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捲了?情況已悄然改變

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 發現價值 講述生活
形勢比人強。
早上看到一個訊息:
仔細看了一下:
停招小學老師的地方還不少,其實都是一步一步傳導的。
第一步:新生人口下降

2020年急速下跌,2022年跌破千萬。
第二步:幼兒園裁撤
三年之後,到2023年就看到,很多地方幼兒園招不到學生,一些民辦的幼兒園開始裁撤,甚至有公辦幼兒園也開不下去。
第三步:小學老師停招
幼兒園上完三年,小學也會遇到生源短缺問題。
但是因為小學學制是六年,很多地方還是小初一體的,不太可能裁撤學校,只能小班化辦學來消化老師數量,所以:
只能停招老師
說起來比幼兒園好多了。
第四步:中考分流調整
再過幾年,高中也要缺少生源了,以往家長搞內卷的主要原因是中考分流:
一半學生上不了普高。
為了保證高中甚至大學生源,分流肯定會改變,其實現在已經改變。
看南京的普高錄取率:

從2020年新生人口下滑之後,已經連年增長了,最明顯的是合肥:
合肥今年的普高錄取率創歷史新高,達到78.2%,明年還要提高到82%。
五五分流即將成為歷史
這肯定是大機率事件。
第五步:高考錄取率提高
即使中考分流調整,高考人數還是會下降的,那就只能提高高考錄取率,未來上大學不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
會帶來兩個問題:
1、學歷貶值
人均大學學歷,但是這個人口轉折點上,就業崗位並不會一下子增加,可能還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卷學歷現象,本科變大專,碩士變本科,但長期來看,內卷肯定會改善的。
2、職業教育
按照之前的設想,五五分流之後,一半的初中生進入職業院校,學習技術成為製造業工人。
現在大部分都進入本科院校,怎麼解決製造工人不足的問題。
其實已經有辦法了:
就是高校向工科轉型
這也是一種必要的調整。
事情要從99年通縮說起,當年為了扛通縮,搞了幾件大事:
三個黃金週、西部大開發、住房商品化、教育產業化
透過大規模的高校招生和民辦高校,把上大學也當成了一種刺激消費的手段,而且可以提高勞動者素質。
不過從具體執行來看,大樓好建,大師難找,大學急速擴招,最容易的就是從文科入手,因為投入低、見效快。
但是,投入和師資不足,造成了文科教育質量不高,文科生畢業之後,工作更難找。
所以,現在高校向工科轉型,既是為了配合國家戰略,對考生其實也有指揮棒作用,至少可以增加教育投入,不會浪費文科生四年時間。
總的來說:
從幼兒園到大學的調整,人口是最大的邏輯。
大家終於快不用內捲了。
就這樣。
下半年有大動作?
這兩天,大家都在討論這個事,甚至今天連相關板塊都漲了,小作文滿天飛:
要有大動作
可以繼續閱讀:下半年有大動作?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有大事公佈

10個朋友讀過 趨勢
傳出重大利好
500個點贊 局勢
有點讓人意外
閱讀10萬+ 深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