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憑什麼成為香港影史票房冠軍?

今年做了款《星際穿越》藍牙音箱畫,上週已經開賣,不明真相的同學點👉的連結:今年不做檯曆了,我做了個…. 或者直接點下面小程式卡片:
————————–
這周看了三部新片,心情如同過山車,為收集年度爛片忍著噁心去看《好運來》,沒有讓我失望,果然爛出了花花雷得肝膽俱裂

,票錢值了!‍‍‍‍‍‍‍‍‍‍‍‍‍‍‍‍‍‍‍‍‍‍‍‍‍‍‍‍‍‍‍‍‍‍‍‍‍‍‍‍‍‍‍‍‍‍‍‍‍‍‍‍‍‍‍‍‍‍‍‍‍‍‍‍‍‍

然後看了兩部好片,《雄獅少年2》與《破•地獄》,下面打包一起講講。‍‍‍‍‍‍‍‍‍‍‍‍
《雄獅少年2》
光是打片名我已瑟瑟發抖,哥現在在黑粉圈裡有三大罪狀:誇過《雄獅少年》、《滿江紅》和《熱辣滾燙》,永遠被釘在了B站的恥辱柱上,你看我還誇過《戰狼》和《流浪地球》卻沒人記得,這不公平!

‍‍‍‍‍‍‍‍‍‍

三年前《雄獅少年》拿到2.49億票房,其實對於國產成人動畫來說算不錯,況且是個原創現代故事,終於不再做神話回鍋肉,值得鼓勵。‍‍‍‍‍‍‍‍‍‍‍‍‍‍‍‍‍‍‍‍‍‍‍‍‍‍‍‍‍‍‍‍‍‍‍‍‍‍‍‍‍‍‍‍‍‍‍‍‍‍‍‍‍‍‍‍‍‍‍‍‍‍‍‍‍‍‍‍‍‍‍‍‍‍‍‍‍‍‍‍‍‍‍‍‍‍‍‍‍‍‍‍‍‍‍‍‍‍‍‍‍‍‍‍‍‍‍‍‍‍‍‍‍‍‍‍‍‍‍‍‍‍‍‍‍‍‍‍‍‍‍‍‍‍‍‍‍‍‍‍‍‍‍‍‍‍‍‍‍‍‍‍‍‍‍‍‍‍‍‍‍‍‍‍‍‍‍‍‍‍‍‍‍‍‍‍‍‍‍‍‍‍‍‍‍‍‍‍‍‍‍‍‍
最大的爭議點無非就是形象設計,眼睛太小太醜,阿娟三人組確實不太符合動漫主流審美,可你如果看過電影,那種醜其實是對映角色內心頹喪狀態,後來振起後就很正常。‍‍‍‍‍‍‍‍‍‍‍‍
多少人詬病動畫人物同質化,導演想求新有些矯枉過正,但我覺得沒什麼大問題,並不影響核心表達,上升到辱華純扯淡,第一部有不少瑕疵(尤其前半段),但我還是把它放進年度十佳,多少有些中年叛逆,與動不動上綱上線喊打喊殺的惡習氣堅決鬥爭

,一分錢不賺挨個罵我認了。‍‍‍‍‍‍‍‍‍‍‍‍‍‍‍‍‍‍‍‍‍‍‍‍‍‍‍‍‍‍‍‍‍‍‍‍‍‍‍‍‍‍‍‍‍‍‍‍‍‍‍‍‍‍‍‍‍‍‍‍‍‍‍‍‍‍‍‍‍‍‍‍‍‍‍‍‍‍‍‍‍‍‍‍‍‍‍‍‍‍‍‍‍‍‍‍‍‍‍‍‍‍‍‍‍‍‍‍‍‍‍‍‍‍‍‍‍‍‍‍‍‍‍‍‍

‍‍‍
上一部裡表現了不少民俗,導演孫海鵬其實不是講舞獅,舞獅只是“筋骨皮”,而是說人要有一口氣,舞獅贏了不代表生活也能贏,生活可難多了。‍‍‍‍‍‍‍‍‍‍‍‍‍‍‍
第二部阿娟去上海打工,舞獅元素幾乎沒了變成純精神象徵,也能理解編劇的選擇,在廣東舞獅都掙不到錢更別提上海,沒市場只能去工地幹活,為父親湊治病的錢。
陰差陽錯阿娟闖入瀕臨倒閉的求真武館,父親去世後小雨獨自支撐,已快被隔壁惡霸擠兌垮了,館裡只剩下個廢柴大師兄,阿娟的到來讓小雨重燃希望,只要格鬥之夜拿到名次便能保住武館。
阿娟的初始動機完全是現實考量,拿到10萬塊獎金為父親治病,沒了首部裡的理想主義色彩,但也更加殘酷接地氣。
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透明,想出頭必須梭哈拼命,“對我來說打拳可能是最公平的機會”,這部臺詞打磨更紮實,去掉了很多中二之氣,動作設計相當出彩。‍‍‍‍‍‍‍‍‍‍‍‍‍‍‍‍‍‍‍‍‍‍‍‍‍‍‍‍‍‍‍‍‍‍‍‍‍‍‍‍‍‍‍‍‍‍‍‍‍‍‍‍‍‍‍‍‍‍‍‍‍‍‍‍‍
整個敘事框架並未脫出勵志片套路,電影百年哪還有什麼新套路啊,能在舊瓶裡裝上新酒就能算優秀。‍‍‍‍‍‍‍‍‍‍‍‍‍‍‍‍‍‍‍‍‍‍‍‍‍‍‍‍‍‍‍‍‍‍‍‍‍‍‍‍‍‍‍
導師從阿強換成廢柴師兄張瓦特,你瞧這名字起的,他多年前被惡霸打殘從此瓦特,培養阿娟是他證明自我價值的機會。
如果選一個《雄獅2》最出色的人物,我覺得是張瓦特,時不時蹦出幾句上海話,又廢又燃很可愛。‍‍‍‍‍‍‍‍‍‍‍‍‍‍‍‍‍‍‍‍‍‍‍‍‍‍‍‍‍‍‍‍‍‍‍‍‍‍‍‍‍‍‍‍‍‍‍‍‍‍‍‍‍‍‍‍‍‍‍‍‍‍‍‍‍‍‍‍‍‍‍‍‍‍‍‍‍‍‍‍‍‍
片中還探討了一個熱門話題: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張瓦特想找到在格鬥框架之下傳武的生存空間,馬保國老師想點個贊🐶‍‍‍‍‍‍‍‍‍‍‍‍‍‍‍‍‍‍‍‍‍‍‍‍‍‍‍‍‍‍‍‍‍‍‍‍‍
這點作為一種服務核心的情節沒問題,但現實中傳武表演意義大於實戰,純競技確實是不行的,現代競技體育沒有祖傳絕招。‍‍‍‍‍‍‍‍‍‍‍‍‍‍‍‍‍‍‍‍‍‍‍‍‍‍‍‍‍‍‍‍‍‍‍‍‍‍‍‍‍‍‍‍‍‍‍‍‍‍‍‍‍‍‍‍‍‍‍‍‍‍‍‍‍‍‍‍‍‍‍‍‍‍‍‍‍‍‍‍‍‍‍‍‍‍‍‍‍‍‍‍‍‍‍‍‍‍‍‍‍‍‍‍‍‍‍‍‍‍‍‍‍‍‍‍‍‍‍‍‍‍
我很喜歡第二部的意象設計,野草背後的獅子數次出現,在合適的時間怒吼吧少年!‍‍‍‍‍‍‍‍‍‍‍‍‍‍‍‍‍‍‍‍‍‍‍‍‍‍‍‍‍‍‍‍‍‍‍‍‍‍‍‍‍‍‍‍‍‍‍‍‍‍‍‍‍‍‍‍‍‍‍
導演用了一點反套路,高潮並不是比賽而是揭露黑心資本家陰謀,網暴情節不免讓人想起三年前的輿論風波,你看創作就應該來源於生活體驗。
片中資本大鱷定位比較誇張,感覺成了上海頭號扛把子,其實在國內商業格鬥盤子並不大,開武館真不是個多賺錢的事兒

,大資本看不上。‍‍‍‍‍‍‍‍

總得來說《雄獅2》非常值得一看,今年好像沒什麼亮眼成人動畫,我考慮下要不要放進華語十佳,瑪德又要掉粉了……
《破•地獄》
上月初香港上映,勢如破竹20多天超過《毒舌律師》,1.25億港元打破歷史票房記錄,要知道香港才700萬人口。‍‍‍‍‍‍‍‍‍‍‍‍‍‍‍‍‍‍‍‍‍‍‍‍‍‍‍‍‍‍‍‍‍‍‍‍‍‍‍‍‍‍‍‍‍‍
錄嘮嗑節目時王不易老師提到,“地獄”這個詞似乎從未出現在內地公映片名中,我一查還真是,一切帶宗教意味的東西咱都比較敏感,還記得當年《道士下山》讓道士協會給告了

‍‍‍‍‍‍‍‍‍‍‍‍‍‍‍‍‍‍‍‍‍‍‍‍‍‍‍‍‍‍‍‍‍‍‍‍‍‍‍‍‍‍‍‍‍‍‍‍‍‍‍‍‍‍‍‍‍‍‍‍‍‍‍‍‍‍‍

《破•地獄》幾乎沒討論宗教問題,只是借一個喪葬習俗刻畫人世煎熬,不過還是刪減了,最明顯是百合情侶告別那兒,估計會讓不少觀眾一頭霧水。‍‍‍‍‍‍‍‍‍‍‍‍‍‍‍‍‍‍‍‍‍‍‍‍‍‍‍‍‍‍‍‍‍
破地獄是道教喪禮法事,流行於廣東、香港一帶,相傳源自“目連救母”,目連羅漢得到佛陀幫助入地獄,以禪杖打破地獄門救出母親亡。主持喪禮的道士叫喃嘸師傅,也就是許冠文扮演的文哥,片中絕對大佬風範。
因疫情衝擊婚禮策劃師道生公司倒閉,並欠了一屁股債,由女朋友關係引薦到殯葬業,跟文哥成了“搭檔”,一個新人一個先人,差不多嘛總要混口飯吃,黃子華都64歲了,他是不是吃了什麼仙丹,這狀態說50出頭我絕對信。‍‍‍‍‍
導演陳茂賢編劇出身此前沒什麼作品,全是些不入流搞笑片。
但《破•地獄》的劇本太厲害了,極為工整,除了道生與文哥的雙向救贖,還疊加了另外三對矛盾:‍‍‍‍‍‍‍‍‍‍‍‍‍‍‍‍‍‍‍‍‍‍‍‍‍‍
道生與文哥的師徒(現代與傳統)、父子(父權壓制)、父女(重男輕女)、兄妹(責任與自私),全都相愛相殺,而且這是個“拼盤”故事,一個客人就是一個段落,排程稍有差池會拍得很散亂,而導演Hold住了,四對關係堅實推進,有困境有成長有笑料,幾個老戲骨值得信賴,偶有敗筆但整體看得非常舒服。‍‍‍‍‍‍‍‍‍‍
用喪禮來返照人間冷暖,文哥總是把祖師爺掛在嘴邊,什麼女人有月經不乾淨、祖宗之法不可破等,而道生更關注今生,“活人也有許多地獄要破”,這是整部電影最關鍵的一句話。
這正應和著薩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獄,跟維倫紐瓦的《囚徒》是有些神似,只是情節沒那麼虐心爆裂。‍‍‍‍‍‍‍‍‍‍‍‍‍‍‍‍‍‍‍‍‍‍‍‍‍‍‍‍‍‍‍‍‍‍‍‍‍
有些隱藏劇情值得細細琢磨,比如文哥說:“羨慕你們這一代人,還可以反抗自己的父親”,這句話暗示他也反抗掙扎過但失敗了,久而久之成了“禮教”的一部分,用同樣套路扭曲兒子的命運。‍‍‍‍‍‍‍‍‍‍‍‍‍‍‍‍‍‍‍‍‍‍‍‍‍‍‍‍‍‍‍‍‍‍‍‍‍‍‍‍‍‍‍‍‍‍‍‍‍‍‍‍‍‍‍‍‍
我看有評論又開始批判老爸了,藝術作品沒有義務塑造道德完人,有缺陷才會有衝突,完美無瑕了還拍個毛電影。

說得主題挺沉重,其實片中加了些笑料,比如道生的瑪莎拉蒂烏龍,許冠文不愧老牌笑匠:

教父是中槍,我是中風啊

哈哈哈哈哈哈

有兩個點我覺得不太對,主要是關於衛詩雅的女兒角色。
片中表現她特想繼承衣缽當法師,給的理由只是覺得父親幹活時很帥,然後引出重男輕女情節,這多少有些硬凹矛盾…..
而且為什麼要加一段莫名其妙的床戲,我不理解…..只為應合結尾原配殺上門來的一巴掌,就比較刻板。
《破•地獄》落腳點我喜歡,“每個人的一生註定經歷辛勞苦痛,但它值得一過”。到了現在這個歲數我尤其能感同身受,家庭各種破事兒叢出不窮,然而你讓我再過一次,我還會這麼選。
推薦買粵語場,不過青島排片太太太少了,全市不超過10場,我趕時間沒買到,出乎意料這次國語配得不錯,可以看。
‍‍‍‍‍‍‍‍‍‍‍‍‍‍‍‍‍‍‍‍‍‍‍
收工。‍‍‍
PS:《少年包青天》第二案在剪了,爭取明天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