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少談彎道超車系列」,今年去了北歐2國。比起寫教育,我還是寫的遊記更有激情。本文7000字,多圖預警。
作者:蠍子號,藍橡樹主編。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這是AI釦子空間生成的播客節目,用雙人對話模式對本文進行了總結,習慣聽內容的朋友可以試試,期待你的反饋,歡迎星標藍橡樹,一起看更大的世界。
今年暑假,出遠門的家庭更多了。
7月上旬,我一個人帶孩子去了趟北歐,具體來說,是挪威和芬蘭兩個國家,總共待了15天。
最初想去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但在朋友勸說治安太差後作罷;也考慮過澳新,但當地正值冬季無法下海;坦尚尼亞旺季的團費又太貴。
看了一圈地圖,相中了北歐:無酷暑,日照長,治安好,還足夠遠……
我曾讀過一本旅行書,種草芬蘭夏日森林遍地野生藍莓,午夜陽光下的蔚藍湖泊。挪威的夏季則以峽灣聞名,一起被納入了旅行清單。
兒童辦理芬蘭申根籤需要提交的材料很多,出生證需要公證和認證,不過好在順利出籤。
孩子期末一考完,我們就出發了,想在真正旺季到來前佔個先機。誰知出師不利,我們在多哈困了一夜,抵達奧斯陸時已經是原計劃的第二天了。
奧斯陸機場太迷你了!恐怕只有虹橋機場面積的一半,入境審查8個人工視窗,排隊半小時起。出關後,我們在機場取了車。算時間已經不夠去市中心採購,只能餓著肚子先上路了。
車駛出機場,挪威鄉村的詩意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磚紅、明黃、墨綠的鄉村木屋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彷彿進入遺世獨立的桃源之境。
哇!這趟飛躍小半個地球的波折——值了!
挪威峽灣,
此景只應天上有
從首都奧斯陸出發到卑爾根這段500多公里的公路,被稱為「挪威縮影」,是挪威官方推出一條經典旅遊線路,也是挪威旅行的入門級路線。夏天是它的旺季。
「挪威縮影」組合了火車、輪渡、巴士等交通方式,經過鬆恩峽灣、弗洛姆、沃斯等地,串聯起挪威最精華的自然風光,可以讓遊客在1-2天內飽覽峽灣、高山、森林、奇石、瀑布等多樣地貌。
我採用的方式是自駕,考慮到帶行李轉火車和抵達民宿更方便。自駕車行駛在E16公路,穿過世界上最長的公路隧道拉達爾隧道(全長24.51公里)後,就會抵達我們第一天的目的地——艾於蘭。
這是我第一次在異國開車,注意力120分集中。挪威的公路段幾乎都是雙向單車道,最高時速80-90,路口則設定環島,老老實實不要超速度,路並不難開。
挪威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個國家很節儉。路不修寬,機場不大,夠用就行。路上跑的大多是德國車和日本車。
後來我們去了挪威第二大城市卑爾根,感受則更深了。全城著名的上山纜車,其上下兩端的軌道竟然是部分共用的!僅在中間修了一條匯車道,如果上下兩趟纜車時間沒對上,其中一方就必須等待對方透過。
挪威的總人口約559萬人,我全程下來沒遇到堵車,可見交通規劃考慮到高效利用資源,有限度開發,廣袤土地都留給大自然。
歷史課本上說,峽灣地貌是中國唯一沒有的地貌,形成原理與冰川融化有關。地圖上看,挪威沿海被冰川切割出一道道深邃的峽灣。
不過,單論峽灣地貌,我去過新疆和西藏,倒並不覺得有多驚豔,介於桂林山水和長江三峽之間,更為壯闊一些。挪威縮影那段部分路段,和6月的伊犁很相似。
但挪威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把峽灣和森林結合得非常好——森林、草坪、農莊層次分明,湖水瓦藍瓦藍,又非常乾淨。人置身於空曠的山野間,看著小木屋升起的裊裊炊煙,足以忘卻世間所有煩惱,甘心在這裡當一隻海鷗。
這不是我說的,是我家小吳同學說的。他說,下輩子投胎的第一志願,就是在挪威當一隻海鷗。
開啟挪威縮影的方式,除了自駕和火車,我們選擇了徒步。從弗洛姆坐火車到米爾達,下車後從米爾達步行回弗洛姆。全程18.5公里,用時4個半小時。
弗洛姆高山小火車,沿著陡峭的山路往上開,往回走基本就是下坡
這條徒步到美得窒息,一路會經過成片的苔蘚森林、路過十數個大大小小的峽灣瀑布、湖泊時而靜謐、而是湍急,遠處冰川凌厲,近處青山蒼翠,友好的徒步者和騎行者,互相打招呼。
近20公里的路走完,身體是有些疲憊,但我們精神卻一直被美景震撼。徒步難度是「有腿就行」。強烈推薦體力好的小夥伴嘗試,比輪渡遊覽的體驗感強!
如果不想走回來,遊客也可以在VY網站購買火車票時,買好山地腳踏車票,大約走5公里就能到腳踏車中心,這一段也有不少人騎行。
這段徒步我用影片記錄下來了。
人民幣感受挪威物價
說完了自然,再來說說人文。
跟歐洲其他國家相比,北歐的人文景觀相對“冷門”,或許瑞典和丹麥會好一些。
可惜的是,因為航班延誤,我沒能去成奧斯陸的蒙克美術館,也沒能參觀維京船博物館。
但好在我們有三個晚上住在挪威的民宿,像本地人一樣逛超市,用當地食材下廚。透過觀察小鎮的民生,談談我的感受。
首先,挪威人不愧是戶外運動發燒友。騎行、滑雪、高爾夫、皮划艇、越野跑、徒步的氛圍太濃郁了!我入住的Voss小鎮一戶獨棟民居,車庫裡塞滿了滑雪板和皮划艇。家門口就是Voss湖的湖光山色,冬天走出家門就是雪道……
城市裡隨處可見獨自騎行的人、三兩成行的越野跑者,揹著嬰兒爬山的年輕父母,大家都自得其樂得很。挪威的戶外品牌比較有名的是老頭樂、海麗漢森HH,包括非本土的始祖鳥在挪威折扣也好。
弗洛姆小鎮火車站邊有好幾家大型商店,賣的是清一色的戶外產品。衝鋒衣的確是夏季挪威最好穿搭,這裡雨水頻繁、妖風陣陣……
其次,在挪威、包括芬蘭,小孩的數量不少。雖然總聽說發達國家的生育率低,但就我所見,一個家庭有兩三個孩子的情況佔絕大多數,而且爸爸帶娃的比例也很高。
我看到一個說法,生存壓力小的地方,人類的繁殖本能就會佔據上風。只要結婚,就很少會丁克;只要生娃,就是兩個起步。而國內說什麼不婚不育保平安,看似是厭童,實則是厭世。是不是有點道理?
在這裡當孩子的確太無憂無慮了,在遊樂場大家也都是乖乖輪流玩。小吳同學在旅途中還寫了3篇作文,東亞地區的孩子揹負太多,只好自我安慰說,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奮鬥,他們天天玩也會無聊的。
小吳困惑地問:一直玩一直好玩,怎麼會無聊呢?
說民生,怎麼能不提物價?出發前我就聽說挪威的東西貴得出奇。親身體驗後感覺如何呢?我的答案是:也對也不對。
首先,打車、酒店、便利店商品、輕工業產品、旅行專案等,確實貴!我接下來提到的價格都換算成人民幣。
-
一間快捷酒店的價格在2000+;
-
便利店一瓶飲料40+;
-
在國內超市50元買到的T恤在這裡要賣300+;
-
非常普通的冰箱貼50+;
-
峽灣遊船(品質類似黃浦江遊輪)人均1000+
-
收費公共廁所需要10元……
在芬蘭便利店拍的,挪威只會更貴
如果選擇跟團遊,6天峽灣行價格可能高達1.5萬元/人,這已經超過了我這次半個月行程的所有費用。
但挪威也有很平價的東西。
比如大型超市的肉、蛋、奶、蝦、三文魚,當地水果、奶製品、作為伴手禮的魚油等。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油價和民宿價格也相對合理……峽灣不收門票,徒步是免費的。
拿民宿來說,在大理,一間看得到洱海的房間,普通也要上千元,網紅親子酒店2000元一晚也不少。而我在Voss和卑爾根住的民宿,獨享廚房和衛生間,價格也就在1000元左右。
這間位於艾於蘭,面向松恩峽灣的小木屋,一個屋子有6個床位,公共衛浴方便,一晚1200
食材費用與上海持平,但我認為品質要高出不少。雞蛋煮久了蛋黃不會發幹,吃的時候不需要牛奶送服。全麥麵包香得不得了,不知道是發酵工藝還是原料的區別,歐洲的乳酪別提了,便宜又好吃。
在外面點餐確實比較貴,一碗烏冬麵就要200-300元,如果是披薩或意麵,價格還能接受。幸好我出發前做足了功課,帶了幾包泡麵,在民宿裡煮海鮮泡麵,鮮得眉毛都要掉下來了。
小吳同學在民宿做番茄炒蛋
在這段旅程中,我解鎖了異國自駕技能,小吳同學學會給車加油。我們按照密碼提示找民宿的過程也很有趣。
小孩在路上遇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活法,自然而然產生對多樣性的接納、對未知的好奇,一點點擴寬人生邊界。
欣賞自然景觀,打卡人文專案是旅行的一部分,深入街頭巷尾,感受當地生活,也是旅行另一部分的樂趣。
這不比跟團遊好玩多了!
卑爾根全景
挪威6天5晚的行程,我更新在影片中
✈️
Day1 落地奧斯陸,抵達艾於蘭
Day2 弗洛姆小火車-米達爾,徒步,抵達沃斯小鎮
Day3-4 抵達卑爾根 遊覽卑爾根
Day5 回到奧斯陸還車
芬蘭: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
離開挪威,我們來到了芬蘭。我的挪威行程經過嚴謹規劃,芬蘭之行就純屬隨性閒逛了。
看了很多攻略,都說芬蘭無聊,但我在那裡待了8天,可以負責任地說:哪有什麼無聊的地方,只有無聊的人。
我去了赫爾辛基、坦佩雷、圖爾庫和愛沙尼亞的塔林這四座城市。除了圖爾庫確實有點冷清,那幾天天氣也不好,其他三城我都覺得沒呆夠呢。
赫爾辛基是芬蘭的首都,市中心非常小,幾個景點步行都可到達,遊客也不少。幾座教堂我沒有進去參觀,看了個阿黛濃美術館,品質差強人意。
重點推薦芬蘭堡。我們抵達第一天坐輪渡去了芬蘭堡,這是一處海上軍事要塞,如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
在這裡,不僅能看到保留完好的軍事遺蹟,比如海岸大炮和城牆,還能面朝波羅的海悠閒地“躺平”。
晴天的芬蘭堡景色無敵,徒步是開啟芬蘭堡最好的方式,你也可以租一輛腳踏車環島騎行。我想過用最美好的詞彙,去形容這個下午。
草坪上、海邊、咖啡館裡,依然坐滿了享受生活的當地人。海鷗跟遊客搶冰淇淋,烏鴉偷食剩菜。這個季節的白頰黑雁帶了幼崽,成群啃食草地,如果你靠近寶寶,爸爸媽媽就會發出“嘶嘶”的警告聲,但……毫無殺傷力。
作為愛沙尼亞首都的塔林,竟成了芬蘭旅行的一個景點。只要時間允許,幾乎每個到赫爾辛基的遊客,都不會錯過這個距離赫爾辛基只有2小時航程的中世紀古城。當地人也喜歡坐船往返,購買船上免稅的菸酒,就像香港人去深圳。
芬蘭人以熱愛酗酒和桑拿聞名,看這架勢,果不其然
從地圖上看,赫爾辛基距離聖彼得堡不遠。歷史上,芬蘭前有俄國追擊,後有瑞典壓制,前後夾擊的劣勢中,竟然也沒吃太大虧,或許就是喝酒壯的膽吧。
當歷史書上的地名成為實際抵達的遠方,我們的感覺奇妙得就像古人說的天涯若比鄰。
塔林是東歐國家愛沙尼亞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是連線中、東歐和南北歐的要衝。塔林老城的城樓裡,藏著一座海事博物館,陳列了塔林作為“歐洲十字路口”的海上貿易歷史。
這是我們此行中,除了芬蘭的姆明博物館之外,最喜歡的博物館。展品多、互動強。喜歡海事的不要錯過,可以逗留1-2個小時。補充一句,芬蘭博物館的票價成人10-15歐,小孩半價,看多了也挺貴。
海事博物館就在這棟古堡裡
離開博物館,就進入了塔林老城的主幹道。道路兩旁是中古世紀的房屋,色彩繽紛的牆面、教堂的尖頂、古樸的紅色屋頂,讓人彷彿穿越回了中世紀。據說愛沙尼亞也湧進了不少烏克蘭的難民,所以古城裡有一些反戰宣傳。
那天天氣也極好
波羅的海的琥珀遠近聞名,古城裡到處都是賣琥珀的小店。國內社交媒體上,一家門口畫有斑馬圖案的小店被多人提及。一進門我就邁不動步,不免俗地買了很多,物美價廉,作為伴手禮最合適不過了。
參照挪威物價,芬蘭相當於打8折,愛沙尼亞則是打6折。啊,一生愛比價的中國女人啊。
夏天的芬蘭,沒有雪地活動,也沒有太多人文,無論對打卡一族,還是找樂子一族來說,確實會覺得可玩性不高。
但我們主打一個融入當地生活,熱情擁抱戶外,不錯過任何一個遊樂場,無人機航拍穿梭森林(炸掉無人機一枚),用長跑代替景區打卡……算是非常迷你的“旅居”感。
民宿邊上步行5分鐘就是一片森林
芬蘭被譽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據說他們的幸福來源於非競爭的文化、完善的社會保障、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以及知足而堅韌的個性。對遊客來說,在短暫的旅行中如何分得一杯幸福的羹?我的答案是:鑽進森林。
芬蘭70%的國土被森林覆蓋。官方宣傳稱:即便是在首都,居民也能在15分鐘內抵達自然空間。我探索下來確實如此,五步一森林,三步一湖泊,難怪芬蘭的森林教育如此出名。
可惜我們去的那幾天,芬蘭溫度太低,只有10度出頭,我們特地去坦佩雷是湖區,不能下水有點遺憾。不過當地小孩這個溫度也撲通撲通往下跳
我們在芬蘭花2天時間徒步,去了著名的努克西奧國家公園,還有坦佩雷最高點的森林,中間還藏著一些湖泊,哪裡都差不多——滿地野生藍莓,留心還有菌子。
採摘野生草莓
此行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我們參觀了七個。
包括赫爾辛基的阿黛濃美術館、坦佩雷的姆明藝術博物館和間諜博物館、塔林的海事博物館、圖爾庫的手工藝博物館、努克西奧森林公園裡的一個生物多樣性館、弗洛姆的火車博物館……因為行程比較隨意,圖爾庫古堡週一不開門,挺遺憾錯過了。
參觀博物館語言是個問題,除了間諜博物館有中文介紹外,絕大部分博物館只有芬蘭語、瑞典語和英語,少數提供日語,這對英語不夠好的孩子來說不太友好。好在我家小朋友非常捧場,每一個都看得津津有味。
有中文導覽的間諜博物館,且看且珍惜
到坦佩雷必去的姆明藝術博物館,裡面陳列著很多手搓姆明場景模型,以及畫家草圖,博物館裡不讓拍照。
不過,姆明的紀念品依然買不下手,太貴了!經過一番比價,同樣的80週年紀念杯子,大淘寶贏太多了!
圖爾庫的手工藝博物館,是一個露天博物館,由30多個院落構成,展示了中世紀的圖爾庫當地人生活場景,不同手工藝人,比如木匠、鐵匠、製陶師、鐵匠等工作場景。還有真人NPC在博物館演示。
博物館保留了19世紀的風貌,沙石小路縱橫交錯。據說在100多年前,這裡發生過一場特大火災,只有這30多棟房屋得以倖存。
人高馬大的北歐人,就睡1米小床?還是,他們就是這一個世紀長起來的?
另外,我在坦佩雷入住的民宿自帶桑拿房,坦佩雷也有世界桑拿之都的稱號。淺淺體驗一下芬蘭浴。
✈️
Day1、2 赫爾辛基
Day3 塔林,住赫爾辛基
Day4-5 坦佩雷
Day6-7圖爾庫
Day8 赫爾辛基
北歐,沒落了嗎?
寫完了流水賬,再來談談我們的感受。
現在提起歐洲,條件反射就覺得它們不行了。基礎設施、物流水平、網路科技之類,總說中國的更好,首都還不如我們的三線城市。
作為普通人,我真沒有資格評判歐洲是否沒落。我觀察下來,生活是比較簡樸,民宿中也多是宜家之類傢俱,有些公共設施也比較陳舊。
雖然沒有鋪張的裝飾,但我看這裡的每個人都活得都挺有尊嚴,無障礙設施的細節做得很到位,巴士會搭起一個斜坡,方便輪椅和嬰兒車通行。
外賣小哥悠哉悠哉地送貨,城市裡也有很多無人送貨車,包括電子支付發達,城市交通便利,短途掃一輛電動滑板車,鄉鎮和打城市一樣乾淨漂亮,沒有什麼不方便。
這裡女性地位極高,打眼就是那種自己主宰自己的信心,真的讓人羨慕。路上看到的情侶夫妻走在一起,就是並排的兩個人,沒有誰是“第二性”。孩子也是一起帶,爸爸帶娃也不會一直盯著手機看。
“沒落”與否不能只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也要考慮進去。北歐的宜居在一定程度上付出效率代價,也是其被人詬病的“低效”。你能夠在工作日里躺在草坪上曬太陽,就不好指責別人辦事效率低下。大家一起躺平,“只爭朝夕”的人會變得無所適從。
這幾年發展是有點停滯不前,但人家確實老本厚啊。尤其是挪威,天降石油,更不思進取了。
國內的外賣和快遞帶來了生活的便利,可這便利的代價是透過他人的廉價勞動獲得。換一個角度想,如果大家都有閒暇親手做一頓晚飯,或者定定心心吃頓大餐,那麼預製菜和外賣也不是唯一的選擇吧。
那些令人得意的生活便捷,裡面可能根本沒有“生活”。
這裡人工成本很高,計程車很貴,但大部分人也很少打車。大家出行靠公交、騎車、步行或者共享滑板車……自來水龍頭裡流出的水比瓶裝水的標準還高,說人家喝40元一瓶的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好像只是我們自己的臆想。
我在Voss落腳的房子,院子裡搭著腳手架。房主說,他們在購買建材對房屋進行改造。男主人是一名消防員,個子不高,身材壯實。改造工程由他親自動手,一磚一瓦地從建材店搬運材料,自己手搓完成。
有人看到的是不方便、是辛苦,我倒是覺得這樣的生活也挺幸福。
我還特意查了一下他們的收入水平。普通人的月薪在2000到4000歐元之間,醫療、教育等大額支出由政府承擔,生孩子有補貼,全年假期很多,工作時長短,還動不動就罷工。
你說,這是不是沒什麼野心的普通人能投胎的“天花板”了?
我媽聽我這麼一說反問我:那這地方那麼好,你乾脆移民好了。
我斬釘截鐵地說,移民是不可能移民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移民。不過如果短期旅居,過過癮可以。移民一定會有文化和語言的隔閡,日子就不那麼好過了。芬蘭語和挪威語都挺不好學的,雖然當地人英語水平不錯,但如果不會說母語,還是容易被邊緣化。再加上漫長的冬天,想想就抑鬱。
況且農耕民族永遠跟海洋民族隔了一道文化上的差異,談不到一塊去,我能做到遙遠地欣賞,但絕無可能成為其中一員。
至於你說出頭的機會,那也看個人。真正的牛人不會被環境埋沒。但大部分普通人,可能就是那隻被胡蘿蔔牽著走的騾子。
如果你想去北歐,尤其是挪威芬蘭兩地自由行,我沒太多建議給到你們。不像欠發達國家地區會踩很多坑,有各種防騙技巧。發達國家的一切只會比你想象得更先進和有序,治安也非常好,當地人對遊客友善。
當然,效率的確不高,尤其是奧斯陸機場的安檢值機,早點去沒錯。除此之外,規規矩矩的人在那兒踩不到坑。
出發前我也擔憂,比如語言、文化差異,交通法規等等。一路下來,這個機靈的城市動物,不需要多流利的英語,完全能拿下北歐自由行。這裡公交準點,APP發達,地圖清晰,全程我一分錢沒帶,都刷Visa卡。
總之,我和孩子一路就所見所聞討論著北歐與中國生活方式的差異,解鎖陌生城市的玩法,我們很開心能親眼看到不同人群的生活,但又覺得人生大體上都差不多,不過是工作、生活、孩子、吃穿、以及沒事兒偷著樂……
為了不錯過每一篇推文,
大家記得關注並星標🌟藍橡樹,
期待和你一起聊教育、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