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著實不是一句假話。前幾天,劍橋公佈了最新《2023年度本科錄取報告》,最受劍橋學生歡迎的專業前五名分別是:
自然科學(2444)、工程(2410)、醫學(1754)、計算機科學(1583),以及法律(1580)。自然科學和工程專業申請者均破2000!
理工科申請中,81.3%錄取學生
A*A*A*
(人文社科僅佔43.9%)。
除了英本,美本申請理工類專業,錄取率也跌出新低!以UCLA為例,工程專業的整體錄取率已低至8%!

為了申請理工科牛校,中國家長們瘋狂地卷在ISEF、AMC等熱門競賽,甚至發生了AMC洩題、ISEF造假等令人咋舌的大瓜。

▲ ISEF官方釋出了一個“打假”通告,造假專案撤回,獎項撤銷
但身邊還是有不少家庭堅定地走“理工科爬藤”路線,畢竟:
如果能拿下ISEF級別科研賽事的獎項,就意味著一隻腳踏進藤校級大學;
收入排在前列的專業幾乎都是計算機、工程、統計等。
總之不管體制內外,「雞理工」都是穩賺不賠的賽道。但不難發現,如今理工科申請是越來越卷:
剛過去的申請季,矽谷華裔理工男申請16所美國名校都被拒,申請者SAT1590接近滿分、GPA3.97/4.42,有如此好看的背景卻也避免悲劇命運,是否理工學生也要學1-2門文科來“裝點”一二?
曾有資料調查發現,根據Common Data Set 2022-23的資料,U.S.News T18的美國理工牛校的錄取率,多數學校的女生錄取率確實普遍高於男生錄取率。男女生申請理工科是否真有差異?各有哪些側重點?

申請理工科牛校,哪些競賽還值得挑戰?
-
被譽為“小諾貝爾獎”的ISEF,今年在參賽人數大增的前提下,獲獎人數不升反降,中國學生該如何破局?
-
美國數學競賽AMC已經火到體制外學生都在卷,甚至直接洩題,未來AMC的含金量是否還一如既往?
-
國際含金量極高、每年花費幾十萬的機器人競賽VEX,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爬藤利器”?
為了解答家長們的疑惑,6月15日(週六)13點半,我們邀請到4位上海灘最炙手可熱的理工科爬藤大咖:

Sabrina所在的有方教育團隊,在被譽為“小諾貝爾獎”ISEF 2024年總決賽中,一共斬獲了20+枚獎項(特等獎、2枚一等獎、2枚二等獎、2枚三等獎、3枚四等獎,專項獎10+枚),橫跨生化/物理/工程/計算機/材料等七大學科!
不僅如此,有方學子還連續2年斬獲多項一等獎,連續三年拿下小行星命名權大獎🌟!(今年有四位學生拿下小行星命名權)
除了ISEF外,Sabrina所帶的學生也連續5年斬獲了MIT錄取,培養了30多名哈佛、MIT、斯坦福等頂尖大學學子。

Johnny Lee很少對外分享,經歷也非常傳奇。當年提交給杜克大學的個人陳述文章被招生官交給了美國全國雜誌,自己也成功錄取到了杜克大學國際經濟比較研究專業。畢業後,進入高盛投資銀行,成為中國團隊唯一外籍成員。
同時,Johnny也是“哈耶普斯麻”滿貫顧問,曾連續10年申請到斯坦福大學,今年更是連續斬獲2枚,一枚是“生物+音樂”方向,另一枚是“物理+古典學”,他的申請思路一定會給中國家長新的啟發。

畢業於牛津大學數學系的徐老師,在英美雙申領域相當權威,帶領團隊成功指導718名學生錄取英國牛劍,近千名學生收穫倫敦政經、帝國理工、美國卡內基梅隆、康奈爾、伯克利、紐大、卡爾頓學院等世界名校錄取。
在當前最火的AIME比賽中,徐老師所在的唯尋團隊平均分9分(9分以上排名AIME選手的前8%),官方平均分為3-4分;68.7%的學員獲AIME7分以上(7分以上排名AIME選手的前15%),10名AIME班課學員獲AIME 10分以上(10分以上排名AIME選手的前5%),其中T同學最高斬獲14分。

睿冠機器人創始人Ivy劉老師,近11年來專注VEX機器人領域,指導了2024、2023、2019、2016年VEX機器人美國世界錦標賽初中組世界冠軍、高中組世界冠軍學員。
近三年裡,睿冠出來的學生,錄取到了哈佛、MIT、斯坦福、耶魯、芝加哥、賓大、杜克、約翰斯·霍普金斯、康奈爾等頂尖美本。
4位資深講師將深入分享中國學生如何透過競賽、科研科創進入頂尖名校!線下也會公開滬上知名雙語校、國際校的理工科牛娃檔案!
感興趣的家長👇👇歡迎掃碼預約,人數有限,先到先得!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