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哥,造了個「新抖音」

推出重磅APP,
三隻羊要“單飛”了?

錢遊
來源|電商最前線(ID:dszqx361)
封面來源三隻羊集團官網
就在三隻羊回應整改結束,並致歉的第16天,三隻羊於近日正式復出!
幾乎在同一時間,嘴哥、小黃、小楊嫂的訊息刷屏抖音。
不僅如此,三隻羊還為復播付出了不少心血……
甚至推出了自家的軟體——小楊臻選,這難道是要和抖音分手了嘛?

嘴哥首次露面

小黃大變樣三隻羊推出APP

如果說三隻羊主播們之前的直播風格還被網友們說是“咋咋呼呼”、靠著玩抽象、硬湊節目效果上位,那麼,時隔200多天再露面的三隻羊主播則大變樣了。
就在近日,有抖音博主@風箏衝浪阿勇釋出影片,帶著三隻羊猛男主播——嘴哥一起在海邊沙灘玩起來了風箏衝浪。
圖源:抖音@風箏衝浪阿勇
據悉,嘴哥的抖音上一次更新還是2024年9月10日,期間再也沒有正式現身抖音,如今209天過去,嘴哥依然壯碩,基本沒有大變樣。
唯一不同的是,熱度下降不少。
有網友在評論區表示:
奇怪,三隻羊負面事件後,旗下有名氣的主播幾乎不更新賬號了。
圖源:抖音評論區
的確如此,在三隻羊因假月餅等事件被整頓後,旗下賬號無一更新。
就連今年年初在影片號短暫復出,也僅僅維持了四天就不再更新,看得出來,三隻羊想要復出,但困難重重。
再來看看人氣極高的三隻羊小黃,有網友曝光出小黃現身福建廟口民俗技藝團。
據網友爆料,小黃學習了兩個月的淨爐手,淨爐手是福建遊神文化儀式中的重要角色,主要負責在神明出巡時手持香爐開路,透過舞蹈動作淨化場地,象徵驅邪納福。
而最值得一說的,當屬於三隻羊最新推出的“小楊甄選”APP。
圖源:小楊甄選
就在4月8日,這款APP已經上架了多個應用市場。
圖源:小楊甄選
電商最前線發現,小楊臻選和東方甄選如出一轍,都推出了專屬APP,但不同的是,小楊臻選似乎更像是一個獨立生態的商城平臺。
有獨立的“臻選會員”系統,還有獨立的直播間、短影片通道,搞的有模有樣。
目前,該APP上持續有小楊臻選的主播進行直播。三隻羊內部告訴媒體:小楊臻選是三隻羊的自營商城,“自己做商城更垂直,可以更直觀地將商品展現給大眾。”
除此之外,還有小楊哥的搞笑影片也分發到了該平臺。
因此可以說,這是專門為小楊哥粉絲們而定製的一款App。

三隻羊持證上崗

小楊哥不簡單

三隻羊的復出不只是上架專屬APP,還有持證上崗。
就在近日,電商最前線獲悉,三隻羊新增多項許可證。
圖源:企查查
可見小楊哥的這些動作,既是之前摸爬滾打的經驗,也是為了將來更加正規的復出。
在此之前,這家在抖音平臺風頭無二的“超頭部”MCN,一度業務暫停、賬號整頓,成為行業震盪的標誌性事件。
圖源:微博
而就在這場風暴告一段落之時,抖音平臺方面開始釋放出更明確的訊號——“去超頭化”,成為電商內容平臺治理的新風向。
在電商最前線看來,三隻羊的“整改”表面上是合規行為,實際上是其與平臺關係發生轉變的標誌。
過去三年,三隻羊憑藉“瘋狂小楊哥”等超級IP,依靠爆款內容+重供應鏈+全域流量打法,迅速成為抖音電商的象徵性存在。
他們既是平臺發展的引擎,也是平臺失控的徵兆。
在電商最前線看來,三隻羊不依賴淘寶的中心化搜尋,也不依賴京東的履約體系,而是以內容驅動消費,以個人IP影響購買。
這在消費心理學上,被稱為“信任狀營銷”,即透過強IP主播與粉絲之間的情感繫結,實現對消費決策的高強度影響。
然而問題在於,當這種影響力超越平臺掌控、對價格體系和流量生態形成“反平臺性”的支配能力時,平臺就開始警覺了。
三隻羊不是一個普通商家,而更像是一個“平臺中的平臺”。
他們擁有自己的品牌矩陣、供應鏈網路、廣告招商體系,甚至可以左右平臺的流量走向與政策尺度。
這種“去中心化權力”的出現,與平臺治理本質是衝突的。
當三隻羊的合規問題被放大,平臺選擇讓其“自我調整”,而非直接清除,說明了兩點:
第一,三隻羊的流量仍是平臺生態中的重要一環,不能輕易捨棄;
第二,整改是訊號,不是終點。

三隻羊仍需要抖音

但抖音已有了新想法

如今,網紅“翻車”已成常態,甚至成了網際網路時代的一種“景觀”。
圖源:B站
這背後透露出一個現實:當網紅不易,保持不翻車更難。
一些頭部博主遭遇限流、封號、清粉,甚至引發粉絲大規模取關潮,表面看是輿論反噬,實則是人設與真實之間的落差終於被看穿。
這是一場由監管、平臺和使用者三方共同參與的“信任出清”過程,讓那些與其影響力不匹配的網紅,逐步迴歸應有的位置。
而當三隻羊剛宣佈“整改完成”,抖音電商這邊就丟擲了新的改革方向:
扶持中腰部、建設商家生態、削弱超頭部主播的中心地位。
這不是偶然,更不是“姿態”。
這是一次深思熟慮的、系統性的、關於“平臺權力”再分配的重構過程。
我們首先要問,為什麼“去超頭化”成為必然?
從抖音發展路徑來看,其直播電商從2020年快速起步,依賴的就是以薇婭、瘋狂小楊哥、董宇輝為代表的“超級主播模式”。
圖源:抖音
這種模式在起初極大促進了GMV的增長,為平臺帶來使用者、消費與聲量的三重紅利。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
其一,權力集中、風險外溢。
頭部主播不僅擁有流量和話語權,還能左右平臺節奏,一旦出事影響極大;
好比說此前因吐槽求職大學生在網際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的羊毛月,
其二,商家依附過重,生態畸形。
大量中小商家擠破頭想上“頭部坑位”,造成依賴而非自主;
其三,平臺治理難度增大。
頭部機構具有較高的議價權和談判力,使得平臺失去對定價權、排播權、流量排程的部分掌控。
“去超頭化”不是單純打壓頭部,而是要“去中心化、去權力化”,讓平臺的核心邏輯重新回到“演算法公平”、“內容驅動”而非“人設神話”。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去超頭化”理解為流量下沉或權力分散。
實際上,抖音並非放棄中心化邏輯,而是將“以人為中心”轉向“以系統為中心”。
過去依靠超級主播,現在依靠“精選聯盟”“千川廣告”“直播場景建設”,本質上仍然是平臺主導。
未來的抖音電商格局,很可能是這樣一種圖景:
平臺不再扶持“人設型主播”,而是強調品牌自播實現銷售的模式;
圖源:微博@抖音集團李亮
流量更多向“中腰部+商家自播”傾斜,實現去個人IP的分發;平臺透過工具、規則、資料系統性扶持更多商家參與直播,從而擴大參與面、提升粘性。
對商家而言,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表面上看,“去超頭化”將“坑位依賴”問題減弱了,商家可以更公平地獲得曝光機會。
也就是說,“去超頭化”其實是將“依賴超級主播”的單點能力,轉化為“全面系統化能力”的考驗。
真正能活下來的,不是幸運者,而是內容強者。
圖源:微博@抖音集團李亮
三隻羊的整改,抖音的改革,都是平臺經濟發展到中後期的必然階段。
早期的野蠻生長靠頭部衝鋒陷陣,中期的治理整頓靠政策收口與平臺控權,後期的穩定發展靠結構最佳化與多元支撐。
三隻羊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它的“整改”讓所有“超頭部”意識到,沒有人能長久擁有流量;
電商的下一個時代,不屬於某一個主播,而屬於規則、演算法與平臺。
而對於品牌與商家而言,是繼續追逐“風口的豬”,還是建立自己的“航母艦隊”,推出屬於自己的APP,這些,都決定了未來能否穿越平臺週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品牌自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