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記錄每週值得分享的科技內容,週五釋出。
封面圖
秦皇島海邊的某樓盤,像樂高積木一樣,每層都有私人露臺花園以及公共天台花園。(via[6])
網際網路創業幾乎沒了
釋出後,我突然想到,如果這個判斷正確,那麼,網際網路創業也差不多結束了。
我說的“網際網路創業”,指的是那些純粹線上、不涉及線下的創業專案。
大家有沒有同樣的感覺,網際網路創業者正在急劇減少。
我沒有數字,但是自己的觀察是,投身線上的開發者,一年比一年少。現在,除了 AI 和遊戲領域,其他的網際網路創業專案幾乎沒人敢碰。
回想十年前的氛圍,簡直天壤之別。那時,網際網路創業堪稱火爆,街頭巷尾都在談論。哪怕還沒有一行程式碼,只要創業計劃書寫得好,就可能拿到風投。
那時的熱門詞彙是“網際網路思維”,彷佛只要沾上網際網路,就有錢景,就可以火箭式增長。
時過境遷,十年前的盛況,如今煙消雲散。到了今天,創業意願低落,創業者少,鼓勵你創業的人更少。更多的人勸你求穩,儘量選擇體制內或者留在大公司。
就算你還是想創業,尋找風險投資也非常困難。投資者一看是網際網路專案,就加倍警惕,一再追問現金流和利潤有沒有保證。
為什麼網際網路創業現在幾乎消失了?
我看到一篇文章[7],總結了四點原因。
(1)網際網路行業已經成熟了,留給創業者的機會大幅減少。網際網路的大部分果實已被摘取,早期的高增長難以再現。真正的創新機會即使還能找到,也會被現有的大公司快速抄襲,不會留給創業者。
而且,AI 大模型出現後,網際網路本身都在衰弱,它的創業機會就更少了。
(2)創業的機會成本變大了。一個大廠的高階工程師,現在的薪酬(包括股票期權)超過百萬,創業很難打動他了。
(3)風險投資的商業模式難以實現了。風投的模式是,專案高速增長,最終實現上市退出,這越來越難做到了,能夠指數式增長的線上專案現在基本找不到。
(4)創業者的生活態度發生了變化。人們比以前更重視生活質量,越來越不願意接受創業帶來的沒日沒夜的勞作、倦怠、失敗的人際關係、心理健康問題。
上面的四條,第一條是根本原因:網際網路的高增長結束,行業的機會少了。
Hacker News 社群的一位網友說得好[8]:“瀏覽器技術已經到頭了,透過 HTML 和 JS 在網頁上組織資訊、創造娛樂,並從中獲利,很難翻出新花樣了,你能創新的地方非常有限。”
總之,單純的網際網路創業,應該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興旺了,很可能就是社會的平均增長率和回報率。未來網際網路的機會更多是與其他行業結合,就好像現在的 AI 創業,很多都是 AI 為主,網際網路為輔。
火山引擎 DeepSeek API 介紹
DeepSeek 是現在最熱門的模型,但是你不一定要使用官方 API,完全可以用第三方 API 替代。
因為 DeepSeek 是開源模型,任何人都可以架設,第三方 API 其實跟官方的效果完全一樣。
我用的就是第三方 DeepSeek API,服務商是
火山引擎,今天就來說說怎麼用。
火山引擎是位元組旗下的雲服務部門,實力和可靠性都有保證。除了自家的豆包大模型,它也提供其他大模型。
相比官方 API,它有一些顯著的優點。
(1)免費額度高,50萬的免費 token 額度,用完才收費。
(2)成本低。現在是五折優惠,R1 模型的百萬 token 的輸入價格為2元人民幣,輸出8元,比 DeepSeek 官方價格都要低。
(3)流量大。每分鐘 token 限額(TPM)是500萬,每日 token 限額(TPD)是50億,都是全網最高,不用擔心超過限額。
(4)延遲低。它在國內有多個機房,不管哪裡連線,響應時間都在幾十毫秒、甚至十幾毫秒。
(5)聯網搜尋能力。它允許 DeepSeek 模型聯網搜尋,並且還允許使用者定製聯網能力(內容源、引用條數等)。
下面就是它的 DeepSeek API 的接入教程,很簡單。
首先,登入它的大模型開發平臺“火山方舟[9]”,選擇左側選單的“線上推理”,然後點選“建立推理接入點”(下圖)。
接著,填寫介面名稱和選擇模型,建議選擇“DeepSeek-V3”(下圖)。
介面開通成功後,系統會分配一個模型名稱(比如,下圖的 ep-20250213185631- 6b6r2),這個名稱要記下。
下一步,就是客戶端接入 DeepSeek API 了。本週正好有一篇讀者投稿[10]《筆記軟體 Obsidian 如何接入 DeepSeek API[11]》,大家可以參考它,進行客戶端配置,我不重複了。
客戶端配置的關鍵一步,就是上面的配置頁。Model Name 是系統剛才分配給你的模型名字,Provider 選擇 OpenAI Format,Base URL 填寫https://ark.cn-beijing.volces.com/api/v3
,API key 就是你在火山引擎模型詳情的“API 呼叫”裡面,讓系統生成的 API 金鑰。
客戶端配置完成後,就可以開始使用 DeepSeek API 了。
科技動態
1、人類的最後考試[12](Humanity's Last Exam)
今年1月份,兩家美國 AI 公司推出了一個測試集,包含3000道各種學科的題目。
據他們說,只要 AI 模型通過了這個測試集,就表明 AI 智力已經超過了人類,也就是達到了 AGI(通用人工智慧)的水平,所以起名為“人類的最後考試”。
截止2月3日,AI 模型取得的最佳成績[13]是26.6%的正確率。
按照專家的說法,AI 超過人類的智力,似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唯一的懸念是何時能超過。這個“人類的最後考試”給出了衡量的具體方法。
2、VR 旋轉椅[14]
一家英國創業公司,推出了 VR 旋轉椅,讓玩家可以在 VR 世界裡面,隨著畫面一起轉身。
它在 VR 頭盔的上方加了一個感測器(上圖)。感測器能感知頭部運動,從而發出指令給椅子。
當你坐在椅子上轉動頭部,椅子就會跟著你的頭自動旋轉。如果你的頭向左旋轉45°,椅子也會向左旋轉45°。
它可以逼真地還原 VR 虛擬世界的轉身體驗,還消除了因為視野旋轉而導致的眩暈感,提高了大腦對 VR 旋轉的耐受度。
據發明者說,它還能提高生產力。如果你面前有一組虛擬顯示器,只需轉動脖子,你的整個身體就會從一個顯示器切換到另一個顯示器,虛擬鍵盤總是正對著你。
3、水下住宅[15]
一家英國公司正在建造“水下住宅”,將試驗讓人類在80米的水下生活。
上面是他們的設計圖,下面是實際建造中的照片。
建造完成後,住客透過潛水艇,進入和離開這所水底房屋。
這看上去,只是一個有錢人的旅遊專案,距離真正的“水下居民點”相差甚遠。
事實上,人類移民水底的意義不大,不如建造海面上的“浮動城市”,更有現實價值。
4、陶瓷磚熔爐[16]
鍊鋼需要高溫,融化鐵礦石。鍊鋼的熔爐都燒煤炭,產生環境汙染和排放二氧化碳。
鋼鐵廠無法改用電加熱鍊鋼,因為普通的電加熱達不到鍊鋼的溫度,需要特殊材料的電熱絲,那是非常貴的。
一家美國創業公司發明了不用煤炭的熔爐(上圖),使用陶瓷磚來產生高溫。
陶瓷磚(下圖)有一個特點,可以不斷升溫,並能保持熱量。只要用電不斷加熱,就能最終達到1,800攝氏度,融化鐵礦石。
這個發明有助於鋼鐵廠告別煤炭,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產生的電力,讓鋼鐵業變成綠色行業。
文章
1、如何用 OPNsense 搭建家庭防火牆[17](英文)
OPNsense 是一個開源的防火牆和路由軟體,本文介紹自己安裝的詳細步驟。
2、《軟體設計哲學》筆記[18](英文)
作者閱讀了《軟體設計哲學》這本書,對怎樣減少軟體的複雜性,做了詳細的筆記,給出了程式碼示例。
3、CSS 的 backdrop-filter[19] 屬性(英文)
本文介紹 backdrop-filter 屬性,可以產生毛玻璃的效果。
4、為什麼你應該用 Canva 製作幻燈片[20](英文)
本文提出 Canva 是比 PowerPoint 更好的幻燈片製作工具。
5、在虛擬機器中開發[21](英文)
作者介紹在 MacBook Pro 安裝 Ubuntu 虛擬機器,所有開發都在虛擬機器裡面完成,保證本機系統始終是乾淨的。
6、基於 signal 的 Web 元件[22](英文)
作者介紹自己寫的一個 Web 元件,可以在不加其他 JS 庫的情況下,實現 signal 功能。
工具
1、You-Get[23]
一個從影音網站下載影片的命令列工具,比 yt-dlp[24] 簡單一點。
2、Zettlr[25]
一個桌面的寫作軟體,可以管理文章,將其做成一本可出版的書。
3、Bruno[26]
一個開源的 API 除錯的桌面客戶端,類似於 Postman。
4、Windows 容器[27]
一個 Docker 映象檔案,在 Docker 容器裡面執行 Windows。
5、Timeshift[28]
Linux 的時光機器,定期對檔案系統生成增量快照,可以返回到指定時點。
6、Pages CMS[29]
一個靜態網站的內容管理系統,在 Cloudflare Pages 託管你的網站,文章直接在網站上編輯,資料存放在 GitHub 倉庫。
7、Pragmatic drag and drop[30]
Atlassian 公司新發布的一款網頁元素的拖拽庫,Trello、Jira、Confluence 都在使用它。
8、Press UI[31]
基於 uni-app 的小程式元件庫。(@novlan1[32] 投稿)
9、鴻蒙 ArkTS VSCode 外掛[33]
ArkTS 是華為鴻蒙系統的開發語言,屬於 TypeScript 的超集,這是它的 VSCode 外掛。(@Groupguanfang[34] 投稿)
10、AutoSwitchTranslate[35]
一個開源的 Chrome 外掛,根據使用者輸入的語言,自動在谷歌翻譯[36]的頁面上,切換中譯英或英譯中。(@wa008[37] 投稿)
AI 相關
1、RAG Web UI[38]
一個開源的 AI 桌面應用,可以上傳文件,生成本地的知識庫問答系統,基於 RAG(檢索增強生成)技術。(@JohannLai[39] 投稿)
2、TEN Agent[40]
一個 AI 的工具框架,快速打造語音相關的 AI 應用。(@SyunWong[41] 投稿)
3、We0[42]
開源的 AI 程式碼生成方案,對標Cursor。(@we0-dev[43] 投稿)
4、Gemini Pro Chatbot[44]
一個開源的谷歌 Gemini Pro 手機客戶端,基於 React Native。(@bravekingzhang[45] 投稿)
5、Ncurator[46](館長)
一個瀏覽器外掛,透過匯入檔案或者爬取網頁,建立自己的知識庫,與內容聊天。(@Yoan98[47] 投稿)
6、LLMs-Zero-to-Hero,完全從零手寫大模型[48](影片)
網友投稿的一個影片,用一小時講解從資料處理到模型訓練,理解演算法原理。(@bbruceyuan[49] 投稿)
7、FreeParser[50]
結合 OCR + LLM 的文件資訊免費提取工具,適合處理發票、收據、簡歷等。(@hr98w[51] 投稿)
8、AI 頭像生成器[52]
免費的頭像合成網站。(@lyqtzs[53] 投稿)
資源
1、WikiTok[54]
網友用抖音風格製作的維基百科,每次划動出現一個隨機頁面。(@jianpingliu[55] 投稿)
2、富文字編輯器比較2025版[56](英文)
這個頁面詳細比較了 JS 的富文字“所見即所得”編輯器,一共十幾個庫,詳細介紹每個庫的特點。
3、C 程式的可移植性[57]
這篇長文用簡單通俗的語言,總結了 C 程式移植到其他系統時需要注意的各種問題。
圖片
1、小貓檯燈[58]
網友製作了一個小貓檯燈,可以 3D 列印,提供原始檔下載。
貓眼睛就是燈珠,貓的伊麗莎白圈是燈罩,放在屋裡很有趣。
2、1920 年前的滑板車[59]
許多人可能認為滑板車是最近才發明的,但實際上它們早在1915年就出現了。
當時,滑板車是一種經濟實惠且高效的交通方式,比汽車和摩托車更便宜和省油。
文摘
1、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叢集[60]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電動汽車、手機和無人機等消費產品領域變得極具競爭力。與此同時,它們在各種高價值零部件和機械產品領域也變得極具競爭力,例如計算機晶片、機器人、雷射雷達和電池。
中國企業是如何突然在所有這些領域都表現出色的?西方的一種常見的解釋是,政府給予這些行業大量補貼,但一個叫做凱爾·陳(Kyle Chan)的學者有不同的解釋。
他的觀點是,上面這些產品屬於相關技術的單一叢集。
首先,很多東西都有助於生產其他東西。電池用於電動汽車、手機和無人機,晶片也是如此,工業機器人有助於製造所有其他東西,諸如此類。
如果你把所有上游產業都放在同一個國家——或者,如果可能的話,放在同一個城市——那麼你就可以很容易地同時在所有下游產業中具有競爭力。這使得大國比小國更具優勢——擁有更大的國內市場,更容易支援更多種類的上游產業。這對產業政策也非常重要——它告訴我們,建立一個完整的本地產業生態系統可以產生積極的外部效應。
其次,很多技術似乎正在融合。汽車與手機之間的區別已經比以前小了很多,基本上,電動汽車和手機都是由金屬和塑膠包裹著電池和一些計算機晶片。無人機就是這些東西加上一個發動機。
這意味著,如果一家公司擅長製造其中一種產品,那麼它很容易開始製造其他產品。這就是小米能夠如此迅速地建立電動汽車業務的原因。這也意味著,如果一家公司生產所有下游產品,那麼它很容易擴充套件到上游行業——就像比亞迪成為晶片製造商一樣。
不管怎樣,Kyle Chan 關注的是中國的優勢,而不是美國的劣勢。但很容易看出,美國在這個新興技術叢集中的競爭將面臨很多麻煩。美國的保守派領導人狂熱地反對電動汽車和電池,而工會普遍反對自動化。這將使美國的工業生態系統出現巨大漏洞,最終損害半導體、手機和無人機行業。
但同時,我認為 Kyle Chan 描述的現象最終可能會給中國企業帶來挑戰。他指出,中國大公司越來越多地生產完全相同的產品。這種缺乏差異化將導致惡性價格競爭,從而導致利潤率低下。
上世紀80年代泡沫時期,日本大型製造公司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松下、索尼、日立、東芝、夏普、JVC、三洋等公司基本上都生產同一種電子產品、家電、零部件和機械。由於它們在每個產品類別中都展開競爭,因此利潤率一直很低。同樣,我們可能會看到比亞迪、小米、華為和其他一批中國大公司相互競爭,爭奪利潤。
言論
1、
程式設計師們不再互相提問,AI 回答了大部分問題。
— 《AI 的數週相當於人類的幾十年》[61],自從 AI 大模型問世後,問答網站 StackOverflow 日益冷清
2、
有一句老話:創意很廉價,執行才是一切。然而,AI 顛覆了這個說法,執行現在很廉價,整個開發時間和交付速度的概念都不同了。
未來屬於那些有想法、還能動手去做的人。
— ghuntley.com[62]
3、
有時候,與那些固執己見、不肯改變觀點的人,進行辯論是值得的。也許他永遠不會讓步,但你可以幫助其他人,看清他的胡說八道。
當然,你要警惕,不要給不法之徒提供表演的舞臺,而且你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
— Reddit 讀者[63]
4、
創辦一家公司並不真的需要一個商業計劃,而只需要前進。
— 馬雲[64],第一次與蔡崇信見面時說的話
往年回顧
(完)
References
[1]
開源: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
[2]
投稿: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
[3]
《誰在招人》: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012
[4]
郵件聯絡:
mailto:[email protected]
[5]
mailto:[email protected]
[6]
via: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6045/qin-huang-dao-hai-bi-tai-er-qi-sa-fu-di-jian-zhu-shi-wu-suo
[7]
一篇文章:
https://www.vincentschmalbach.com/startup-winter-hacker-news-lost-its-faith/
[8]
說得好: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2778673
[9]
火山方舟:
https://console.volcengine.com/ark
[10]
讀者投稿: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045
[11]
筆記軟體 Obsidian 如何接入 DeepSeek API:
https://javayhu.com/ge-ren-zhi-shi-ku-da-jian-jiao-cheng/
[12]
人類的最後考試:
https://agi.safe.ai/
[13]
最佳成績:
https://x.com/DanHendrycks/status/1886207504037945462
[14]
VR 旋轉椅:
https://skarredghost.com/2025/01/20/roto-vr-hands-on-impressions/
[15]
水下住宅: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5/feb/03/flooded-quarry-mysterious-millionaire-and-dream-new-atlantis-welsh-border-deep
[16]
陶瓷磚熔爐:
https://www.bostonglobe.com/2024/05/25/science/race-clean-up-heavy-industry-heats-up/
[17]
如何用 OPNsense 搭建家庭防火牆:
https://www.xda-developers.com/opnsense-guide/
[18]
《軟體設計哲學》筆記:
https://www.16elt.com/2024/09/25/first-book-of-byte-sized-tech/index.html
[19]
CSS 的 backdrop-filter:
https://www.joshwcomeau.com/css/backdrop-filter/
[20]
為什麼你應該用 Canva 製作幻燈片:
https://www.xda-developers.com/tips-for-canva-presentations-vs-powerpoint/
[21]
在虛擬機器中開發:
https://blog.disintegrator.dev/posts/dev-virtual-machine/
[22]
基於 signal 的 Web 元件:
https://hawkticehurst.com/2024/12/declarative-signals/
[23]
You-Get:
https://github.com/soimort/you-get
[24]
yt-dlp:
https://github.com/yt-dlp/yt-dlp
[25]
Zettlr:
https://www.zettlr.com/
[26]
Bruno:
https://github.com/usebruno/bruno
[27]
Windows 容器:
https://github.com/dockur/windows
[28]
Timeshift:
https://github.com/linuxmint/timeshift
[29]
Pages CMS:
https://github.com/pages-cms/pages-cms
[30]
Pragmatic drag and drop:
https://github.com/atlassian/pragmatic-drag-and-drop
[31]
Press UI:
https://github.com/novlan1/press-ui
[32]
@novlan1: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053
[33]
鴻蒙 ArkTS VSCode 外掛:
https://github.com/Groupguanfang/arkTS
[34]
@Groupguanfang: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081
[35]
AutoSwitchTranslate:
https://github.com/wa008/AutoSwitchTranslate
[36]
谷歌翻譯:
https://translate.google.com/
[37]
@wa008: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085
[38]
RAG Web UI:
https://github.com/rag-web-ui/rag-web-ui
[39]
@JohannLai: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052
[40]
TEN Agent:
https://github.com/TEN-framework/TEN-Agent
[41]
@SyunWong: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060
[42]
We0:
https://github.com/we0-dev/we0
[43]
@we0-dev: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095
[44]
Gemini Pro Chatbot:
https://github.com/bravekingzhang/gemini-pro-chatbot
[45]
@bravekingzhang: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089
[46]
Ncurator:
https://www.ncurator.com/zh
[47]
@Yoan98: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096
[48]
LLMs-Zero-to-Hero,完全從零手寫大模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Wwke5E3K/
[49]
@bbruceyuan: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055
[50]
FreeParser:
https://freeparser.net
[51]
@hr98w: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040
[52]
AI 頭像生成器:
https://ai-headshot-generator.net/
[53]
@lyqtzs: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092
[54]
WikiTok:
https://wikitok.cc/
[55]
@jianpingliu:
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090
[56]
富文字編輯器比較2025版:
https://liveblocks.io/blog/which-rich-text-editor-framework-should-you-choose-in-2025#comparison-table
[57]
C 程式的可移植性:
https://blogs.gentoo.org/mgorny/2024/09/23/overview-of-cross-architecture-portability-problems/
[58]
小貓檯燈:
https://www.printables.com/model/1076896-cat-cone-of-shame-lamp
[59]
1920 年前的滑板車:
https://buzzbloq.com/vintage-photographs-of-people-riding-electric-scooters-before-1920/
[60]
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叢集:
https://www.noahpinion.blog/p/at-least-five-interesting-things-978
[61]
《AI 的數週相當於人類的幾十年》:
https://unchartedterritories.tomaspueyo.com/p/ai-weeks-when-decades-happen
[62]
ghuntley.com:
https://ghuntley.com/dothings/
[63]
Reddit 讀者:
https://old.reddit.com/r/askphilosophy/comments/1914wml/is_there_ever_a_good_reason_to_debate_someone_who/
[64]
馬雲:
https://finance.sina.cn/7×24/2025-02-13/detail-inekirke836397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