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工作崗位增幅創下歷史新高,中國總量第一

日報
專欄
熱點
國際
活動
預計在不久的將來,碳密集型能源行業的工作崗位將會減少,這意味著企業和政策制定者必須幫助員工重新掌握技能,以便更好地過渡到清潔能源工作崗位。(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譯 | 高旭 文 | David Elliott <<<<
來源 | WORLD ECONOMIC FORUM <<<<
近日,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和國際勞工組織釋出了最新一期的《可再生能源與就業》專題報告。
資料顯示,全球綠色工作崗位從2022年的1370萬個增加到了2023年的1620萬個,年度增幅達18%,創下歷史新高。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表示,這一飛躍反映了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和裝置製造的強勁增長。
從行業來看,全球綠色工作崗位主要來自太陽能光伏、風能、水力發電、生物燃料等幾大方向。
然而上述崗位的分佈在全球並不均衡,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區域:
1. 中國(739萬個工作崗位)
據估計,中國的綠色工作崗位總數超過700萬個,佔全球總數的46%。在這些工作崗位中,佔比最大的是太陽能行業,大約提供了近460萬個工作崗位。此外,中國在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的就業崗位數量優勢也非常明顯。
2. 歐盟(181萬個工作崗位)
目前來看,歐盟在太陽能行業的就業增幅尤其明顯,因為歐盟在2023年的太陽能裝置安裝量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幾乎是2021年的兩倍。
3. 巴西(157萬個工作崗位)
報告稱,巴西的可再生能源就業崗位主要分佈在生物燃料、太陽能光伏發電和水力發電領域,其中水力發電是巴西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領域,但其活力不及太陽能和風能,也不像生物燃料那樣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巴西是繼印度尼西亞和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生物燃料生產國。
4. 美國(106萬個工作崗位)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的資料,美國進口的可再生能源產品和服務是出口總量的三倍。目前,美國的綠色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生物燃料、陸上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發電領域。
5. 印度(102萬個工作崗位)
儘管印度是可再生能源裝置和服務的淨進口國,但其出口量卻在不斷增加,到2023年,印度已經擁有超過100萬個綠色就業機會。其中,水力發電工作崗位數量最多,其次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目前,印度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五。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表示,其報告的結論強調了“透過整體政策和投資支援建設一支技術熟練和多樣化勞動力隊伍”的重要性。這與世界經濟論壇釋出的《促進有效能源轉型》報告的結論不謀而合,後者提出了繼續推進能源轉型的10項建議,其中包括優先培養熟練的能源行業勞動力。
要落實上述目標,就要採取多重行動,包括對受能源轉型影響的工人進行再培訓,以及為那些將從新創造的工作崗位中受益的人提供新技能和能力建設。預計在不久的將來,碳密集型能源行業的工作崗位將會減少,這意味著企業和政策制定者必須幫助員工重新掌握技能,以便更好地過渡到清潔能源工作崗位。
*本文版權歸“未央網”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開通白名單請在評論留言,轉載時在文首註明來源及作者。
REVIEW
推薦閱讀

在看”點這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