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煤炭,特朗普開啟“自救”?

全文2473,圖片6張,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文章首發於“有理兒有面”(youli-youmian),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
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後臺留言。

當地時間4月8日,特朗普接連簽署了三項事關美國能源產業的行政命令。隨後,在白宮舉行的行政命令簽署儀式上,特朗普站在一群煤礦工人中間,聲情並茂地把煤炭稱為“美麗、清潔”的能源。

這三個行政命令並不是互相獨立的,它們層層遞進,最後直接解除了在美國範圍內開發煤炭專案的限制,由此,所有美國煤炭專案都將會被提速。放在更大的維度上,此次的行政令實際上解除了美國所有傳統能源在民主黨時期受到的禁錮。
“加強美國電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第一個釋出的行政令,該行政令將美國電力供應緊張的原因歸咎於“國內製造業,特別是人工智慧產業的迅速增長”,特朗普據此解除了對於傳統能源的限制。其實,這屬於純純的偷換概念,“北美電力可靠性委員會”在《2024年夏季可靠性評估報告》中早已指出,“極端高溫天氣”和“電力設施的老化”才是威脅電力供應穩定的罪魁禍首。
“保護美國能源不受政府過度干預”這一行政令則包含兩層含義,一是直接解除拜登政府時期透過的傳統能源限制政策,二是預防民主黨執政的藍州利用州權法案限制聯邦政府對傳統能源的推進,比如,紐約州的氣候法案就被特朗普認為是“勒索”。
“重振美國美麗的清潔煤炭產業並修改14241號行政命令”則是三個法案中最直接的,特朗普指示美國所有部門終止針對煤炭行業的歧視性政策、迅速重啟老化的煤電廠、允許公司購買煤炭開採權等。而且,特朗普還要求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確定煤炭是否可以被列入“關鍵礦產”,換言之,就是讓賴特走個過場後認可煤炭可以根據14241號行政令實現“大幅度增產”。

一日連發三個行政令加大對傳統能源的支援力度,特朗普在急什麼?簡單說,因為“關稅戰”正在撼動美國政府,而傳統能源是特朗普選擇的“救命稻草”。
先說美股市場。
美國政府4月2日宣佈“對等關稅”政策後,從4月3日開始,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下跌,甚至創下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到了4月7日週一,美國多家媒體突然釋出“特朗普正考慮對部分國家暫停徵收90天關稅”的訊息,原本開盤急跌的股市迅速轉漲。
不過隨後,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稱這是“假新聞”,美股由此跌得更慘了。4月8日美股更是坐上了過山車,早上開盤後由於美國財長貝森特稱“多達70個國家正在尋求談判”而大幅上漲,隨後在進一步關稅訊息的衝擊下迅速暴跌,最後全部跌勢收盤。截至目前,包括蘋果、特斯拉、亞馬遜、谷歌、英偉達等在內的美科技股“七姐妹”市值已從最高點下跌超過5萬億美元。
科技股眼見著是靠不上了,特朗普政府需要創造新的基準來支撐住美國股市,傳統能源板塊是其唯一的選擇。一方面,特朗普長期以來一直支援傳統能源行業,其當選後該板塊一直表現穩定,另一方面,傳統能源行業可以間接影響高耗能的科技產業股市表現,比如AI板塊、虛擬幣板塊等,也算“曲線救國”。

再看金主反戈。
根據金融時報與CNN的報道,由於特朗普關稅政策導致全球股市急劇動盪,越來越多的投資界億萬富翁開始公開反對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包括很多特朗普的“大金主”。
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富豪榜常客、知名對沖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他曾是民主黨的支持者,在2024年的美國大選中意外“倒戈”共和黨,成為特朗普的“大金主”。
4月6日,他在社交平臺上釋出長文,竭力譴責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稱這是“經濟核彈”,嚴重影響“美國聲譽”,所有成本會轉嫁給美國消費者,要求特朗普立刻“承認錯誤”。這個帖文的瀏覽量超過1440萬次,特朗普丟了好大的臉。

除此以外,特朗普的“原生大金主”,包括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知名投資公司“杜肯家族辦公室”創始人斯坦利·德魯肯米勒、風投公司Fisher Investments的創始人肯·費舍爾,都加入了譴責行列,甚至連風光無限的馬斯克都和特朗普首席貿易顧問納瓦羅在社交媒體上互相“問候全家”,爆發罵戰。
特朗普一再吹噓自己關稅決策的“正義與英明”,幫助他競選上位的投資界“大金主”卻不買單,怎麼辦?那就要立刻“固粉”並深度繫結其他金主唄
從此次行政令的簽署可以看出,能源系的金主就是特朗普的目標。
比如特朗普的能源系最大金主科爾茨·沃倫,其為能源公司Energy Transfer的主席,擁有達科塔輸油管線,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幫助他推進了該輸油管線的建設。2021年德克薩斯州停電風波中,他透過達科塔輸油管線“怒賺”了24億美元,從那時起他就是特朗普的最忠實擁躉之一。
再比如德州著名的私營油井公司Crown Rock的創始人蒂莫西·鄧恩,也是特朗普前top10的金主,甚至還加入了“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為特朗普獻計獻策。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特朗普持續推進傳統能源政策,這些特朗普陣營中的能源系“大金主”會得到更多的資源傾斜。

最後,傳統能源產品是美國扭轉貿易逆差的最重要工具。
特朗普一再說要讓美國實現貿易順差,靠的是什麼?現在看來只有能源產品。
回顧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內的行動,可以找到端倪。
那時,先和這次一樣,特朗普解除了煤炭開採禁令,然後根據煤炭開採禁令降低了甲烷的排放限制——這幫助油氣開採擺脫了桎梏,美國油氣生產迎來釋放。
2018年,美國原油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096.2萬桶/天,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油生產國。接著,美對伊朗、委內瑞拉等石油出口大國進行制裁,不允許其出口,而自己出口大量原油衝擊國際市場,要求全世界從美國購買石油和液化天然氣(LNG)以削減貿易逆差。
其實,在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宮後,立刻設立新的“國家能源委員會”,任命的主席道格·伯古姆奉行的正是“能源霸權”戰略,而其能源部部長克里斯·賴特則是美國頁岩革命的早期倡導者之一。
所以,根據此次行政命令不難推斷,和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一樣,作為傳統能源產品的油氣、煤炭已經被特朗普政府認定為美國扭轉貿易逆差的重要工具之一。

美國政府炮製的“美國製造業迴歸”,只不過是給民眾的情緒興奮劑。製造業這種需要長期耕耘的“遠水”,哪裡救得了美國政府現在的“近火”。
特朗普心裡門清,煤炭、石油鑽井一響,美元就能直通華爾街,至於減排和氣候變化這種議題,那從來都是“放放空炮”,他可顧不上。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