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全民牙保被瘋狂吐槽:“免費”看牙不免費!自付後不給理賠!

迪士尼獅子王空降溫哥華 現場感受百老匯頂級絕美盛宴
加拿大聯邦政府推出的全民牙科保健計劃(CDCP)本應是個好訊息,尤其是對低收入長者、殘障人士和家庭來說,免費或低價看牙的承諾聽起來簡直像一場及時雨。
可計劃真正落地後,第一批申請的人卻發現,現實和宣傳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報銷難、流程慢、隱形費用多,不少人甚至覺得被“坑”了。  
就拿溫尼伯的羅曼紐克來說,她患有狼瘡,牙齒狀況一直不好,聽說殘障人士可以享受100%報銷的牙科護理,她立馬申請並通過了稽核。
可當她興沖沖聯絡家附近的幾家牙科診所時,卻被告知每次洗牙還得自掏腰包35到60加元
這筆錢對普通人可能不算什麼,但羅曼紐克靠殘障津貼生活,年收入不到1.4萬加元,付完房租和賬單後,每月只剩200加元要應付吃飯、吃藥、交通,甚至洗衣服都得精打細算
“60加元對我來說和1000塊沒區別,”她無奈地說,最後只能放棄預約。  

同樣糟心的還有BC省的阿克巴。去年11月,他的牙醫為他申請安裝牙冠的預授權,期間他只能先裝臨時牙冠頂著。結果保險公司永明金融反覆要求補材料,每次提交後又要重新等8周審批。臨時牙冠撐不了太久,他前後換了五個,牙齦手術還得自費
折騰半年後,申請突然被拒,理由只有一句“未滿足所有標準”,具體哪兒不合格?沒人解釋。阿克巴氣得直搖頭:“我現在連個正經牙冠都沒有。”  
這些案例背後,是全民牙科計劃落地時的一地雞毛。
首先,所謂的“100%報銷”並不像字面那麼美好。聯邦政府設定的報銷標準比各省牙科協會建議的收費低15%左右,所以即使符合全額報銷條件的患者,也得自付這15%的差額

更讓人困惑的是,像洗牙、補牙這類基礎專案,不同診所收費差異大,患者根本搞不清到底能報多少。  
其次,預授權制度成了“拖後腿”的環節。從去年11月起,做牙冠、牙橋等治療必須先提交材料等批准,可牙醫們吐槽,八成申請會被打回來要求補證明,處理時間動輒幾周甚至幾個月
安省牙科協會主席布朗說,很多患者牙疼得受不了,乾脆自費或放棄治療。加拿大牙科協會的調查更扎心:只有30%的預授權能透過,九成牙醫認為拖延嚴重影響了患者就醫意願。  
面對抱怨,負責理賠的永明金融拒絕回應,把問題全推給加拿大衛生部。而衛生部則強調,拒賠時會給牙醫明確解釋,比如“材料不全”“不符合臨床標準”等。可患者和牙醫的體驗卻是:規則像迷宮,拒賠理由永遠含糊其辭。  

如今,加拿大牙科協會正拼命和政府溝通,要求簡化流程、提高報銷比例、明確規則。但對羅曼紐克和阿克巴這樣的普通人來說,他們只希望計劃別再“畫大餅”——要麼如實告知哪些專案得自費,要麼把審批速度提上來。畢竟,牙疼不等人,錢包更經不起折騰。  
不過,以往面對福利摩拳擦掌、誓要將羊毛薅到底的華人們,這次面對不那麼盡如人意的牙科福利保險,倒是一反常態地寬容

來源:
https://www.thestar.com/news/canada/canadian-dental-care-plan-leaves-dentists-and-patients-facing-uncovered-costs/article_75834b42-d35f-4c6d-92a6-b733c865087b.html
https://www.canada.ca/en/services/benefits/dental/dental-care-plan/coverage.html#how-much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