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為什麼要講這個話題?托福考試是留學路上的關鍵一環,但許多學生卻在備考中陷入“高投入、低迴報”長線作戰的泥潭。準留學生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如果大量的時間都花費在託福學習上,不僅會嚴重拖垮規劃進度,還會影響到校內GPA。這篇文章分析,希望大家重視託福高效備考,儘量縮短“戰線”,快速出分。
今年9月份和一個家長溝通孩子託福備考情況:北京第一梯隊新高二學生,新高一才決定走國際路線,開始學託福,當時報了一個3萬多的託福週末班,上了將近一年,從模考60多分,到了暑假前70多分,然後暑假開始續報了一個20萬的某計劃,高二開學前,正式考試竟然只有86分,一年時間花了20多萬,竟然只有86分!
我當時反問家長:您覺得孩子不提分問題出在哪?
家長說:“孩子不按時完成作業,不背單詞…”
我不知道如何開導這位家長,只是說如果不認真分析下孩子託福學習的問題,明年申請前也不一定能出分。
這僅僅是孩子單方面的問題嗎?並且,單單在一個託福輔導上花費超過20萬的學生也不是個案,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筆者從事美國留學業務十餘年,有多家留學語培機構工作經歷,也發現學生備考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一、輔導機構普遍存在的問題
託福培訓在國內被輔導老師們研究的非常透徹,基本成了應試考試,正常情況下,大部分第一、第二梯隊的學生在6-12個月基本都可以達到目標分數。但現實中,為什麼很多學生需要一年以上時間才能出分呢?
1、課程設定
確實個性化教學。每個學生託福學習之前的英語基礎是不一樣的,但是在培訓機構很難做到個性化教學,無論你是80分,還是100分,只要報同一個班型,授課內容基本是一樣的,哪怕是一對一報班,老師的教案也是一樣的,而課後又沒有針對性的輔導。這種“普適”的授課方式,對一部分學生來說就存在一定的時間浪費。
課程設計誤區
。機構課程設定的方式通常是基礎班、提分班、衝刺班…從這個邏輯上並不是為了讓學生快速出分,而是不斷的續報,這樣才能產生更多利潤。所以經常會有家長說“
我們把能上的班都上一遍了,為什麼還沒出分?
”根本原因是,學生形式上上完了所有班課,但並沒有真正掌握該有的知識。最終家長只能換機構接著報班…
還有一些機構課下不強制學生背單詞,透過上課分析文章來積累,一篇短文積累七八個單詞,要想達到8000單詞量,得刷多少課時呢!
按照這個邏輯,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託福輔導費用,沒有10萬塊錢,是很難分手的。
二、課後管理缺失
語言的學習不僅僅靠老師上課,教齡五年和十年的老師水平差別也不會太大,出分與否的關鍵在於課後管理,在於學生在語言學習方面投入的時間。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快速出分,經常會給孩子找個體老師報一對一輔導,但是個體老師的弊端就是沒有課後輔導(培訓機構也存在),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大多數都會打折扣,極少數非常自律的孩子才能按計劃執行。“我給孩子找最貴的老師上課,一學期也沒出分”的家長,就要分析下孩子課後是不是也投入了足夠的學習時間,否則,如果只靠上課來實現提分的目的,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投入。
有機構也會宣傳自己有課後管理,但是大多數輔導機構課後管理是由助教負責,甚至還有一些機構就是學生兼職。他們的職責主要是監督學生背單詞,學生真正遇到問題,大部分助教也不能解決;學生想留著問正課老師,但老師可能跑場給另一個班學生上課,學生的問題大多數會被積壓。有心的同學,會下次集中問老師;不上心的同學,下次課前就把問題忘到腦後,不了了之。這種課後管理就比較雞肋。
還有些機構的課後管理基本就是放養,連學生打遊戲都不禁止。家長只知道孩子整天呆在培訓機構,但不知道具體都在幹什麼,只是需要續報的時候,才會通知家長交錢。
合理的課程安排應該是在正課之後,會安排1-2節正課老師的輔導,無論是班課還是一對一,都應該有針對性的備考計劃,這樣備考才會更高效。
三、過於迎合學生
投其所好真題班。語言學習很多學生還是想走捷徑的,與每天背單詞、刷題相比,考生更希望從老師那裡獲得高分技巧,比如做題技巧(三長一短選最短)、真題等,甚至有機構推出了真題班,這種班型純粹是碰運氣,但市場受歡迎度還不低。平時模考還都不錯,但上了考場就現原形,遇到新題、難題基本是束手無措。
過於追求捷徑,大量的時間浪費在考試技巧方面,基礎不存在,再多技巧也是無效努力,對提分效果也非常有限,如建房不打地基。
背單詞監督不力。單詞量不足,聽說讀寫全面受阻。有些同學上了很多輔導班,掌握了很多考試技巧,但分數就卡在80-90分之間再難寸進,根本原因就是不背單詞。背單詞對很多托福考生來說就是噩夢,但是機構“管得嚴”,學生就能出分;機構“怕得罪學生”(學生威脅退費),檢查時放水,學生就難出分。有哪些機構敢因為學生不完成作業退費開除的呢?
當然,自律的學生,無需任何監管。
四、學生自身問題
喜歡走捷徑、不背單詞,是目前較多託福不出分學生的共性
。能進第一、第二梯度國際部的學生,大多數學習能力都沒有問題。但是,作為備考的主體,不完成既定備考任務,想提分有點異想天開,哪怕是你選擇最好的老師和課後管理,不自律依然不會提分。
經常見到學生在寫字樓廁所、走廊、教室的角落,抱著手機一玩就是半天,時間也消費在培訓機構了,但卻不是投入在託福學習上。
好的老師除了上課之外,還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自律,學會時間管理,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實現託福的高效備考。
此外,培訓機構的師資水平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例如很多託福老師105分(單項25)都不到,按105劃線能刷掉一大片。
我們分析過這幾方面不提分的原因之後,希望家長面對孩子不提分的情況,不要直接推責到學生自身的問題,否則很難找出“癥結”來解決問題,孩子還可能更“牴觸”託福學習這件事。
至於如何選擇合適的老師輔導孩子出分,上面幾個方面也是家長篩選機構時可以反向考慮的因素。也可以持續關注我們,稍後給大家更多高效備考的資源。
這裡也強調一下:並不是所有機構都存在上述問題,大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析。也有好機構好老師,孩子也很自律,但怎麼學都不出分的,學生語言能力存在缺陷的個案,所以不要誤解。
託福學習不是金錢的比拼,而是策略與努力的結合,如果不認真思考這件事,花20萬不出分的情況隨時會重演。
最後,希望每位考生規劃之路都能少走彎路,用最短的時間衝刺到目標分數,讓升學規劃更高效!
本文授權轉載,SAT君誠意推薦,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您想和SAT君討論規劃
請掃碼交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