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5日中午12時22分,中非共和國首都班吉的巴泰勒米・博甘達中學發生一起嚴重的踩踏事故,目前已致29名學生遇難,另有36人處於危重狀態。

01
變壓器突然爆炸,釋放大量有毒氣體
事故發生時,5000多名學生正聚集在校園內參加高考。沒人能預料到,這場考試竟會成為許多人生命中的最後一課。
距離學校建築僅咫尺之遙的電力變壓器突然發生爆炸。巨大的聲響震耳欲聾,瞬間打破了校園的寧靜。更為致命的是,變壓器爆炸釋放出大量有毒化學氣體,這些氣體迅速向校園蔓延。

現場目擊者描述,爆炸後刺鼻的氣味幾乎立即充斥了整個校園。許多學生開始劇烈咳嗽,眼睛灼痛,部分學生因吸入過量毒氣而當場昏迷。
“毒氣!快跑!” 不知是誰先喊出了這句引發集體恐慌的話。數千名學生本能地衝向出口,求生的慾望壓倒了一切秩序與理性。
02
狹窄通道的死亡陷阱
巴泰勒米·博甘達高中的建築結構在此時顯露出致命缺陷。狹窄的走廊和通道根本無法同時容納如此眾多的逃生學生,恐慌中的人群很快演變成相互踐踏的慘劇。
現場情況迅速失控。年輕的學生們在恐慌中互相推擠、踩踏,跌倒者幾乎沒有機會重新站起。尖叫聲、哭喊聲、呼救聲混雜在一起,而毒氣仍在持續蔓延,加劇著混亂。
更令人心痛的是,現場缺乏有組織的應急疏散措施。面對突如其來的雙重危機——毒氣和踩踏,教師和工作人員無法有效控制局面,導致傷亡人數不斷上升。
據中非共和國民防部門報告,混亂中共有260名傷亡人員被緊急送往首都多家醫院,其中大多數是青少年學生。醫院急診室很快人滿為患,醫護人員全力搶救每一個年輕的生命。

慘劇發生的第二天,6月26日,中非共和國民防部門釋出了令人心碎的官方報告:29名學生在這場災難中不幸遇難,另有36名傷者處於危重狀態,生命垂危。
死亡數字可能進一步上升。多家當地媒體最初報道的死亡人數約為20人,但隨著時間推移,更多重傷學生未能挺過危險期,數字攀升至29人。

面對如此慘重的校園悲劇,中非共和國總統圖瓦德拉於26日發表影片講話,聲音沉重地宣佈:全國進入為期三天的哀悼期,以悼念這些年輕生命的逝去。
“我們失去了29個年輕的生命,他們本應是國家的未來。”總統在講話中表示,“這是中非共和國教育系統最黑暗的日子之一。”
03
緊急應對與責任追問
在宣佈哀悼的同時,總統圖瓦德拉迅速下達了兩項重要指令:所有傷者的醫療費用將由政府承擔;立即成立專門調查委員會徹查事故原因。
中非共和國教育部部長奧雷利安·森普利斯·津加斯親赴事故現場,面對媒體鏡頭時難掩悲痛。“我代表教育系統,向遇難學生家屬表達最深切的哀悼,”津加斯部長表示,“我們將確保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

初步調查顯示,變壓器爆炸的原因可能涉及裝置老化與維護缺失。但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為何如此危險的裝置會安置在學校附近?校園建築設計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為何沒有應急預案應對突發狀況?
當地教育部門官員透露,巴泰勒米·博甘達高中作為首都地區重點中學,長期以來面臨學生人數嚴重超額的問題。5311名考生同時在校的場景並不罕見,這直接放大了突發事件的風險係數。
04
全球踩踏悲劇頻發
中非共和國的這起校園慘劇並非孤例。近年來,從印度大壺節到奈及利亞教堂和學校,全球踩踏事故頻發,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安全專家指出,人群聚集場所的安全管理存在普遍薄弱環節。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不足與應急能力薄弱形成致命組合。
“這次事故暴露了多重系統性失誤,”一位安全分析人士指出,“危險裝置靠近學校選址不當,建築安全通道設計不合理,師生缺乏應急訓練,救援響應機制不健全。每一個環節的失守最終釀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

遇難學生的葬禮將在全國哀悼期後陸續舉行。29個年輕生命的逝去,留給家人的是無盡悲痛,留給國家的是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