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AI 產品僅僅只靠機器人尬聊,已經留不住使用者了,這是顯而易見的新共識。於是各個公司們打起了社群的算盤,從 OpenAI 流露出的口風,到 Kimi 開始灰測的社群——這真的是一條有未來的道路嗎?這次,Kimi 先行一步OpenAI 想要做社群由來已久,當 Meta 傳出要推出獨立 AI 聊天應用時,Sam Altman 就曾在 X 上放話:「那好吧,也許我們也會做一個社交應用」。OpenAI 內部討論的想法之一,是利用 AI 來幫助使用者創作和分享更有吸引力的內容,形成良性迴圈。
也很好理解,ChatGPT 爆火後用戶增長迅猛,如果能提供社交功能,將大大提升使用者留存和參與度,為 OpenAI 未來的增長尋找新引擎。但現階段,OpenAI 更像是丟了個話頭,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動作,約等於「新建資料夾」的程度吧。而 Kimi 的投入進度更快,已經開始了灰度測試。被灰測到的使用者,能看到在首頁旁邊,多了一個「發現」欄目,這就是 Kimi 社群的入口。
現在,「發現」版面不算很複雜,是類似朋友圈或微博的資訊流內容。亮點在於,由 Kimi 智慧助手作為特別「使用者」,參與評論回覆每一條內容。
現階段內容稀少,所以導致可玩性也很有限。哪怕是有 Kimi 智慧助手的「捧場」,還是很難激發使用者在社群裡流連,滑不了兩把就無聊了。內容社群的冷啟動是最難熬的,Kimi 恐怕還要堅持相當長一陣子。外界紛紛推測,如果說 OpenAI 想做下一個 X/Twitter,那 Kimi 這是想做下一個小紅書。
不過,大模型出現之後,「社交」「媒體」「社群」這些上一代網際網路產品,都需要有一些定義和概念上的修改。顯然,不管是 chatbot 的湧入,還是對 AI 生成工具的藉助,都已經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了各個社交媒體、內容平臺、內容社群中。並且這個數量級,只會越來越多。基於 AI chatbot,同時帶有社交媒體屬性的產品,我們之前介紹過不少。總體上可以分為兩種:以 bot 為中心點 VS 以人為中心點。以 AI bot 為中心的案例有 Character.AI、星野等等,這類產品被認為是創造了一種新型的社交形態。AI 儼然成為社互動動的主角:使用者關注的不是另一個真實網友,而是螢幕那端的虛擬人格。
這種「一人飾兩角」的對話,本質上是使用者自導自演,透過 AI 的反饋來滿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另一類思路,則是將 AI 作為輔助手段嵌入人類社交網路,讓 AI 扮演配角而非主角。各大成熟社交平臺都在嘗試這種融合,今年連 TikTok 都嘗試了「Tako 助手」,鼓勵使用者透過提問來主動探索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而國內這個賽道上最突出的,莫過於評論羅伯特了。這個抽象貨大家都很熟悉,不再贅述。
這條路線既幫助使用者更高效地獲取資訊,也無形中增加了使用者與平臺的黏性,這也是目前 Kimi 社群看上去,比較靠近的路線。但整體上,Kimi 社群的路線並不清晰。雖然社群的內容來源是 KOL 和官方號,但是也有普通使用者發帖,未來也可能出現 bot 賬號發帖。智慧助手在當中的「氛圍組」角色究竟能有多大價值,以及內容的積累需要多久等等,還有很多問題。比競爭更可怕的是「切香腸」做社群到底行不行得通,是不太明確的。不過,正好可以藉此機會,重新回看一下 Kimi。作為第一賽段的明星選手,Kimi 一度是國內 AI 賽道最亮眼的存在,吸引了鉅額投資,並且促發了 AI 產品間激烈的營銷投放大戰。
後來在公眾認知裡,DeepSeek R1 的橫空出世,直接終結了第一賽段。第二賽段開始後,各個廠商迅速接入 DeepSeek,連微信都「獻祭」了元寶,Kimi 風光不再。實際上,後來 Kimi 的重點從長文字,曾經過渡到 AI 搜尋,在多個搜尋類競品以及微信內建搜尋的夾擊中,堅持做出了不錯的產品體驗。
這就是為什麼前兩年,各個廠商和產品要花大力氣去爭奪使用者,並且盡一切努力讓他們留下來——只要能留下來,就還能討論未來。Kimi 在上一階段戰局,已經高舉高打地圈好了自己的使用者,即便在今年春節期間 Deep 像彗星一樣出現,它的日活量也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但 Kimi 需要面對——甚至永遠要面對的——是競品們「切香腸」一樣的碾壓,尤其在一個動盪且不確定的市場裡,它的「壓箱底」武器並不明確。無論是長文字、文字生成、數學推理、程式設計、搜尋,如今卷而又卷的 AI 行業,每一個方向都有卷出花來的競品。
但凡競品只能提供「更好」的體驗,使用者的流失仍然是可控的。小而精不行,可以做大而全,可以做到人無我有。做社群這一步,就很符合這種思路。因此它顯然是在鞏固留存下來的使用者,而非寄希望於拉新,這在道理上是完全說得通的。只是這仍然不改變一個「切香腸」的問題:那些只是衝著個別使用者來的使用者,在一點點被切走。這種情況下,Kimi 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顯然不是模型了,也不是垂直的某項功能了,那到底什麼是它「壓箱底」的武器,可以留住最後一批使用者?如果曾經給出的答案失效了,那就要給出一個新的答案,我們期待 Kimi 給出的下一個版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