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實習亂象:實習生竟然假冒公司名義請人替自己幹活….

近期有中金研究所實習生冒充正式員工,對外發布招聘實習生的資訊,幫其完成實習工作事宜。
中金並非個例,據瞭解,廣發、國信、開源證券等也有被扒出有實習生假冒正式員工名義釋出實習職位,還搞“付費內推”。
目前中金公司已開除該實習生,併發布相關招聘宣告。廣發證券、開源證券也接連發布相關招聘宣告。今日下午,國信證券也發表鄭重宣告,謹防受騙。
01
假冒證券公司員工招人
5月22日,財經博主“王大力如山”爆料稱,一名中金公司電新組實習生透過網際網路以公司正式僱員身份招聘實習生,這位博士要求中金公司對此給出一個交待。
一名疑似受騙者表示:“我還給他幹了兩天活,幸好後來他嫌我太菜不要我了。”
據悉這名實習生被曝光後私信了博主表達歉意。他在道歉私信中表示自己也被別人騙過,然後就依樣畫葫蘆,稱其目的在於評估競爭對手的實力,與此同時加速自己的實習工作進度。
博主“王大力如山”表示上述事件並非孤例。另一位同學的受騙經歷和結果如下:
02
虛假招聘一貫套路
知名券商研究所實習生,冒充正式員工招聘實習生,此等手法看似低階,實則極具迷惑性。券商實習生,是券商裡最瞭解實習生的,是實習生裡最瞭解券商的。其自帶資訊優勢,既能高仿業內人士唬住外人,又深諳實習生的心理拋餌下鉤。
公眾號CareerIn早在2020年就曝光過此類事件:當時,有人(自稱“星哥”)冒充中金、中信等著名投行的招聘官,四處散發各種實習招聘資訊,引誘在校生投遞簡歷,實則騙取簡歷。更為恐怖的是,該人還偽裝官方郵件口吻,為投遞簡歷的受害者們設定筆試環節,要求候選人完成所謂的指定題目,實則找人代工完成各式各樣的在校作業,完成灰色留學產業的代人寫作業交易閉環。
看看這些假的筆試郵件的逼真程度,或許可以明白為什麼有人被騙了。
但這樣的事情做多了,終於露出了馬腳。
例如,騙子的郵件雖然以中信(citics)名義傳送郵件,但郵件正文中卻顯示中金(CICC)字樣。

又如,一個投資分析實習生的崗位筆試,卻要求運用Eviews軟體。
據收到郵件的同學稱,冒充招聘者會把相同考題做成不同版本發給應聘者。
由此可見,水貨招聘者儘管對投行招聘流程略懂皮毛,還是會因為專業度欠缺露出馬腳。但其行騙物件均為毫無社會經驗的在校生,因此得手機會還是很大的。

03

投行如何應對“虛假招聘”
目前,冒充中金招聘的實習生已經被辭退。中金公司宣告稱其公司官網是獲取應聘者簡歷的唯一通道。
此外,開源證券、國信證券也釋出了類似的宣告。
開源證券研究所表示,從未授權其他任何單位及個人在網路平臺代表公司進行筆面試輔導、提供實習或工作機會等行為。在招聘過程中不收取推薦費、輔導費等任何費用,不存在任何保過承諾,也未編輯、釋出或向任何單位及個人提供關於筆試、面試等任何形式的內部招聘資訊和資料。
國信證券表示,近期冒充公司分析師招聘實習生的是外部人員,目前公司只通過官方招聘平臺接收簡歷。

04

付費實習
近幾年,經常還有中介機構或者個人宣傳,只要支付一定費用,就可以拿到知名企業的內推名額,順利進入其中實習。
不少中介還對於嚮往高薪的金融圈的學生們說,只有進入公司實習,才能有機會留下來。因此,面對從幾千到幾萬不等的費用,不少學生都入了坑。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有中介公司居然開出了41999元的套餐收費標準,包括專業技能一對一提升、面試提升、內推服務,最重要的是保證其能拿到A類金融公司的實習機會。
但是,事實上這些中介機構可能只是認識行業內的某些在職員工,可以幫忙內推一下,但是最終能不能獲得實習機會,還是要取決於你自身的簡歷能不能透過人事部門的考驗。


一旦不能透過,這些機構還會編造一套假的實習流程,有假的導師帶著遠端實習,最後得到一份假的實習證明。
除此之外,還有“小黑工”和遠端實習。
小黑工”往往是一個專案臨時有用人需求的本部門招聘,雖然不走人事流程,但也算是參與了實習,支援背景調查,開不出實習證明,這種難度低,交錢就保過。

實際中,真正有專案需要的“小黑工”數量有限,無法滿足中介機構大量的實習需求,因此也有中介買通內部員工,製造並不存在的實習需求,線上給學生布置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雜活兒,透過遠端實習矇混過去。
遠端實習由於不能見面,水分很大,也是騙局最集中的地帶。
“小黑工”遠端實習至少還算是實習,但有些遠端實習完全是憑空捏造,甚至由中介冒充企業“導師”,有的甚至捲款跑路,坑騙學生。有員工為了讓學生相信自己真的幫忙找到了實習機會,還冒充企業人事部門打電話通知錄取,再透過遠端實習佈置簡單任務,不知情的學生不僅花了冤枉錢,還花了冤枉時間。
今年高校畢業生達到史無前例的1076萬人,雪上加霜的是疫情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劇增,面臨史上最難的就業形勢,同學們切忌不可病急亂投醫,給騙子可乘之機。尤其是疫情導致居家遠端辦公期間,同學們在求職時更要對各類招聘資訊留個心眼,以免受騙上當。為人白打工事小,錯失其他實習的機會成本殊難彌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