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嗎?2025年…今年也請多多關照”

🐍
㊗️2️⃣0️⃣2️⃣5️⃣
宮崎駿繪製的
2025年蛇年賀卡公佈
2025年第一天,吉卜力工作室釋出了由宮崎駿親筆繪製的蛇年賀卡:一條八頭蛇佔據了插圖的中心,被認為是日本神話中出現的“八岐大蛇”。蛇的尾巴上還有一隻蝸牛和一隻老鼠。賀卡上寫著:“你好嗎?2025年。今年也請多多關照”
圖片來源 / STUDIO GHIBLI 宮崎駿繪製
吉卜力工作室在其官方網站上釋出了一份新年祝福:
“去年開始時,自然災害和事故從年初開始就令人心碎,希望我們能夠回到過去。正常生活,我也從心底祈禱其他地區的人們今年能夠平安度過一個平安的新年假期。”
1月5日,是宮崎駿導演的84歲生日。吉卜力工作室將於1月6日開始迎來2025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宮崎駿也會在開工這天收到很多同事們的祝福。
2024龍年新年賀卡
2023兔年新年賀卡
2022虎年新年賀卡
宮崎駿繪製新年賀卡的傳統始於2006年,由吉卜力工作室每年釋出一張由宮崎駿親手繪製的新年賀圖。
🪐🚀🎄🎅🧑‍🎄
在250英里高的軌道上
經歷16次日出和日落
在新年之際,宇航員們以一種只有在國際空間站(ISS)上才能體驗的方式迎接2025年——他們在250英里高的軌道上經歷了16次日出和日落。
宇航員們透過一段影片向地球上的人們傳達節日的祝福。影片中,宇航員們穿著節日服裝,如馴鹿角、聖誕帽等,並與一個由儲存袋製作的雪人一起出鏡。他們圍繞著一棵小型人造聖誕樹,放了一些帶有他們親人照片的糖果棒和裝飾品,營造出節日的氛圍。
宇航員在影片中向大家展示為過節準備的食物禮盒 圖片來源 / NASA
影片中出現的,還有自2024年六月以來一直被困在太空中的宇航員蘇尼·威廉姆斯(Suni Williams)和布奇·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據美國宇航局稱,兩人原本計劃於二月某個時候返回地球。然而,12月初美國宇航局宣佈,準備在國際空間站接回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的航天器要到2025年3月下旬才能準備好發射。
蘇尼·威廉姆斯和布奇·威爾莫爾 圖片來源 / NASA
宇航員們表示,儘管他們身處宇宙空間站,遠離家人和朋友,但仍然可以與彼此共度時光。
💪🚣⚓️🧥
《大力水手》和《丁丁歷險記》
將變成公共版權
自2025年1月1日起,經典卡通人物《大力水手》(Popeye)和《丁丁歷險記》(Tintin)的版權將到期,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改編這些角色,無需經過版權持有者的許可或支付版權費用。
根據美國版權法規定,書籍、電影和其他藝術作品的保護期為95年,因此1929年釋出的文化作品,包括經典卡通人物《大力水手》和《丁丁歷險記》的主角丁丁的形象已於2025年1月1日進入公共版權領域。
《大力水手》這個角色最初出現在1929年1月17日的美國連環漫畫《Thimble Theatre》中,由漫畫家E. C. Segar創作。充滿冒險精神的《丁丁歷險記》漫畫於1929年1月10日開始連載,即將迎來誕生96週年的紀念。

《大力水手》漫畫第一次發表於1929年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大力水手》中標誌性的吃菠菜增肌的設定可能還需要等待幾年才能完全進入公共領域。此外,因為歐盟的版權保護期延續至作者去世後70年。《丁丁歷險記》的作者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Hergé-Georges Prosper Remi)於1983年去世,歐盟居民需要到2053年才能等到《丁丁歷險記》進入公共領域。

最早出現的丁丁的作品之一,來自《丁丁在蘇聯的土地》
🚇🗺️🟡🟠
紐約市標誌性的橙色和黃色
地鐵車廂即將被淘汰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R46型號的地鐵車廂一直在紐約市的軌道上執行,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紐約市大都會交通管理局(MTA)計劃逐步淘汰這些老式車廂,用更先進、更具現代感的新型號來替代。

R46車廂,圖片來源 /  Wikimedia Commons 
MTA的主席兼執行長Janno Lieber指出,老式車廂的故障頻率是新式車廂的六倍。因此,更換車廂不僅是為了提升外觀,更重要的是為了增強系統的穩定性和改善乘客的乘坐體驗。最近,MTA購置了435輛R211型列車,其中包括80輛“開放式車廂”列車,這種設計允許乘客在車廂之間自由穿梭。
R46車廂在當時的設計被認為是頂尖的,配備了橡膠地板、熒光燈和塑膠座椅,與之前的藤條座椅形成鮮明對比。車廂內部採用“對話式”佈局,既有長排座椅,也有兩人座的長椅。然而,隨著新式車廂的引入,這種佈局將被更長的座椅和更多的站立空間所取代。

MTA 最近購買的435輛R211列車,具有更長的座椅及冷色調的顏色。圖片來源 / MTA
許多乘客對R46車廂的退役感到不捨,特別是其獨特的暖色調和兩人座的長椅。作為MTA車隊中最古老的車廂,R46車廂已經達到了其使用壽命的極限。新式R211車廂將配備更舒適的座椅、更明亮的燈光、安全攝像頭和更清晰的標識系統。

NYC Council紐約市財務委員會主席在社交媒體上懷念即將退役的座椅
儘管新式車廂要到2027年才會大規模投入使用,但R46車廂不會立即退出歷史舞臺。紐約交通博物館的負責人表示,這些老式車廂已經成為紐約市的一個標誌性符號。
🎸🎼☕️
50件鮑勃·迪倫
的相關物品即將被拍賣
2025年1月18日,朱利安拍賣行(Julien's Auctions)將在美國田納西舉辦一場名為“慶祝鮑勃·迪倫:阿羅諾維茨檔案館及阿爾·阿羅諾維茨等”(Celebrating Bob Dylan: The Aronowitz Archive, T Bone Burnett, & More)的拍賣會。
此次拍賣將展出60件與鮑勃·迪倫 (Bob Dylan) 相關的珍品,其中包括《Mr. Tambourine Man》的原版打字草稿歌詞、迪倫在1968年創作的油畫以及他曾經使用過的Fender Telecaster吉他。

《Mr. Tambourine Man》歌詞草稿。圖片來源/朱利安拍賣行

1983年Fender Telecaster吉他,為鮑勃·迪倫定製並擁有(左),鮑勃·迪倫| 兩幅原創鉛筆素描,畫著一位男子,繪於普拉扎酒店的備忘錄紙上(右)。圖片來源 / 朱利安拍賣行
此次拍賣的亮點是一張迪倫的新錄音室錄音“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的一張Ionic Original唱片(估價:400,000 美元至 600,000 美元),此次拍賣是繼 2022 年《Blowin' In The Wind》之後第二次公開拍賣 Ionic 原創唱片。
這些拍品中有50件來自於2005年去世的美國搖滾記者Al Aronowitz的收藏。1964年,他將鮑勃·迪倫介紹給披頭士樂隊。同年,迪倫在紐約與披頭士樂隊首次見面,這次會面對披頭士樂隊的音樂方向產生了重要影響。

鮑勃·迪倫 1961年錄音現場大幅復古照片, 攝影師:DON HUNSTEIN。 圖片來源 / 朱利安拍賣行

1987 年電影《烈火之心》中的Levi's 牛仔夾克(左),迪倫早期於1968 年創作的油畫(右)。圖片來源 / 朱利安拍賣行
他的收藏包括《Mr. Tambourine Man》的兩頁打字草稿、1963年迪倫在紐約市政廳首次大型表演的傳單、早期經典照片和草圖等。此外,還有一把1983年迪倫使用過的Fender Telecaster吉他和《Blowin' In The Wind》的手寫歌詞。
此次拍賣的一大亮點是2021年重新錄製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的IONIC Original簽名光碟,由多次格萊美獎得主T·伯恩·伯內特製作。伯內特曾是迪倫1970年代樂隊的吉他手,他表示這張光碟是這首經典歌曲的最終版本。
為了呼應此次拍賣,音樂家名人堂和博物館也展出了Al Aronowitz收藏的特別展覽,展出了包括迪倫的簽名口琴、《Mr. Tambourine Man》的原版打字歌詞、1968年的原創油畫、Fender Telecaster吉他等物品。展覽將在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音樂家名人堂和博物館(The Musicians Hall of Fame & Museum at The Historic Municipal Auditorium)舉行至1月17日。
🍧🍡🔮🪩
“彼岸之光,此岸之影”
攝影師蜷川實花將在京都市京瓷美術館新館東山Cube舉辦個展“彼岸之光,此岸之影”。展覽由蜷川實花與創意團隊EiM共同打造,靈感來源於她在京都街道上對時光與生命流轉的感悟。展覽旨在透過藝術模糊光與影、彼岸與此岸等對立概念的界限,引導觀眾進入自我對話的時刻。此次展覽將是她規模最大的個展。

展覽海報,圖片來自 / 蜷川實花展with EiM:彼岸之光,此岸之影實行委員會
展覽由十件作品組成,使用真實世界中的照片和影像,聚焦日常生活中的光影,透過空間設計、影像和立體裝置等方式,讓觀眾彷彿成為故事的主角,體驗沉浸式的繪卷體驗。蜷川實花希望觀眾能夠在跨越某種界線的過程中,展開一場深入自我內心的旅程。

“光之細語,彩之夢”(Whispers of Light, Dreams of Color)。圖片來自 / 蜷川實花展with EiM:彼岸之光,此岸之影實行委員會

展覽亮點作品包括《彼岸之花》,由超過4,000朵彼岸花編織而成,營造出一種異界的感覺;《深淵中的彼岸之夢》則創造出一個彷彿深不見底的通透空間,呈現地獄與天堂之間的模糊感受;《光之細語,彩之夢》展示了約1,500條水晶花環在空間中隨氣流飄動的景象;《閃爍之間的寂靜》則透過大型玻璃面板展示光影交織的照片,象徵記憶、情感和時間的流逝。
展期將於2025年1月11日持續至3月30日。
💌🗝️🔭
細田守2025年新片:
“希望年輕人勇敢面對未來”
導演細田守的最新電影《無盡希望的斯嘉麗》(果てしなきスカーレット)將於2025年冬季上映。
無盡希的斯嘉麗》改編自一部著名的經典作品,講述了一位公主“超越時空”的故事。除了主角斯嘉麗外,還有一位生活在不同時代的重要角色。電影將講述兩個角色在旅途中相互理解並加深關係的故事。細田守認為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羈絆將比以往更加深刻。
電影的風格和服裝都受到《美女與野獸》等經典作品的影響。細田守選擇“無盡”作為主題,以表達對超越時空的宏大主題的尊重,並希望影片能成為一部史詩般的故事。

細田守表示,影片將深入探討生與死等深層主題,希望透過主人公克服困難的過程,描繪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找希望的故事。他希望年輕人能透過這部電影開拓自己的未來,並勇敢面對。
製片人斎藤優一郎說:「自《雀斑公主》以來,世界發生了許多讓人感到歷史倒退的悲傷事件。在構思新電影時,我們決定不僅針對日本市場,而是要從一開始就著眼於全球觀眾。」
細田守導演一直相信動畫的潛力,並希望透過創作更有趣的作品來擴大動畫表達的可能性。雖然他無法透露太多細節,但他認為這部電影的主題非常適合冬季釋出。
⛺️🛖🏔️🏜️
自然歷史紀錄片
《美洲》即將在BBC播放
紀錄片《美洲》(The Americas)歷經五年製作,展示了這片陸地上的奇蹟、秘密和脆弱性,利用尖端技術來發現新行為。攝製組進行了180多次探險,前往大西洋海岸、墨西哥、狂野西部、亞馬遜、冰凍北部、墨西哥灣沿岸、安第斯山脈、加勒比海、西海岸和巴塔哥尼亞。

美洲野牛出現在美洲,圖片來源 / Donald M. Jones, Minden, naturepl.com, BBC Studios

美洲黑熊幼崽,圖片來源 / Danny Green, naturepl.com, BBC Studios
美國演員、製作人、導演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將在片中擔任解說。他曾在電影《阿甘正傳》中飾演阿甘。該劇幕後人員表示,當他們選擇漢克斯時,他們正在尋找“美國版的大衛·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阿滕伯勒是英國廣播員、作家和博物學家,他製作了大量關於自然歷史的紀錄片,如《生命之源》、《藍色星球》和《我們的星球》等,被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他在2023年主持了《地球脈動》第三季。

湯姆·漢克斯,圖片來源 / BBC Studio
另外,德國音樂家、電影配樂家和作曲家漢斯·齊默(Hans Zimmer)擔任配樂。美國演員保羅·路德和英國演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等人也將加入該片。該片將於今年2月23日在NBC和BBC播出。
🐕🗺️🚦🚧
一隻黃狗第一個穿越了
羅馬尼亞與申根區邊境
2025年1月1日零時起,羅馬尼亞正式加入申根區,這標誌著羅馬尼亞與申根區其它國家之間的陸地邊境管制取消。
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早在2007年就加入了歐盟,並在2011年達到了加入申根區的技術門檻。然而,由於一些申根區成員國的反對,兩國的加入申請一直被推遲。

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之間的邊境管制於2025年1月1日起取消,圖片來源 / Nick Thorpe,BBC
加入申根區後,羅馬尼亞將享有與申根區其他國家之間人員和貨物自由往來的便利。這不僅將促進羅馬尼亞與歐洲國家之間的貿易,降低物流成本,還可能使羅馬尼亞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至少一個百分點。此外,羅馬尼亞的公民和企業也將從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圖片來自 / coaiecrete 
在羅馬尼亞全面加入申根區的當天凌晨,一隻黃狗成為第一隻順利穿越羅馬尼亞與匈牙利邊境的動物,受到工作人員的歡迎。
🧩🎰🎨
安特衛普街角牆上的名人壁畫
在比利時的第二大城市安特衛普(Antwerp),有一家名為Normo的咖啡館,這裡曾連續兩年被評為比利時最佳咖啡店,是個感受安特衛普文化氛圍的絕佳地點。

Normo咖啡圖片來源 / europeancoffeetrip
近日,漫畫家Kim在安特衛普Normo咖啡館的後牆上創作了一幅巨大的漫畫壁畫。在咖啡店所在的街角牆上畫滿了安特衛普著名人物的肖像,比如魯本斯、帕納馬倫科和範貝倫東克。

漫畫家Kim和牆上的壁畫,圖片來源 / brusselstimes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是17世紀佛蘭德斯(現代的比利時)的著名畫家,被認為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他出生於德國錫根,12歲時隨母親回到安特衛普。帕納馬倫科(Panamarenko)是一位比利時的當代藝術家,以創作飛機、齊柏林飛艇和飛碟的綜合材料雕塑而聞名。他的作品雖然並不能實際飛行,但在設計帶有諷刺意味,旨在喚起伊卡洛斯神話中的情感。沃爾特·範·貝倫東克(Walter Van Beirendonck)是比利時著名的時裝設計師,也是“安特衛普六君子”之一。他以大膽、前衛的設計風格著稱,作品充滿了色彩與能量。
🤹‍♂️🪇🎮
遊戲是未來心理治療的新方法?
12月17日,一項發表在《醫學網際網路研究雜誌》上的論文發現,開放世界遊戲(Open-World Game)對心理健康和鬆弛感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如《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和《塞爾達傳說:王國之淚》能夠讓玩家感受到自由和自主性,從而減少壓力並改善心理健康。

《塞爾達傳說:王國之淚》,圖片來源 / 任天堂
開放世界遊戲(Open-World Game)是一種影片遊戲型別,其特點是玩家可以在一個廣闊、非線性的虛擬世界中自由探索和行動。與傳統的線性遊戲不同,開放世界遊戲不強迫玩家按照固定的路線或順序完成任務,而是允許玩家自主選擇探索的方向和完成任務的順序。
這些遊戲透過提供廣闊的環境和玩家的自主性,使玩家能夠體驗認知逃避,從而暫時擺脫現實生活中的壓力,改善情緒和心理狀態。

《塞爾達傳說:王國之淚》,圖片來源 / 任天堂
本次研究採用了混合方法,包括對609名玩家的調查和32名玩家的深入訪談,結果顯示,“認知逃避”對玩家的鬆弛感有顯著的積極影響,而鬆弛感又進一步提高了玩家的整體心理感受。
此外,開放世界遊戲的沉浸式體驗能夠滿足玩家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自主性、能力和歸屬感,這些因素都有助於提升心理健康。並建議未來研究進一步探索其長期影響和潛在的治療應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