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早申放榜收官!這幾個錄取形勢變化,你察覺到了嗎?

美本早申放榜終於告一段落,先恭喜一下在早申階段成功下車的同學們,你們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得到了回報!沒有拿到offer的同學也不要灰心,畢竟大部分申請者的主戰場還是RD,總結經驗,調整好申請策略,RD再戰!
主頁菌彙總了Top30大學本次早申階段公開的錄取資料,希望能給同學們在RD衝刺階段一些啟發,一起來看下吧!
01
藤校:資料延遲公佈
2024-25申請季藤校早申資料
本輪申請季,哈佛、普林斯頓、賓大、康奈爾等藤校選擇不在早申放榜日公開錄取資料,哈佛大學方面稱這樣做是為了不引起潛在申請者的心理壓力和恐慌。這是哈佛近70年來首次不在發榜當日公開申請和錄取資料。不過從過往的錄取數量來看,這次應該有690至750名申請者獲得了REA錄取。
剩下的幾所藤校中,只有耶魯大學和布朗大學公佈了具體的申請和錄取人數。布朗今年的早申形勢有回暖,錄取率達到了17.9%,是近6年來最高。哥大和達特茅斯只公佈了申請人數,但未公開錄取人數和錄取率等資訊。
哥大此前雖然宣佈了永久實施標化選交政策,但今年ED申請人數較去年略微下降了2.28%。看哥大往年的ED錄取人數均為650人,今年不出意外的話哥大的早申錄取率應該還是在11%左右。
2023 vs. 2024 中國籍學生早申錄取對比
注:以上為截至12月24日14點的統計資料,資料來源為第三方平臺。
主頁菌對比了去年和今年藤校在早申階段錄取的中國學生人數,八所藤校中,普林斯頓、哈佛、哥大這幾所學校的中國學生錄取人數均有不同程度的縮水,剩下的耶魯、賓大、康奈爾、達茅的中國學生錄取人數是上升的。布朗的中國學生錄取比去年少一個,基本與去年持平,在正常波動範圍內。
▶普林斯頓、哈佛、哥大變“小氣”普林斯頓大學今年的中國學生錄取直接砍半,從8個人變4個人,哈佛去年還錄了2個,今年只有1個,哥大也從9個變為6個。不過哈佛在早申階段對中國學生一直不算友好,且早申階段一般不會發太多offer,所以沒中的話也在意料之中,更多希望還在RD階段。
▶賓大、康奈爾錄取友好:對比往年資料,今年是康奈爾歷史上早申請階段對中國學生錄取最友好的一年,從去年的44人上升到74人。賓大今年的中國學生錄取相比去年也上漲了39%。今年賓大的申請人數超過了9,500人,相比去年增長了12%左右,申請人數再創新高,競爭也更加激烈,今年能在早申階段下車賓大的同學們實屬不易,恭喜!
02
Top30大學(非藤)早申錄取情況
Top30大學(非藤校)早申錄取情況
剩下的Top30大學中,也有一部分沒有公佈錄取資料,包括斯坦福、加州理工、芝大、範德堡、CMU、聖路易斯華盛頓、喬治城。
從已知的資料來看,MIT還是保持著超高的錄取難度,今年的早申錄取率為5.98%。聖母大學今年的申請人數也創了新高,比上一年增長了16%。西北大學今年有超過6,000人在早申階段提交申請,是近幾年來申請人數最多的一年,校方並未公佈具體數字,但早申錄取率應該和往年基本持平,在20%左右。
從資料上看,Top30大學裡在早申階段錄取比較友好的是西北大學(約20%)、埃默裡大學(30%)、弗吉尼亞大學(21%),這些學校ED錄取率比RD高很多,是很值得在早申階段搏一下的。
▶MIT的錄取難度一直很高,而且近幾年來一直維持著強制提交標化的政策,不過今年MIT早申錄取人數還是比去年同期略微上升,錄取率回升至5.98%。
▶杜克大學雖然今年的錄取率有顯著下降,但杜克每年的錄取人數一直保持在8、900人左右,只是因為申請人數年年攀升,導致錄取率每年都在下跌。
▶萊斯聖母今年的早申錄取人數比上一年都有顯著減少,因此在錄取率上也呈現出下降的態勢。範德堡今年的錄取率還未知,不過看近幾年的錄取率走勢也在下降,競爭激烈程度不亞於藤校。
早申放榜暫時告一段落,雖然今年的形勢看起來很難,但我們還是能從中總結出一些申請趨勢,希望能為RD階段的同學們在選校和申請上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出色的標化考試分數是衝藤必備
耶魯、布朗和達特茅斯從今年秋季開始恢復了對申請者的標化考試分數要求,不難看出,藤校和頂尖大學開始意識到了標化分數的重要性,那麼它在招生過程中必然會成為一個考量因素。
明年還會有一批Top大學恢復標化政策(斯坦福、約翰霍普金斯、康奈爾、CMU),那麼對於想衝擊頂尖大學和理工牛校的同學,即使學校官網寫的是標化選交,主頁菌也建議你提交成績,因為它是能向招生官展示你學術能力和未來學業成功潛力的有力證明。
第二梯隊大學競爭將更加激烈
隨著大部分藤校恢復標化政策,這些學校的申請人數和錄取率會逐漸趨於穩定,而且大部分私校的規模都不大,每年錄取的人數不會有太大的起伏,標化政策的恢復也會讓一部分想碰運氣的申請者回歸理性。但如此一來,以Top20至30之間的第二梯隊學校勢必會湧入更多申請者,形成更激烈的競爭,比如本輪早申階段的埃默裡、範德堡、萊斯、杜克等申請人數上漲都印證了這一點。
那麼瞭解了早申錄取的趨勢之後,我們該如何在RD階段調整自己的申請策略和方向呢?
👉標準化的基礎上打造個性化的形象
上面說到第二梯隊的學校競爭勢必會更激烈,那麼在眾多優秀的材料中,僅僅靠標準化的操作(刷標化、刷競賽獎項等),停留在“我對這個方向很感興趣”的層面是遠遠不夠的。這麼多人都對這個方向或專業感興趣,你僅憑表達興趣就想說服招生官來錄取你是很困難的,所以如何在做到標準化的基礎上突出自己的個性特點才是接下來的階段重點。不要覺得好像非要整個“驚天動地”的活動才算是有創意,只要能把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做出深度,做出創意和個性,那就是很有含金量的活動,而這一步尤其需要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自發地去探索和挖掘,才有可能實現。
👉積極參與和提交第三方面試材料
其實主頁菌一直認為面試是瞭解一個人最直觀的方式,美國大學此前之所以不強調面試,一部分原因是招生辦公室的經費有限,沒有能力僱人去對申請者進行面試並做出客觀的評價。現在大學會在官網上明確表示鼓勵學生參加Initial View的面試,還有比如西北、杜克、布朗、聖母等學校會鼓勵學生提交Video Essay去展現自己,未來面試在申請中的比重很有可能還會提高,招生官會希望透過你在面試裡的表現,和你在申請材料裡呈現的形象作對比,從而對你作出更精準的判斷,因此主頁菌也建議大家積極參加面試,提交面試材料。
👉謹慎考慮“RD刺客”學校
一般來說,排名越靠後的學校錄取率會更高,不過有一些Top30開外的學校壓根就“不走尋常路”,RD錄取率比ED錄取率更低,比如波士頓大學、波士頓學院、東北大學、凱斯西儲大學、布蘭迪斯大學等。排名第73的杜蘭大學則會在ED階段錄很多人,2023屆新生的ED錄取率為31%,而RD錄取率只有11%。在申請這些學校時,建議保持謹慎態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