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高校“毒舌”點評來了!“OldMoney”牛劍、“平民精英”UCL、“矽谷信徒”IC….

蛇年春節前夕,人工智慧公司DeepSeek“破圈”,一下子成為引爆AI圈的東方“黑馬”。
隨後,DeepSeek被網友玩出了花,#DeepSeek銳評#一度衝上熱搜,犀利的評價文風引發關注。
於是,小編也嘗試著讓DeepSeek銳評一下熱門大學,用最犀利的視角拆解這些院校的真實面貌,避開“官方套話”,助力選校時避開坑位,精準定位。
一起來看看DeepSeek是如何銳評的吧~
牛津大學
英國G5:精英光環下的“真實面孔”
牛津劍橋(Oxbridge)
特色:學術界的“Old Money”,學院制下的資源壟斷。牛劍的導師制(Tutorial System)是雙刃劍——學術深度碾壓其他學校,但資源高度集中在少數頂尖導師手中,普通學生可能淪為“背景板”。  
辣評:適合學術“卷王”,但社交圈層固化,非貴族背景的學生易有“局外人”感。想搞科研?這裡教授的一句話能讓你發《Nature》;想混圈子?準備好接受“階級教育”。  
帝國理工(IC)
特色:理工科的“矽谷信徒”,商科是硬塞的“私生子”。工程、醫學、自然科學全球頂尖,但人文社科幾乎為零,校園文化單一到“除了實驗室就是圖書館”。  
辣評:如果你不是STEM狂人,慎選!就業確實強(投行、科技大廠搶著要),但社交貧瘠到連“假裝熱愛生活”的機會都沒有。  
小編提醒:
倫敦大學學院(UCL)
特色:G5中的“平民精英”,專業多到“魚龍混雜”。教育學、建築學、醫學穩居世界前三,但部分泛商科專業(如Management)被戲稱“國際生學費回收機”。
辣評:招生辦可能只看“學費貢獻值”。優勢學科是真神,水專業是真水,選錯直接變“冤種”。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
特色:社科界的“華爾街預科班”,校友網滲透全球政商。經濟學、法學、國際關係無校能敵,但教授上課像“唸經”,自學能力差的慎入。  
辣評:LSE的文憑是投行/諮詢的硬通貨,但學生人均“焦慮症”——同學不是某國部長之子,就是對沖基金實習生,普通人易自卑。  

小編提醒:在決定申請之前,你需要仔細研究這些大學的錄取標準,並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達到這些標準。選專業時,不能只看競爭大小,要審視自身能力和興趣,才能選到合適專業,增加申請成功機率!

G5不僅對學生的學術成績要求高,招生官還會考察學生的軟性背景和申請動機,以便於看清申請者是否符合學校的價值觀和培養方向。
所以,會考察學生是否可以獨立學習,是否願意接受新的想法,能夠以邏輯和深思熟慮的方式探索和討論想法與觀點……
軟實力是要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斷深化,但學術能力可以前置規劃,畢竟成績是最最重要的!
G5攻略
offer穩了
英國G5的A-level要求屬於英國入學申請要求最高的一些院校,而熱門專業的要求普遍會更高,比如劍橋的數學和自然科學最低申請門檻是A*A*A;
很多申請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往往會拿出超過entry requirement的預估成績來遞交申請,導致滿屏的3A*、4A*甚至5A*這種成績;
拿到offer,最終達到學校給的con這個錄取才算穩了,一些熱門專業可能con3個或4個A*比如G5的CS等專業會給部分申請者類似的con。
所以目標G5,尤其是熱門專業的同學,你的A-level成績至關重要,一開始就要打好基礎,穩紮穩打。
今年文藍也有學生拿到了G5offer:
王愛曼華+布里斯托:
G5備胎還是實力派?
倫敦國王學院(KCL)
特色“醫學法律雙王牌”,但商科是“貼牌生產”。校區散落在倫敦市中心,社交便利,但教學資源分散,部分專業師生比慘不忍睹。  
辣評:KCL的醫學院能讓你和諾獎得主做同學,但泛商科專業(如International Management)錄取門檻低到“交錢就能上”,慎防踩雷。  
 愛丁堡大學
特色:學術嚴謹度堪比牛劍,但行政效率“中世紀水平”。AI、語言學、文學全球頂尖,但課程設定保守,選修課少到“沒得選”。  
辣評:適合耐得住寂寞的學霸——冬天下午3點天黑,趕Due時連哭都找不到人陪。  
曼徹斯特大學 
特色:工科強校(材料學、化學工程),但商科靠“中國學生養著”。校友網路龐大,但班級裡70%是中國人,英語進步靠自覺。  
辣評:曼大是中國學生的“舒適圈”——火鍋店比圖書館多,適合想混文憑但抗卷能力弱的選手。  
華威大學
特色:商科(WBS)和數學系是“英國Tier 1”,但其他專業存在感為零。地理位置偏僻,適合“修仙型學霸”,社交靠社團硬撐。  
辣評:WBS畢業生進九大投行的比例比LSE還高,但如果你讀的是哲學專業,畢業可能只能去村口賣炸魚薯條。  
布里斯托大學
特色:工程學(尤其是航空航天)和戲劇專業的“跨界王者”,但商科是“半吊子”。城市小而精緻,但夜生活約等於零。  
辣評:想搞火箭研發?布大能送你進NASA;想搞金融?出門左轉華威。  
王愛曼華布
攻略
申請王愛曼華布本科,需要做好規劃。作為牛劍替補競爭自然激烈,要深度研究各校特色專業,參考過往錄取資料,結合自身成績、興趣,精準錨定適配專業,增加錄取機率,避免盲目導致申請失利。
優異學術成績是基石,A-level 、IB 等考試爭取高分。同時,參加學科競賽意義重大,如AMC競賽對申請理工科專業助力頗多;科研專案也不容小覷,跟隨導師探索前沿課題,產出論文成果,向招生官展現紮實學術功底與探索精神,彌補標化成績外的競爭力短板。
今年文藍也有不少學員拿下了王愛曼華布的offer~
港八大:
價效比之選還是“學歷貶值重災區”?
港大、港中文、港科大: 
優勢:亞洲金融中心的地緣優勢,商科、計算機就業直通高盛/騰訊,但學術內卷嚴重,課程密度堪比衡水模式。  
辣評:適合“既要排名又要省錢”的務實派,但政治環境敏感,心態脆弱的慎選。  
城大、理工、浸會:  
優勢:傳媒(浸會)、設計(理工)等專業亞洲頂尖,但學校資源傾斜嚴重,非王牌專業容易變成“校園隱形人”。  
辣評:讀城大CS不如去深圳騰訊實習,但讀浸會傳理?你可能成為下一個閭丘露薇。  

小編提醒:一般來說,港校的申請通道在每年的9月-10月間開啟,申請截止日期則大多集中在次年的3月-4月

港校申請流程涵蓋註冊、資料填寫(含學習、課外活動經歷)及上傳材料(包括成績單、英語成績證明、個人陳述、推薦信等),部分專業需面試
香港高校的錄取決策是一個綜合考量的過程,它不僅依據學業成績,還會綜合考慮其他多重因素。
這包括但不限於面試中的表現、個人陳述的闡述、推薦信的內容、提交的其他相關檔案等。此外,學生在競賽、科研專案、夏季學校等背景提升活動中的經歷也是重要的參考。
對於那些申請STEM專業的學生,建議積極參與2-3項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課外活動,例如下半年舉辦的BPHO、AMC、UKCHO等高含金量賽事,以此來豐富自己的學術背景和提升個人陳述的內容質量。
24Fall,文藍收穫了34枚中國香港地區院校offer,包括:香港大學15枚、香港理工大學12枚、香港科技大學7枚,均是QS前50,專業覆蓋工程、精算、傳媒、新聞、理學位、計算機等熱門專業。
(僅展示部分)
DeepSeek總結:
選校毒舌指南
G5:要光環還是要體驗?牛劍適合“old school卷王”,LSE/IC適合“目標明確的功利主義者”,UCL是“賭石”——選對專業成玉,選錯變磚。  
王愛曼華布:華威商科、愛丁堡AI、KCL醫學是真神,其他專業謹慎“為愛發電”;布里斯托只推薦工程控。  
港校:排名虛高,但就業能打,適合預算有限且抗壓能力強的學生,避開非王牌專業即可。  
最後,DeepSeek還給了一個忠告
選校如相親,別被排名忽悠,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如果糾結,記住——專業>學校>地理位置
看了DeepSeek給出了辣評,你對之後的高校選擇是否有了大概的方向呢~當然這也只是一個參考,DS也說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想要逐夢上述頂尖本科院校?

文藍來助力!我們手握海量英聯邦院校合作資源,精準匹配你的理想學府。

經驗豐富的升學老師們,深諳申請門道,全程定製化貼心指導,為你的學術背景、文書精心打磨,開啟順利的留學路。

掃碼新增課代表微信:Alevel1234諮詢哦
⭐星標關注⭐

不錯過每一次更新


國際課程 | 留學規劃 | 背景提升 | 標化語言
👇👇👇
版權宣告:圖片內容大部分源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如侵犯權益,請私信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