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教授,出任雙一流大學校長!

前面提個醒,想去醫療衛生系統工作?關注上面公眾號“醫衛招聘”,每天獲取高薪醫衛工作,千萬別錯過!

8月11日,寧夏大學在國際交流中心會議中心召開幹部教師大會。寧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楊培君,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吳濤,自治區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李秋玲,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童剛以及寧大全體校領導、黨委常委、廳級幹部出席會議。會議由校黨委書記李星主持。
會上,童剛宣佈自治區黨委幹部任免決定:彭志科同志任寧夏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校長;王忠靜同志任寧夏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何建國同志不再擔任寧夏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委、委員、校長職務。
校黨委書記李星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堅決擁護自治區黨委的決定,並向何建國為寧夏大學改革、建設和發展付出的辛勤努力,作出的突出貢獻表示感謝和敬意。他指出,兩位新同志的加入,為寧夏大學領導班子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學校持續穩步發展增添了新動力,積蓄了新力量。作為黨委書記,他將和學校領導班子其他成員一道,全力支援彭志科、王忠靜的工作,共同致力於建設一個求真務實、精誠團結、積極進取的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開拓進取,改革創新,攻堅克難,不斷開創學校發展的嶄新局面。
何建國回顧了43年來在寧夏大學求學和工作的難忘經歷以及深切感悟。他表示,寧夏大學記錄了他最充實、最感到快樂的時光,留下了他最寶貴、最值得珍藏的記憶,沉澱了他最深沉、最值得回味的感情,在卸下職務的這一刻,最感恩的是組織的信任,最不捨的是師生的關愛,最難忘的是拼搏的過往,最欣慰的是學校的發展。他將始終關心、關注和支援寧夏大學的建設發展,希望在一代又一代寧大人的接續奮鬥中,寧夏大學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彭志科在表態發言中表示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決定,衷心感謝自治區黨委、政府的信任,他將牢記囑託,紮根西部、奉獻自我,用實際行動答好新考卷。他強調,從黃浦江畔來到塞上江南,這份選擇源於信仰、這份信仰激發責任、這份責任砥礪前行。在寧夏的革命精神、母校上海交通大學的責任與擔當精神、寧夏大學“沙棗樹精神”的召喚和感染下,今後,他將堅韌頑強、奮發有為,努力向深處紮根,往高處拔節,虛心學習寧大、盡心融入寧大、傾力付注寧大,與以李星同志為班長的班子一起,與全體師生員工一道,立足新起點、實現新跨越。
王忠靜在表態發言中表示要嚴於律己,在校黨委的領導下做好各項工作,儘快融入寧夏的建設中,讓寧夏大學更好地發揮作用;服務好廣大師生,做好本職工作;勇於創新,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讓寧夏大學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中貢獻更多的力量,得到更好的發展。
個人簡介:彭志科,男,漢族,1974年生,江西省新幹縣人,工學博士,教授,本博畢業於清華大學(1998、2002),2003年至2009年期間先後在香港城市大學、英國Cranfield大學、Sheffield大學和Loughborough大學從事研究工作。2009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學工作,2013年聘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擔任機械系統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副主任,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任上海交通大學學生處副處長和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工科榮譽計劃專案主任,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任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2019年7月任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期間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1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5年獲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6年入選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主要從事動力學分析與訊號處理、振動分析與控制、裝置智慧診斷與運、海上浮式風機等方面研究,建立了廣義引數化時頻變換理論與方法,提出了非線性調頻分量分解方法,發明了基於微波感知的全場形變和振動測量變革性技術。主持了包括兩機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專案、重點專案和麵上專案、上海市國際合作重點專案等在內的20多個重要專案。發表高水平論文200餘篇,連續7年入選愛思唯爾 “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獲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提名獎、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上海市浦江人才支援計劃、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國振動工程學會青年科技獎、英國無損檢測學會(The British Institute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2019年度CM Innovation Award。
現任全國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聯盟理事、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理事、中國力學學會動力學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力學學會動力學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振動工程學會非線性振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振動工程學會裝置故障診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協會副會長(發起人之一)。擔任了《力學學報》、《計算力學學報》、《振動與衝擊》、《噪聲與振動控制》等期刊的編委。2020年度當選為國際聲學與振動學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coustics and Vibration -IIAV)傑出會士(Distinguished Fellow)。
來源 | 寧夏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編輯/稽核:Andy

哪裡檢視最新科研成果報道?
關注“國際科學”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國際科學”
獲取國內外科學前沿新知
更多重要優質資訊,敬請關注:
本站分平臺-人民網/人民號“中外學術情報”;新浪微博“學術與高校”。
更多資訊,請關注本號,回覆以下關鍵詞獲取:學位論文 | 科研計劃書 | 投稿經驗 | NVivo | C刊核心 | 頂刊CNS | 科研獎項 | 論文排版 | 科研繪圖 | 文書寫作 | 考博申博 | 讀博建議 | 高校求職 | 頂尖科學家| 知名院士 | 學界新秀 | 大學排名 | 學術排名 | 影響因子 | ESI排名 | 科學家創富 | 學術爭端 | 學術不端 | 科研奇葩 | 學界醜聞 | 碩博清退 | 考研趨勢 | 國外機會 | 碩博交友 | 趣味發現 | 
說明:本平臺多數文章為原創或首發編譯,或獲授權轉發。部分優選文章無法聯絡作者,若有不當,請及時聯絡我們處理。商務合作、開通專欄、釋出成果、應聘求職、提出建議等可以後臺回覆“”獲取本站編輯聯絡方式。
想讀博/發論文?點下面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