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yebo
來源:每晚一卷書(ID: JYXZ89896)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安東尼朗讀音訊

有人曾請教商業諮詢師李明奇:
為什麼有的人,能力很強,智商很高,也有不錯的機會,卻就是富不起來呢?
李明奇認真想了想,回答說:
很正常,現實中有很多人,把能力用錯了地方,把智商用來耍小聰明,有機會也不知珍惜。
這樣的人條件再好,資源再多,不也只能窮一輩子嗎?
其實,一個人的貧富如何,本質上都是取決於自己的選擇。
在這個世界上,富人最拿手的,就是千方百計地找機會,不斷開拓財富的渠道。
而窮人最擅長的,卻是掐死自己的財路。
-
眼窮的人,看不見長遠的收益。
20世紀初,美國有位年輕人,向富豪洛克菲勒請教發財的秘訣。
洛克菲勒沒有直接回答。
他拿來一個西瓜,將它切成了大小不等的三塊。
然後他問:如果這些西瓜代表財富,你如何選擇?
年輕人毫不猶豫地拿起最大的那塊,大口吃起來。
洛克菲勒卻挑了最小的那塊。
就在年輕人還在啃手上那塊西瓜時,洛克菲勒卻已經吃完了,順手拿起了另一塊。
年輕人傻眼了,洛克菲勒語說:“要想成功,你先要學會放棄眼前的小利,著眼於更長遠的大利。”
一個人若只顧當下的利益,追逐一時的好處,就難免忽略了更長遠的回報。
郭德綱曾說過一句話:“不怕能耐差,就怕眼睛窮。”
眼窮的人,只能看到眼前,往往在追逐蠅頭小利中,葬送了自己的“錢途”。
豆瓣博主陳瑜,曾講過自己最後悔的一段經歷。
陳瑜從事於繪畫培訓工作,他的功底不錯,在公司裡很受重用。
去年,公司裡有兩個付費進修名額:花2萬元,去某名校美術院學習三個月。
當時他和另一個同事同時被選中,可陳瑜得知情況後,主動選擇了放棄,
他認為進修不掙錢,反而還要花錢,很不划算,還不如多接幾個活。
幾個月後,進修的同事回來了,對方的繪畫技藝有了質的飛躍,遠甩了他一大截。
沒多久,同事就成為客戶競相選擇的老師。
在亮眼的業績下,後來同事還被領導提拔為主管,薪資翻了好幾番。
而陳瑜,依舊拿著原本的死工資。
《增廣賢文》裡說:富人思來年,窮人想眼前。
目光短淺的人,總是容易被短期利益吸引,更傾向那些能立即帶來收益的選擇,而忽視了長遠的規劃,和個人的成長。
久而久之,在追逐小利的過程中,離更大的收益越來越遠。
其實很多時候,你的眼界,決定了你收入的天花板。
學會開闊自己的視野,凡事從長遠考慮,才是開啟財富密碼最有效的方式。

-
嘴窮的人,改變不了困頓的現狀。
作家張笑恆曾說過,抱怨的世界,我們是原告,也是被告。
嘴窮的人,遇事總是怨天尤人,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倒會因此拖累自己。
所謂怨者固窮,愛抱怨的人,通常就在不經意間,掐死了自己的致富之路。
曾在《商道》雜誌裡看過一個故事。
有兩位年輕畢業生傑克和湯姆,他們同時應聘進了希爾頓大酒店。
兩人都想在這裡大幹一場,實現人生的飛躍。
可他們很快就發現,酒店不僅不重視他們,還打發他們去清掃樓道衛生。
工資少,活還累,傑克一下就受不了了:
“明明有專門的人打掃,為什麼還要我幹?”
“讓我幹這種工作,真是大材小用!”
他每天埋怨酒店、埋怨經理,責怪領導眼光差、腦子有病,然後直接開始偷懶擺爛。
工作時不是躲角落摸魚,就是隨便應付應付。
反觀湯姆,剛聽到這個安排時,他也十分不解,但還是選擇了把工作做到位。
他每天最早來到公司,提前準備工作,研究各種清潔劑,以達到更好的清潔效果。
雖然是最不起眼的工作,他還是勤勤懇懇,投入了100%的努力。
就這樣,四個月過去了。
不出意外,傑克被辭;而湯姆,則被任命為客房部主管,薪資翻了好幾倍。
畫家竹久夢二所說:
“人總是很容易被自己所說出的話所催眠,你總是掛在嘴上的抱怨,將會成為你的人生。”
在搞錢的路上,每個人都會吃些苦頭,受到很多委屈。
任由自己沉浸在抱怨中,又怎麼有精力去抓住機遇、提升自己呢?
抱怨是一劑毒藥,你的怨言越多,越會加劇消耗你的財運。
及時轉變心態,少點抱怨,多點改變,你才能用現在的努力,去換取未來的財富。

-
手窮的人,站在風口上也飛不起來。
清代畫家董棨,在教導弟子學書法時強調:手不可窮。
弟子問,何為“手窮”?
他回答說:手窮則心手不相合。
所謂手窮,就是實際行動,跟內心的想法不相一致。
其實賺錢也是如此。
再周全的掙錢計劃,不幹都是徒勞;再美好的致富夢想,不做則全是空想。
光有想法,沒有行動來實踐的人,哪怕站在風口上,也飛不起來。
作家李尚龍在書中講過一個朋友的故事。
朋友在一家小公司上班,工資好幾年也沒漲過,就有了換工作的想法。
他思想前後,覺得外企待遇好,工資高,是跳槽的不二之選。
於是朋友決定苦練英語。
他計劃著先用一個月的時間,把高中、大學英語教材重看一遍;
然後再去網上搜教學課程,重點學習語法;
此外,他還決定每天看一部英語電影,背30個單詞,練習半個小時口語。
他心裡盤算著,按這樣的進度,差不多大半年,就有不錯的成效。
到了那時,就立馬辭了現在的工作……
每天晚上,他都這樣翻來覆去地想,內心充滿了激動。
可第二天起來,他還是照樣上班,下班回來又一屁股坐在沙發上,根本不想動。
結果半年過去了,教科書一頁沒翻,單詞一個沒背。
現在,朋友依舊還待在原單位,領著微薄的工資,絲毫沒有任何改變。
作家梁晶說,
總是期待而從不行動,是大部分窮人都擺脫不了的頑疾。
任何事情,只停留在頭腦裡,那麼永遠也不會有結果。
站在原地空想的人,即使有大好的賺錢機會擺在面前,也只能任其溜走。
很多時候,財富只偏愛那些說幹就幹、專注於行動的人。
學會拒絕空想,別再眼高手低,先幹起來,你才能用自己的雙手,推開財富的大門。

-
心窮的人,耍小聰明吃大虧。
作家劉墉有次在臺北參加活動。
活動結束後,他在附近閒逛,走進了一家賣工藝品的小商鋪。
沒想到商鋪老闆一眼就認出了他,熱情地對他噓寒問暖。
臨走時,老闆拿起一個工藝品,對劉墉說:劉先生買一個吧,給您特價!
劉墉聽了,二話沒說就買單了。
結果出了門,他就看見另一家工藝品店的櫥窗裡,放著一模一樣的東西,價錢只有手裡這個的一半。
劉墉當時深感無奈,只能笑著吃了這個虧。
過了段時間,他又來到那個地方,發現原先那家店已經倒閉。
一打聽才知道,由於店老闆經常坑人,導致口碑越來越差,最後完全沒有生意可做。
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人,心裡藏著窮氣,為掙錢而玩手段,耍心機,結果讓自己栽了大跟頭。
清代學者李惺說:“佔小便宜吃大虧,仗小聰明無大成。”
依仗小聰明,愛算計的人,即使賺到再多的錢,最終都會徹底輸掉。
馬末都曾講述過以前開歌舞廳的經歷。
剛開業那會,生意很慘淡,馬末都心裡很著急。
這時,有個朋友建議他將空調開一會兒就關掉,再將所有的小吃都撒上鹽。
為了緩解燥熱、口渴,顧客只能多點酒水飲料,消費就增加了。
憑藉這樣的小聰明,歌舞廳營業額果然迅速增長。
可後來顧客們發現了其中門道後,就越來越不愛來這玩。
沒幾個月,歌舞廳就關門了。
多年後談及此事,馬末都仍然懊惱:都是被自己的小聰明坑了。
李開復說,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質的第一位,超過智慧,創新,情商等。
世上的錢是賺不盡的,但聰明總有用盡的時候。
一味偷奸耍滑、精明算計,最終只能失掉人心,斷送財路。
在這個聰明過剩的時代,讓人信賴的人品,是開啟財富之門最關鍵的鑰匙。
戒掉心窮,以厚道處世,經營好人品,你的財路才能越來越廣闊。
▽
財經作家老金說:
世上最可憐的人,就是自己把自己賺錢之路堵死的窮人。
因為這些親手堵死自己財路的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貧窮的原因是什麼。
貧窮的本質,不是金錢的短缺,而是思維的困頓、格局的狹小。
學會拓寬眼界,少說怨言,別再空想,一步步地打通自己的財路。
當你以真誠厚道之心,行腳踏實地之事,財富自然就會源源不斷地被你吸引而來。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在看哦

關鍵詞
一個人
小聰明
耍小聰明
就是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