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日(當地時間7月7日)晚間,美國司法部宣佈,波音公司已同意認罪!
波音承認在兩起波音737 MAX致命墜機事故中存在共謀欺詐行為。
這一認罪協議需要聯邦法官的批准。如果透過,波音公司將成為被定罪的重犯,並需支付2.436億美元的刑事罰款。
2018年和2019年,發生在印度尼西亞和衣索比亞的兩起737 MAX墜機事件,導致346人死亡。波音公司承認在這兩起致命墜機事故中犯下重罪。

波音公司與美國司法部達成的這項認罪協議迅速遭到空難受害者家屬的批評,他們希望波音公司接受審判,並承擔更嚴厲的經濟後果。
部分遇難者家屬的律師批評這項認罪協議只是“輕微的懲罰”,並誓言在法庭上反對這一協議。
一名遇難者家屬的律師保羅·卡塞爾(Paul Cassell)表示,“透過波音公司和司法部之間狡猾的律師合作,該公司犯罪的致命後果被隱藏起來了。”
一些空難受害者家屬的律師表示,他們計劃向負責監督此案的法官裡德‧奧康納(Reed O’Connor)施壓,促使他拒絕批准這項認罪協議。
在提交給法院的另一份檔案中,律師們引用了奧康納在2023年2月的一份裁決中的宣告:“波音公司的罪行可以被視為美國曆史上最致命的公司犯罪”。

代表部分受害者親屬的Kreindler&Kreindler LLP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艾琳‧阿普爾鮑姆(Erin Applebaum)說,這一協議只是“一記耳光”。
此外,作為認罪協議的一部分,波音的董事會將與737 MAX墜機事件的遇難者親屬會面。
空難受害者家屬上個月向司法部施壓,要求波音賠償250億美元。
波音公司的認罪可能會使該公司失去佔其收入約40%的政府合同,因為美國機構可以使用刑事定罪作為排除競標者的理由。
儘管如此,波音公司透過認罪避免了一場審判,使該公司在致命空難前的決策免於暴露在更廣泛的公眾監督之下。認罪協議還將有利於該公司推進其收購勢必銳航空系統公司(Spirit AeroSystems)的計劃。

波音公司發言人證實,公司已與司法部就解決條款達成原則協議。一名司法部官員表示,波音同意
在未來三年內投資至少4.55億美元,加強安全及合規計劃
。
協議還要求指派一名獨立監督員,任期三年,每年向公眾彙報波音的整改進展,這三年對波音來說屬於“緩刑期”。
據媒體報道,司法部今年5月認定,波音違反雙方2021年初達成、有效期三年的暫緩起訴協議中合規條款。
緣由之一是,就在協議到期2天前,波音今年1月時又發生一起安全事故:一架737 MAX型客機在飛行途中門塞脫落,不得不緊急迫降。
司法部在6月30日向波音提出了認罪協議,並給公司一週時間,否則將面臨密謀欺詐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指控。司法部在星期日的法庭檔案中表示,這是“最嚴重且易於證明的罪行”。
波音欺詐行為的核心是,該公司在知情的情況下向聯邦航空管理局作出虛假陳述,謊稱新軟體可以減少飛行員的強化訓練,從而節省開支。

週日宣佈的認罪協議僅涉及波音對2018年和2019年737 Max墜機事故的責任,而不涉及其他引發對該公司安全標準質疑的事件。
司法部官員補充,
協議不保護任何現任或前任高管,但由於訴訟時效,對個人的指控不太可能。
波音公司一名前首席技術飛行員曾因波音欺詐協議而受到指控,但在2022年被陪審團宣判無罪。
根據法庭檔案,司法部預計在7月19日之前向法庭提交書面協議。
負責此案的法官曾批評波音的“惡劣犯罪行為”,他可能會接受認罪協議和檢察官提出的判決,也可能拒絕和解。

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兩架波音737 MAX 8型客機先後在印度尼西亞和衣索比亞境內墜毀,總計346人遇難。
調查發現,事故原因關聯該機型新軟體系統的安全設計漏洞,而波音向聯邦航空局故意隱瞞其風險以使該機型獲得適飛認證,也未就該軟體系統加強飛行員培訓,導致空難發生。波音同系列機型受到停飛處置,直至2020年11月才由聯邦航空局解禁。
今年1月,阿拉斯加航空公司(Alaska Airlines)的一架波音737 MAX 9的機艙面板在空中破裂,迫使航班緊急降落。儘管無人受重傷,但這次事件使波音公司面臨更嚴格的審查,並持續動搖航空業對波音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