逮捕。”

我解釋說:“那是我的車,是別人砸的窗。車是登記在我名下,我有駕照,鑰匙就在口袋裡。”
我們一路走到街上另一輛警車旁,他們開啟車門讓我進去。我說:“不。”盯著其中一位的眼睛又說了一遍。
這時候他們決定搜身,卻仍然不願意鬆一下手銬。終於,有人問了我的名字。他在手機裡查了一下,然後摘下我的帽子和眼鏡,對比我臉和照片。然後他才反應過來:“啊,真的是你的車。”
如果他們一開始就花30秒問一下名字,很多事都能避免。整條奧克蘭繁忙街道被封,我的手腕也不用受這罪。

回去路上,他們說這是“接到公眾舉報”。(我是認真在清理玻璃啊,難不成我是“愛乾淨的小偷”麼……結果派來了五輛警車。)
我接著問他們:“那你們覺得有可能抓到真正的肇事者嗎?”
他們的回答非常不樂觀:“哦……這條街上好像沒有攝像頭吧?不過你也不用找我們說,自己去網上提交報告就行。”
我回到家洗了個澡,處理一下被警察拖拽弄得不舒服的身體,開啟手機,看到媽媽發來一封簡短又模糊的郵件:“今天你車子的事,警察打電話給我了,說想聯絡你。”
我還沒來得及聯絡她,也完全不明白他們為啥要打電話給我媽。她年紀大了,還住在幾百公里外的地方,為什麼要讓她為這事擔驚受怕?
補充一下背景:我是個守法公民,從沒犯罪記錄,唯一一次被罰是超速。我是個瘦弱的程式設計師,對誰都構不成威脅。
事情中有太多地方不對勁了,所以我決定發在這裡讓大家看看。

我知道在紐西蘭誹謗是違法的,但我說的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的。
補充內容:

警察戴上讓我疼得不行的手銬,儘管我告訴他們:“那是我的車,我口袋裡就有鑰匙,還有ID。”
他們無視這一切,把我一路押送走了300米,上坡,越過其他警車,直到我們看不見我的車了。一路上我不停重複:“那是我的車,我有鑰匙。”
他們一句話都不說。他們真的相信我是嫌疑人嗎?哪怕有一點點懷疑我是無辜的呢?
沒有,全程就是:“上警車。”
我甚至懷疑他們其實早就知道那車是我的,但為了某種原因,就是想抓我。他們不問我問題,不查我的身份,就直接把我帶走。
可能只是想多一個“逮捕記錄”好看一點吧……
針對此事,天維網記者也給警方發去郵件進行問詢。今日下午,警方回覆稱,他們目前沒有找到任何關於該事件的記錄,需要對此進行調查。
“我們會進一步核查此事。”

警方回覆天維網記者郵件截圖
紐西蘭網友“炸翻天”:
“我也被捕過…”
一位網友回覆稱:“天啊,你這個故事讓我想起19歲那年,我凌晨3點從酒吧打工下班走回家。突然有警察把我攔下來說我涉嫌入室盜竊,要我上車。”
“然後他們把我拉到2公里外的某個房子門口,那邊的警察一看說:不是他。之後就讓我自己走回家了。”
“那時候我還年輕又傻,就照做了。但我每次想起都很氣,因為他們讓我原本就很慘的回家路又多走了40分鐘。”

還有人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那時我在麥當勞打夜班,差不多也是凌晨3點,穿著一身黑走回家。警察車突然停我旁邊問我在幹嘛。我展示了我的麥當勞制服,他們就開走了。”
有人說:“我猜你是男的吧?我走夜路碰到警察時,他們只會問我需不需要送我一程!太瘋狂了,光是長相就能影響警方的態度。”

有家長也抱怨道:“我17歲的孩子在過去一年裡被警察攔了6次,就因為他走路的樣子看起來像個“bogan”(粗魯青年)。有一次警察甚至回家來確認他是不是‘真的’出去買牛奶了……但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在幹壞事啊。”

有網友直言:“不敢相信他們這麼不靠譜!”
紐西蘭網友太有才:
復刻“精緻中餐抓捕現場”…
接下來評論區畫風逐漸離譜,
掀起了一波“經典臺詞復刻熱”。
不少人模仿了著名的澳洲影片
“Succulent Chinese Meal”
(美味多汁中餐抓捕現場)
的對白。
這段影片在紐西蘭也很火!
看影片
關注紐西蘭天維網影片號
超多精彩影片等你來!

一位網友回覆稱:
你當時是不是在吃一頓
“精緻的中餐”?
有人接話:
“如果我哪天被逮捕,
我一定原文背誦這段對白!”

“先生們,
這就是Democracy的體現!”
“看看這個鎖喉動作!”
“看見那個傢伙了嗎?
把手從我的XX拿開!”
“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罪名是什麼?”
“吃飯?一頓美味多汁的中餐?”
“你這頭鎖還真不錯啊。”
“你是來接受我垂下的小XX……?
你敢?!”
“再見了,我走啦!”

相關影片(Democracy Manifest a succulent Chinese meal)截圖
中國遊客也被“誤捕”:
我感覺被當眾羞辱…
去年中,張先生向天維網記者爆料,稱自己在2024年6月22日傍晚5點多,於惠靈頓遊牧首都青年旅舍被三名紐西蘭警察“無故強行”戴上手銬。
因語言不通,張先生並不瞭解事情經過,在嘗試與警方用翻譯軟體解釋自己不是罪犯時,卻仍在青旅大堂內被警方拘留。
最後,紐西蘭警察因證據不足,鬆開了手銬,並選擇離開。
讓張先生失望和震驚的,是紐西蘭警方的態度。
“我感覺被當眾羞辱,
可警方沒有任何解釋和道歉就離開了。
難道在紐西蘭,警方可以
這樣對遊客無理由的搜查拘留嗎?”
張先生不禁問道。
“紐西蘭警方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於旅店內當眾拘留我,已嚴重侵犯了我的權利。並且他們並沒有為其行為作出任何解釋。”張先生對警方的做法感到寒心。

三名警察給張先生解開手銬。張先生供圖
“
紐西蘭警方:這是個意外
去年6月27日,天維網記者向紐西蘭警方就上述事件進行求證,一名警方發言人給出了回覆,稱警方基於當時的資訊逮捕了這名男子。在此後的問詢中,警方認定其缺乏足夠證據繼續進行逮捕。

張先生右手留下的手銬印跡。張先生供圖
有網友嚴肅建議:
請不要“做一個典型的紐西蘭人”,
然後就算了。
一定要正式投訴並跟進!
你還信任NZ警察嗎?
紐西蘭本地媒體
The Spinoff最近一篇報道顯示,
2022年時,時任紐西蘭警察總長
將公眾信任度下滑歸因於多個因素:
人們對COVID應對措施殘留的不滿、
從海外傳入的負面看法,
以及如“撞店搶劫”(ram raids)
和幫派等令人不安的犯罪現象增多。
其坦言,雖然紐西蘭警民信任沒有崩塌,
但當人們“覺得”社會變得更糟時,
這種主觀感受本就足以侵蝕
對NZ警方的信任。

The Spinoff報道截圖
如遇類似情況,
你可以怎麼做?
如果你遇到類似經歷,
且認為問題出在NZ警方,
同時也希望維護自己的權益,
你可以怎麼做呢?

01
向紐西蘭警察監督機構(IPCA)投訴
如果你認為自己遭遇了紐西蘭警察“行為不當”、“翫忽職守”等問題,或你對警察對事件相關做法、政策或規程存有疑問,可以向Independent Police Conduct Authority(IPCA)對相關警察和問題進行諮詢和投訴。
IPCA是一個獨立於紐西蘭警局的警察行為監管機構,他們會根據你所投訴的案件和訴求,進行調查,並根據事件嚴重程度採取不同的處理措施。
電話:0800 503 728郵件 – [email protected]信件 – IPCA, PO Box 25221, Wellington 6140IPCA提供電話口譯,你可要求翻譯服務
02
向紐西蘭市民諮詢局(CAB)尋求免費幫助
紐西蘭市民諮詢局 (CAB)也能為你提供相關事件的資訊和免費的幫助。他們會根據你所提供的資訊,幫助你聯絡相關機構並給予相應的處理方式。
電話:0800 367 222郵箱:[email protected]
你也可訪問www.cab.org.nz尋求幫助
你認為NZ警方做法
是否妥當呢?歡迎留言討論!

你“在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