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退選和川普的競選優勢,其效應已經在全球發酵,且不說蘋果、高通、美光等美企高管組團來華,地緣政治局勢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德新社報道說,拜登的退選給戰爭、貿易爭端和其他外交政策挑戰帶來了不確定性。
內塔尼亞胡訪美
《以色列時報》形容稱,內塔尼亞胡在“拜登很弱”的時候,飛向“政治風暴中心”。
內塔尼亞胡知道美國面臨政府更替,他說:“我要告訴美國兩黨的朋友們,無論美國人民選擇誰作為下一任總統,以色列都是美國在中東不可或缺的強大盟友”。
路透社稱,加沙衝突後,以色列與華盛頓的關係幾個月來一直處於冷淡狀態。拜登向以色列施壓,要求恢復與巴勒斯坦人達成政治協議的談判,並威脅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武器,並公佈“三步走”解決方案,其中包括要求以軍停火、撤軍等內容。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美國快速變化的政治風向,可能會讓內塔尼亞胡更加大膽、強硬,因為他寄希望於特朗普重返白宮。
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同樣認為,內塔尼亞胡已經將拜登視作“跛腳鴨”,此次訪美的目的在於拖延時間。此時距離美國大選僅剩三個多月,內塔尼亞胡可能認為,他即將可以擺脫來自拜登的停火壓力,而特朗普若重返白宮,將對以色列採取更寬鬆的態度。
可以預見,川普支援以色列的強硬立場會刺激內塔尼亞胡的膽大妄為,再次在加沙掀起腥風血雨。
烏克蘭外長火速訪華
7月2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於宣佈,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邀請,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將於7月23日至26日來華訪問。
庫列巴一反常態示好,說中方在全球事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烏方高度讚賞中方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希望中方繼續為促進和平發揮建設性作用。烏克蘭願同中國政府就歐亞事務加強聯絡。
烏外長來做什麼?無非是俄烏停戰一事。很有可能在美國大選中獲勝的川普說,如果他當選,將在一天內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川普和他的副手,先後表示要停止烏克蘭戰爭,不再援助烏克蘭,要求烏克蘭“割地換和平”。
這對烏克蘭造成天大壓力,因為這代表俄羅斯可能會被允許保留其佔領的領土。而沒有美國支援,烏克蘭一天都撐不下去。川普的競選搭檔萬斯是美國國會中最強烈反對美國援助烏克蘭的人之一,如果川普入主白宮,萬斯就要掌控參議院,肯定不會透過援助烏克蘭法案。
現在,烏克蘭面臨停戰或與俄羅斯談判的壓力,亟需中國從中斡旋俄烏關係。
中菲達成臨時性安排
菲律賓終於認清形勢,接受中方就管控仁愛礁局勢的臨時性安排,即菲方就中方宣佈的三點原則立場與中方達成諒解。
7月21日,菲律賓外交部披露:菲律賓和中國已就向仁愛礁補給基本必需品和輪換任務的臨時安排達成協議。雙方都認識到有必要“緩和南海局勢,透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
中方的三點原則立場是:第一,菲律賓派“軍艦”在仁愛礁長期“坐灘”侵犯中國主權,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特別是第五條關於不在無人島礁採取居住行為的規定。中方仍要求菲方拖走該艦,恢復仁愛礁無人無設施的原狀。
第二,在菲拖走“坐灘”軍艦之前,如菲需要對該艦居住人員提供生活物資補給,中方願從人道主義出發,在事先向中方通報,並經現場核查後,允許菲方實施運補,中方將全過程予以監控。
第三,如果菲方運送大量建材上艦,試圖建設固定設施和永久哨所,中方絕不接受,將堅決依法依規予以攔阻,以維護中國主權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嚴肅性。
菲方與中方以上原則立場達成諒解,表示共同管控海上分歧,推動南海局勢降溫。這意味著小馬科斯迴歸杜特爾特立場,還進了一步,將杜特爾特的私下承諾變成一紙協議,法律化了。
海島掀“保護費”風潮
拜登推選讓臺灣獨派焦慮川普對臺政策。因為川普說了要臺灣交“保護費”,更因為川普說了,保護9500英里那麼遙遠的小島難度太大。
為支援前一說法,川普前朝國安顧問奧布萊恩直言,臺灣軍費要提高到GDP的5%,這意味著臺灣軍費要在目前2.5%水平上增加一倍。臺北的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表示,臺灣每年的GDP增長速度都高過政府預算規模的增長,因此,在稅制不變的前提下,國防預算對GDP的佔比要達到3%已是高難度。尤其今年軍費雖創下佔GDP2.5%的歷史新高水平,但也是靠總計新臺幣943億元的兩筆特別預算灌水得出的結果。
臺灣幾乎全數軍購都來自美國。在特朗普的算計中,烏克蘭停戰,美國軍工利潤要找回來,臺灣軍費是其中一部分。
民進黨當局說願意多交保護費,但島內學者和媒體人說,但即使臺灣軍費要提高到GDP的5%,也不夠川普塞牙縫。臺積電在美國投資一個晶片廠就要花費400億美元,而2024年臺灣軍費6068億元新臺幣,按現在匯率折算美元只有185億,川普根本看不上眼。
川普第二個說法更讓獨派鬧心。川普連用兩個“為什麼”說,“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保衛臺灣)?”川普還說,“臺灣遠在9500英里遠的地方,距離中國僅68英里。”要捍衛一個在地球另一端的小島,實際上來說就是很困難。
美歐媒體報道說,在回答美國是否承諾保衛臺灣不受中國侵略時,川普表明,兩黨最近都支援臺灣,但他對於對抗中國侵臺頂多只是冷淡(lukewarm)。
現在島內因為美國是否“保護”臺灣吵翻了天。
韓第一夫人遭檢方傳喚
拜登推選當天,韓國總統尹錫悅的夫人金建希因涉嫌操縱股票股價和收受一隻名牌包,遭檢方傳喚訊問。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半年前的事情,在拜登宣佈退選當天再次被高調渲染,二者是否有關聯?
法新社報道,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在宣告中表示,檢察官對金建希進行了“面對面訊問”。金建希接受訊問之際,反對派呼籲對她進行特別調查。金建希先前因為收受迪奧名牌包,遭控違反政府道德規範和涉嫌炒股,遭到各界嚴加檢視。
今年2月曝光的一段偷拍畫面似乎顯示,金建希收受價值2200美元的迪奧包,被當地媒體稱為“迪奧包醜聞“。這件醜聞重創尹錫悅本已低迷的支援率,連帶造成其所屬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在4月國會選舉慘敗,未能奪回國會多數席次。
今年5月,尹錫悅曾罕見向社會大眾致歉,稱妻子接受迪奧包是“不智之舉”,同時又將此事斥為“政治陰謀”,並表示妻子收受迪奧包純粹是因為難以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