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雜誌的署名文章認為,隨著莫迪的政黨在選舉中節節獲勝,他將鞏固印度教民族主義在印度的地位,並最終對體制進行不可逆的修改,終結世俗的印度。
4 月 19 日,印度將舉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選舉。在 44 天的時間裡,預計將有超過 5 億人參加選舉,佔全國近 10 億合格選民的 65%。
這次選舉將非常壯觀,選票將用十幾種語言印製,從海島到偏遠山區都將分發。但結果其實並無懸念。莫迪及其領導的印度人民黨有望第三次重新執政。
印度人民黨的優勢可能相當大。莫迪的支援率很高,在每次民意調查中都遙遙領先。然而,印度人民黨已經進入了瘋狂狀態,不擇手段地壓制本已軟弱無力的反對黨。

最值得注意的是,將旨在調查金融犯罪的執法局變成了起訴反對黨政客的工具。最近,也可能是最受矚目的目標,是德里首席部長阿爾溫德·凱傑瓦爾。今年 3 月,他因涉嫌貪汙被捕,目前正在獄中管理政府。
起初,這些措施似乎令人吃驚。為了贏得連任,印度人民黨不需要監禁凱傑裡瓦爾或任何其他對手。這些措施引起了許多爭議,往好了說是無端的,往壞了說是冒險的。對於一個即將取得勝利的政黨來說,這是一場不必要的賭博。
但印度人民黨與大多數政黨不同, 目標不僅僅是贏得選舉和透過各種不連續的政策,而是將政治權力視為實現更宏偉目標的手段。
印度人民黨是一個印度教民族主義組織,旨在將印度國家徹底改組為一個印度教國家,希望將印度教置於公共生活的中心,想把印度教作為獲得正式印度公民身份的條件。
人民黨甚至制定了法律,威脅要拘留和驅逐印度的許多穆斯林。
要實現這些更大的變革,印度人民黨必須做的不僅僅是贏得第三個任期,必須大獲全勝,獲得足夠多的多數票,以徹底擊敗反對黨。
一個世紀來的醞釀
聽起來,印度教民族主義似乎是一種古老的意識形態。其實不然,這種主義是在 20 世紀 20 年代活動家維納亞克·達莫達·薩瓦爾卡爾的作品中開始形成。由於反對殖民統治,英國政府將他監禁了十多年。
薩瓦爾卡爾多次請求寬恕,在宣誓永遠效忠英國後,於 1924 年獲釋。在他的餘生中,他從未背叛過這一誓言。
薩瓦爾卡爾沒有鼓動反對殖民主義,而是堅持他在獄中養成的一個習慣:以一種試圖突出印度兩個最大宗教團體之間的互相反感,並使他們的分歧不可調和的方式,來描寫印度教徒和穆斯林。
實際上,薩瓦卡爾是一名無神論者,但這並不妨礙他的使命。在他看來,”印度無神論 “或 “印度主義”(他稱之為 “Hindutva”)是一種身份認同的文化源泉。在 1923 年出版的《印度教》一書中,薩瓦卡爾認為,印度應該屬於印度教徒的民族,印度教徒認為印度次大陸既是他們的祖國,也是他們的聖地。
薩瓦卡爾認為穆斯林和基督徒不屬於這個民族。他寫道,”印度斯坦 “可能是他們的祖國,”但對他們來說也不是聖地”。
薩瓦爾卡爾的觀點很快得到了傳播。
1925 年,一群高種姓印度教徒成立了國民志願服務團(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RSS),致力於建立薩瓦爾卡爾想象中的國家。
RSS 認為印度是一個純粹的印度教國家,基督徒和穆斯林在印度不應該有立足之地。組織的創始人之一,凱沙夫·巴里拉姆·赫德瓦爾認為,穆斯林是 “亞瓦納蛇(yavana snakes)”,這是一個借用來稱呼外國人的古老術語。
20 世紀 30 年代初,RSS 已積聚了足夠的力量,派代表團前往義大利會見墨索里尼,並向他的法西斯組織學習幹部建設的藝術。在赫德瓦的繼任者 M. S. 戈爾沃卡爾的領導下,以墨索里尼的政黨為模板,這個組織建立了一個教育中心繫統,成員在那裡生活、學習和訓練,並配備了制服和操練。
戈爾瓦卡爾還學習了歐洲法西斯主義者對少數民族的看法。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聲稱,德國的最終解決方案,是印度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少數民族群體的典範。莫迪曾在文章中提到戈爾沃卡爾是他的指路明燈之一。
這種排斥性觀點,確保了 RSS 幾乎沒有參與印度爭取自由的鬥爭,而這種鬥爭得到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支援。1948 年,一名 RSS 成員暗殺了聖雄甘地,使這個組織進一步邊緣化。在 1950 年透過的印度憲法起草辯論中,這個組織顯然沒有參與。
早在 1966 年,RSS 就明確表達了對建國檔案的批評。戈爾瓦卡爾寫道,這部憲法 “只是將西方國家憲法中的各種條款繁瑣而雜亂地拼湊在一起”,”它完全沒有任何可以稱為我們自己的東西”。
但漸漸地,這個組織開始進入印度政壇。1951 年成立了印度人民同盟( Jan Sangh),印度人民黨的前身,並參加了議會競選並贏得了席位,成員進入了官僚機構、大學和其他著名機構。
儘管 RSS 從不掩飾自己對印度的願景是什麼,但一大批同情者卻過著波蘭裔美國作家切斯拉夫·米洛什所描述的 “凱特曼”(ketman,一個波斯語的概念,在米沃什的書《被征服的心靈》中,ketman 指的是一種心理策略,即人們為了生存和個人信仰的安全,表面上遵守並贊同政權的規定和意識形態,但內心保持獨立和不同的信念)生活:他們公開接受甚至認可國家的世俗準則,同時隱瞞自己的真實信仰。
這種策略使印度人民同盟得以與主流政治團體密切合作,包括那些自稱為社會主義者和進步主義者的團體,很快就在省一級與這些組織分享權力。1977 年的選舉自印度獨立以來首次將印度國大黨趕出了政府。
此後,RSS 附屬機構作為不同聯盟中的小夥伴短暫地分享了政治權力。聯盟很快瓦解,印度人民同盟也隨之消失。但在 1980 年,RSS 又成立了一個新的政治組織:印度人民黨。
1998 年,這個黨在全國大選中名列第一。受過 RSS 訓練的政治家阿塔爾·比哈里·瓦傑帕伊成為印度總理。
在瓦傑帕伊的任期內,印度人民黨努力消除人們對其會按照RSS願景行事的擔憂,在憲法授權範圍內工作得很好,參加選舉時沒有犯規,挑選的候選人也沒有公開表達 RSS 對憲法的蔑視。
但事後看來,瓦傑帕伊顯然只是受制於立法數學。印度人民黨及其意識形態夥伴在議會中並不佔多數,因此他們不得不與較為溫和的團體結盟。
2014 年,印度人民黨在莫迪的領導下以多數票上臺執政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這位總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者,他從小就開始為 RSS 做志願者,之後成為該組織的一名正式組織者,一直工作到 1985 年。
RSS 最終將莫迪借調到印度人民黨,在那裡他迅速晉升。2001 年,他當選為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在他的任期內,印度教暴徒在當地發動了大屠殺,殺害了至少 800 名穆斯林。向莫迪政府彙報工作的警方大多袖手旁觀。
莫迪將 RSS 意識形態帶入了國家領導層。在他任職的十年間,這位總理成功地將穆斯林貶為印度社會的二等公民。例如,他透過的法律可能會剝奪許多穆斯林的公民權。他的政黨在 2024 年的選舉中只派出了一名穆斯林候選人,而這位候選人來自一個穆斯林占人口 70% 以上的地區,這就剝奪了這個群體在政府中的代表權。
印度人民黨控制的各邦已頒佈法案,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很難結婚,任何人都很難皈依伊斯蘭教,穆斯林也很難在印度教占主導地位的地區購買房產。許多法案的規定也影響到了基督教徒。印度教徒可能佔印度人口的 80%,但考慮到印度幅員遼闊,受印度人民黨歧視影響的人數超過 2 億,他們很可能正在實施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歧視和邊緣化政策。
莫迪執政時間越長,這種歧視就越嚴重。
自 2019 年贏得連任以來,莫迪政府推進了許多大規模的法律改革,而這些改革甚至一度被認為是印度教民族主義鐵桿分子的禁區。例如,莫迪取消了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這裡曾是印度唯一一個穆斯林佔多數的邦。
政府還將克什米爾邦一分為二,並將由此產生的部分劃歸聯邦政府管理的 “聯邦屬地”。
政府在一座中世紀清真寺的廢墟上監督修建了一座印度教寺廟,這座清真寺於 1992 年被一群隸屬於 RSS 的暴徒報復性地拆毀。印度人民黨控制下的北阿坎德邦甚至實施了一部民法典,在禁止穆斯林使用自己的法律的同時,仍然允許印度教徒使用特定的稅收條款,從而節省了大量開支。
一個新印度
如今,RSS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建立一個他們想象中的國家,但遠遠沒有滿足。在這個組織成立 100 週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RSS希望將其建立的事實上的印度教國家,轉變為法律上的印度教國家。
如果莫迪贏得第三個任期,他將竭盡全力實現這一目標。
莫迪的成功將取決於多數席位的規模。目前,印度人民黨及盟友控制著議會下院 543 個席位中的 346 席。在上議院,他們控制著 245 個席位中的 122 席,離多數席位僅有一線之差。這些席位由省級立法機構在六年週期內選舉產生,而不是透過直接投票選舉產生。但印度人民黨幾乎肯定會在 2025 年之前獲得上議院的多數席位,並有望保住下議院的多數席位。
屆時,人民黨將能夠推進迄今為止一直未能實現的法律改革。例如,可能會將北阿坎德邦透過的民法典推廣到全國。
印度人民黨還將以過去的規定為基礎。尤其是可以全面實施其在 2019 年宣佈的全國公民登記冊。政府聲稱,這個登記冊將允許其拘留和驅逐無證移民。實際上,這是新德里驅逐基督徒和穆斯林的一種機制。
要加入登記冊,印度人必須透過提供某些檔案來證明自己的公民身份。在這個很難找到良好記錄的國家,很多人都無法獲得他們需要的檔案。在伊斯蘭恐懼症盛行的環境下,穆斯林很容易被貼上非法移民的標籤,並威脅要拘留和驅逐他們。
要實現其他根本性轉變,印度人民黨需要修改憲法。這將是一項難上加難的任務。憲法修正案必須以所謂的 “特別多數 “透過參眾兩院,即參眾兩院至少三分之二的議員參與投票。這意味著反對黨只要控制了參眾兩院至少三分之一的席位,就能阻止修正案的透過。
因此,印度人民黨及其盟友如果想修改印度的憲法基礎文字,就必須在下議院和上議院分別再獲得 30 席和 42 席。但是,如果能在 2025 年以及隨後的邦選舉中取得成功,那麼人民黨最終將能刪除憲法中的世俗條款和語言。
這些數字,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印度人民黨在這些選舉中採用了有爭議的方法。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RSS 必須剷除任何有點威脅的反對派,以至於沒有任何政黨能在邦或聯邦選舉中挑戰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為此不惜採用了更加專制和不自由的手段,包括逮捕反對黨領導人,如凱傑瓦爾。
儘管這些行為備受爭議,但有理由認為印度人民黨不會因此付出選舉代價。人民黨及其附屬機構有效控制了大眾媒體,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普通選民瞭解政府濫用權力的詳情,即使允許有訊息傳出,也通常是以反對黨如何做了和將如何做更糟糕的事情為主題。
印度反對黨也很難利用印度人民黨的任何弱點。印度的選舉程式由政府挑選的前官僚組成的機構負責監督,他們在近期其他選舉中的表現表明,他們會無視印度人民黨對穆斯林的狗哨,並對反對黨的輕微違規行為進行懲罰。
即使沒有這些懲罰,反對黨也會變得軟弱無力。凱傑瓦爾已經入獄。印度國大黨的實際領導人,拉胡爾·甘地雖然沒有入獄(雖然被判誹謗莫迪,但上訴後仍然自由),但他被普遍認為是個無能之輩。作為一個政治王朝的後裔,甘地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個人品牌,但他未能建立一個能與印度人民黨抗衡的組織。
為了遠離日常的政治紛爭,他讓其他政治家負責重建這個曾經佔統治地位的政黨。但只要他繼續參與,他們就無法行使真正的權力。結果造成了無法解決的兩難局面。印度最大的反對黨由一位不想領導的領導人掌舵,但也只能由他來領導。
與此同時,印度人民黨繼續前進,似乎肯定會在即將到來的選舉中獲勝,因此未來五年幾乎肯定會進一步推行威權主義,同時強化對穆斯林的邊緣化。如果人民黨最終大獲全勝,可能會對印度政體進行不可逆轉的重組。
印度14 億多人的命運,正岌岌可危。
關於作者:哈託什·辛格·巴爾是新德里《大篷車》雜誌的執行編輯,也是《水域在我們上方閉合:沿納爾馬達河的旅程》一書的作者。
關鍵詞
穆斯林
印度教徒
印度人民黨
莫迪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