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特朗普開啟“狂暴模式”!拳打澳洲醫藥,腳踢澳洲高校!只因一句口號?!

點此關注澳大利亞貓本線上傳媒全平臺,聯絡合作微信cn2mel1,加入墨爾本華人群加微信cn2mel4
最近,國際舞臺上又上演了一齣令人瞠目結舌的大戲。
美國拒絕豁免對澳大利亞鋼鋁產品加徵的25%關稅之後,特朗普又對澳大利亞發起了一連串讓人措手不及的攻擊,讓澳大利亞在醫藥和高校領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具體發生了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
01
“拳打”澳洲醫藥,平價藥面臨危機
近期,特朗普宣佈:
從4月1日起,將對澳大利亞進口到美國的農產品和藥品加徵高達25%的關稅!
這無疑將大大增加澳大利亞藥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成本,削弱其在國際醫藥市場的競爭力。
從貿易資料來看,藥品在澳大利亞對美國的出口中佔據重要地位。2024 年,藥品出口額達 21 億美元,佔澳大利亞對美國商品出口的 8.6%,而鋼鐵和鋁分別僅佔 1.8% 和 1.6%。
所以,美國對藥品加徵關稅,對澳大利亞的經濟衝擊不容小覷。
這一訊息瞬間在澳大利亞引發軒然大波,尤其是對澳大利亞的藥品福利計劃(PBS)影響巨大。
澳大利亞的PBS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公共衛生措施,它透過政府補貼,降低了零售藥店採購受補貼藥品的批發價格,從而讓生病的人和老年人能夠以較低的價格買到處方藥。

可以說,這個計劃惠及了澳大利亞無數民眾,在民眾心中有著極高的認可度。

但美國方面卻對此有意見。美國製藥公司長期以來一直抱怨,認為 PBS 存在不公平規則。
比如在仿製藥方面,美國藥企覺得 PBS 的規定過於慷慨,這限制了他們新藥研發投資獲得最大經濟回報的能力。
前澳大利亞貿易部長Simon Birmingham也提到,美國曆屆政府都把 PBS 視為美國製藥公司盈利的障礙。
悉尼大學的公共政策專家Patricia Ranald博士指出,美國主要是不喜歡 PBS 中的價格控制部分,認為這侵犯了智慧財產權。
珀斯伊迪斯科文大學的地緣政治和國際貿易高階講師納Naoise McDonagh博士也表示,特朗普政府很可能會把 PBS 當作一種貿易限制,稱其是美國藥品出口的障礙。
早在2004年,美國在與澳大利亞談判並簽署《澳美自由貿易協定》時,PBS就曾是一個爭議點,當時美國就將其視為非關稅壁壘。
如今,美國舊事重提,很可能在新一輪談判中再次拿 PBS 做文章。
如果澳大利亞為了避免關稅而對 PBS 進行調整,那後果不堪設想。仿製藥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普通民眾的醫療負擔將大大加重,很多人可能會面臨吃不起藥的困境。
美國採取這一措施的背後,是出於對藥品價格控制等問題的考量。
美國政府認為澳大利亞的藥品價格控制體系對其國內藥品市場的競爭力產生了不利影響,希望透過關稅手段來促使澳大利亞進行調整。
不過,澳大利亞政府也明確表態,PBS 是澳大利亞醫療體系的核心,關乎民眾平等獲取藥品的權利,不會輕易在這方面向美國妥協。
02
“腳踢”澳洲高校,科研合作陷困境
藥品領域的事兒還沒解決,美國緊接著又對澳大利亞高校採取了行動。
據澳媒報道:
特朗普政府以“意識形態審查”為由,暫停向七所澳大利亞大學提供科研資金。
這七所大學包括澳洲國立大學、蒙納士大學、悉尼科技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查爾斯達爾文大學、麥考瑞大學和西澳大學。
這一舉措可能導致澳大利亞損失高達 6 億美元的聯合研究資金,對澳大利亞的科研事業造成嚴重打擊。
事情的起因是美國政府向參與美澳聯合研究的澳大利亞學者傳送了一份36項“價值觀審查”的調查問卷,要求他們解釋自己的研究專案如何與美國的國內外政策目標相一致。
這份問卷涉及內容廣泛,包括所在大學是否與中國有合作,是否接受過中國資助,以及研究專案是否符合美國關於性別問題的行政命令(該命令只承認男性和女性兩種性別)等。
國政府表示,暫停資助是為了避免“多元化、平等和包容(DEI)、覺醒的性別意識形態以及新綠色協議”等因素影響。
澳大利亞科學院執行長 Anna-Maria Arabia指出,聯邦政府在應對美國這一潛在的對外來影響的調查方面反應過於遲緩。
她強調,美國對澳大利亞研發的資助涉及國防、健康、教育和環境等多個部長級領域,總理應該緊急召集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會議,全面評估美國減少研發投資對澳大利亞各領域的影響程度。
從實際情況來看,美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科研合作伙伴,僅在 2024 年就向澳大利亞研究機構投入了 3.86 億美元。
在澳美合作的科研專案中,生物醫學和臨床科學領域吸引的資金最多,2024 年達到 3.96 億美元,其次是工程專案(5900 萬美元)和農業、獸醫及食品科學(4900 萬美元)。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副校長 Genevieve Bell 已證實,該校有一項來自美國的資助被削減,這也是目前受影響的大學中唯一公開承認資金被砍的。
其他受影響的大學雖然沒有公開表態,但想必也都在默默承受著這一打擊。
這不僅讓澳大利亞的科研人員陷入了困境,也讓兩國在教育和科研領域的合作前景變得撲朔迷離。
若資金持續削減,澳方可能損失大量尖端研究專案。澳大利亞科學院警告:“政府必須緊急應對,否則將危及全民福祉。”
墨爾本大學紐卡斯爾分校心理科學學院的研究助理 Luke French博士在領英(LinkedIn)上發文稱,他的研究團隊收到郵件,要求遵守美國關於 “捍衛女性免受性別意識形態極端主義影響並恢復聯邦政府對生物事實的認知” 的行政命令,確保研究嚴格區分 “男性”“女性” 或 “不願透露”,不得涉及 LGBTQ + 相關內容。
他表示,雖然他們的研究並非考察性別影響,收集性別相關資料只是出於統計目的,但這種出於政治動機要求改變或刪除實驗資料的指令令人深感擔憂,而且該命令的影響已經超出美國,波及到了澳大利亞大學的研究。
Luke French直言:“這是對學術自由的粗暴干涉。”
03
背後原因:一句口號引發的衝突?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對澳大利亞下如此狠手呢?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很複雜,但歸根結底,都離不開“美國優先”這句口號。
從貿易角度來看,美國一直想透過各種手段,維護本國企業的利益。
在藥品方面,美國想打破澳大利亞 PBS 對藥品價格的控制,為美國藥企開拓更大的利潤空間。
在高校科研方面,美國以所謂的 “意識形態審查” 為藉口,很可能是想在全球科研合作中強化自身的主導地位,同時限制其他國家在某些領域的發展。
對於澳大利亞來說,應對這些問題可真是困難重重。
在藥品關稅方面,如果不妥協,澳大利亞的藥品出口肯定會遭受重創,相關企業可能面臨減產、裁員等問題;但如果對 PBS 進行調整,又會損害本國廣大民眾的利益。
在高校科研合作上,澳大利亞一直依賴美國的資金支援來推動科研進步,資金被削減後,許多科研專案可能無法繼續開展,科研人才也可能流失。可澳大利亞政府目前除了呼籲美國重新考慮合作的益處外,似乎並沒有特別有效的應對辦法。
一邊是老百姓的“救命藥”,一邊是頂尖大學的“科研未來”,美國的雙重施壓已觸及澳洲核心利益。
這場博弈似乎不僅關乎經濟利益,更是國家主權與價值觀的較量。有網友犀利點評:“今天妥協藥價,明天妥協的會是什麼?”
澳洲能否頂住壓力?能否在特朗普的重擊下“殺出重圍”?我們拭目以待!
對此,你怎麼看?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來源: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492631/Trump-tariff-Australia-PBS.html
https://www.afr.com/politics/federal/trump-administration-cuts-grants-to-7-unis-pm-urged-to-step-up-20250321-p5llf5
https://www.9news.com.au/national/aussie-universities-targeted-by-trump-cuts-unsw-uts-anu/b975fc2f-6b08-482c-9827-becc08dfe3ba
—————-END—————-
綜合編譯/轉載:貓叔徐超
如為編譯和轉載文章,僅代表原出處或作者觀點,僅供參考閱讀,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關注更多貓本線上旗下公眾號
墨爾本百大微信群
找貓叔聊聊
貓本線上傳媒成立於2011年,是最貼近墨爾本華人的傳媒平臺,每天帶來綜合的當地生活資訊,包括即時新聞、生活資訊、吃喝玩樂、活動介紹。點此關注澳大利亞貓本線上傳媒全平臺廣告合作加微信:cn2mel1 加入墨爾本華人群加微信cn2mel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