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ID:鳴醬醬醬

作者簡介: @鳴醬醬醬 本科與碩士均就讀於華北電力大學。自大三以來,跟隨現在的碩士指導老師從事運籌與管理科學類的研究,具體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專案管理及電力系統規劃與經濟執行。因為目前只是一個研一的小碩,所以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光輝事蹟。給自己定的一箇中期目標是三年後能衝出國門到國外完成自己的博士生涯。短期目標是現在投的一篇JORS和一篇IJPE能順利高中,好為自己將來申請出國的材料新增一點光彩。
敬請關注和擴散本公眾號及同名專欄,會邀請全球知名學者陸續釋出運籌學、人工智慧中最佳化理論等相關乾貨、知乎Live及行業動態:
『運籌OR帷幄』大資料人工智慧時代的運籌學–知乎專欄:http://t.cn/RlNoO3P
『運籌OR帷幄』專欄有獎徵稿專帖:http://t.cn/RHH0eEG
【觀點】系列文章為運籌帷幄最新推出的版塊之一,主要提供對運籌學、人工智慧領域發展現狀及熱點問題的點評,汲取百家交鋒觀點,分享獨家深度見解。以專業的態度和前沿的思維構建業內人士最為認可的觀點分享平臺。
前言
在學術界,無論是做什麼方向研究的,發表的論文永遠都是評價一個學者學術水平最公正的標準。而觀察一篇論文發表在什麼期刊上,則是人們評價一篇論文質量最直接的方法(儘管在某些時候這個方法並不準確,但這確實是一個簡單有效而且被人們廣泛接受的方法)。無數的學者日思夜想茶飯不思,只為衝擊自己心目中的那個Level,其中的苦與樂只有自己及身邊的同行能懂。要想論文發表在權威期刊上,論文的質量固然重要,符合期刊的偏好與風格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人自從事相關研究以來,與導師和不少同行都交流過多次期刊投稿的問題。也曾上網搜尋過相關的期刊目錄,目前只發現過暨南大學的徐素秀老師根據JCR的影響因子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給出過相關期刊的排名(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6976a901018yj7.html PS:徐老師也是一位年輕大牛啊)。
本文的初衷,就是結合自己選擇期刊投稿及閱讀文獻時的一些經驗體會,談一下自己關於各期刊風格的看法。此外,由於本人專業與研究方向的原因,只對自己瞭解的刊物進行點評。
事實上,運籌學的應用範圍是非常廣的,以本人所做的另一個方向電力系統規劃與經濟執行為例,國外的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國內的中國電機工程學報和電力系統自動化等電氣領域的權威刊物,這方面的文章研究方法幾乎清一色的是運籌學。
本文僅代表個人看法,若點評有失公正,還望多多海涵。
以下直接開始期刊點評:
學者們口口相傳的MS OR之一,與Operations Research可並稱之為運籌與管理科學領域的Science Nature級別的神刊(個人認為發表一篇MS的難度遠超Science Nature,畢竟中國大陸發表過Science Nature的課題組還是有一些的,但MS的數量真的可謂是屈指可數)。雖然期刊名字叫“管理科學”,但與大家所理解的管理科學即用定量化方法研究管理問題不太一樣,上面收的方向還是比較雜的,而且不少人是用定性方法研究問題的,文章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出現數學符號。期刊最大的特點就是偏好前沿熱點問題的研究,並且思考問題有著獨到與精妙的角度,研究成果對管理實踐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總而言之,對研究問題的創新性要求極強。雖然對數學的要求也一樣強,但光賣數學在這個刊物是行不通的,這也是與OR最大的區別所在。
另一個大牛刊,難度可能稍微比MS簡單那麼一丟丟(從中國人的發文數量來判斷),但也是難如登天的TOP期刊。與MS的風格差異還是很明顯的,偏向於數學理論的創新,有不少的文章是沒有實際背景直接研究最佳化理論的。即使是有問題背景的,不少也是老問題研究出了一個新方法可以解決,所以有點掛著管理學背景賣數學的感覺……當然問題新也是一個重要賣點,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要求理論創新有具有開拓性與普適性,所以難度較大。幾乎接受各類背景的研究(比如我就讀過幾篇關於電力系統方面的),只要你數學理論過硬。
PS:理論創新的開拓性與普適性可以這麼解釋,以魯棒最佳化理論的大牛 Bertsimas 2004 年發表在OR上的文章《The Price of Robustness》為例,這篇文章被稱為魯棒最佳化問題的一個里程碑之作,幾乎在各個領域都有所應用。以電力系統為例,由於新能源出力具有不確定性,魯棒最佳化方法是一個很好地應對不確定性的方法,而大部分電力系統不確定排程問題到現在還在使用十幾年前Bertsimas所提出的方法。
PPS:在大部分學科裡,一般期刊都是分割槽和影響因子為王。但MS在JCR分割槽是二區,OR是三區,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做運籌與管理科學類研究的人很少談論分割槽的原因。
放在一起說是因為看期刊名字就知道是關於運營管理方面的研究,比MS OR的話題可能稍微窄一些。研究方法也略有一些差異,MS OR上數學規劃方法用的多些,而POM上各類定量方法均有。而POM和JOM的區別在於,POM偏向於理論研究,JOM則偏好實證。都是運營管理領域的大TOP。
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刊物,算是稍次一些的TOP期刊(個人對TOP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也就是肯定算TOP,但沒進UT Dallas 榜的期刊)。這個期刊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中國大陸的認可度奇高,說起TOP期刊,許多人除了MS OR,下一個想起來的就是EJOR。因為MS OR實在很難啃動,所以發表EJOR幾乎成了中國大陸運籌與管理科學領域頂尖水平的象徵。風格與OR貼近,幾乎各領域的最佳化問題都收,但是也是超偏重最佳化理論。EJOR上的文章一般十幾頁中一頁多最多兩頁是模型,其他幾乎全是如模型如何求解之類的理論介紹,所以也有點披著管理學外衣賣數學的嫌疑。發表難度極大,拒稿率極高。這個期刊15年是個轉折點,15年之前發表難度還行,15年後暴漲,可能和大家發現這個刊物價效比較高,導致收文量暴增有關。我6月的時候投過一次,稿件編號已經破了2000,後來10月投了一次JORS,編號才800多。收文量暴增導致初審就嚴格到變態的程度,對英文寫作的審查嚴格到極致。就算過了格式審查也很容易主編一句“風格不合”直接拒稿。之前我投的一篇,idea個人覺得不錯,算是突然靈光一閃腦洞大開想出來的,也很有說服力,但投EJOR之後就被編輯以“風格不合”的原因秒拒。
PS:寫到這裡,談談自己對文章創新的看法。個人覺得創新可以分為問題創新(大部分時候體現在模型新上)和方法創新上(大部分時候體現在求解方法上)。而問題創新又分兩種,一種是腦洞大開式創新,比如我之前寫的那篇,針對一個從來沒人考慮過的新問題,建立了一個新模型。還有一種問題創新,雖然之前查文獻沒人研究過,但不是沒有人想到過,而是想到了卻沒法解決(比如模型解不出來)。然後某人想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成了第一個發這方面文章的人,但絕不是第一個想到這個問題的人,所以本質上也是理論創新。要投EJOR,還是要秀一秀數學功底,搞些理論創新的。
PPS:EJOR對創新性的要求自然不會像MS OR那麼高,但發在上面的文章包裝超好,而且這個刊物喜歡長文(大部分人的字數在12000到15000)。但是這刊物又有頁數限制。注意!此處的頁數限制是你稿子的頁數,不是期刊發出來時候的頁數。當時我寫的文章還不到10000字,遠沒有這上面大部分的文章長,但latex模板沒選好,達到了38頁,格式審查的時候被主編指出來違反了規定,後來一字沒改直接換了模板,變成了27頁,直接透過。所以投稿的時候要選那種排版緊密一點模板。
關於運籌學與計算機方向交叉研究的刊物,其中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是UT DALLS 24的TOP期刊之一(然而JCR分割槽是4區哈哈哈)。從期刊定位就可以看出,相較於EJOR更不偏好問題創新,主要刊登一些演算法方面的研究,老問題新方法的研究比比皆是。
PS:之前本人所在課題組向這倆刊物投過文章。由於側重點的原因,對數值實驗的要求高到變態,審稿人能想出各種花式對比方法讓你來補充對照實驗,所以即使你的理論部分創新性很好,也一定要儘可能地把實驗做好做全,以免被退稿。
光看期刊名字就很像的兩個刊物,在中國大陸的聲譽大概稍微比EJOR次那麼一小點點。看名字感覺像是搞生產過程最佳化的刊物,偏工程與製造類。早期這倆期刊登的文章也確實是這樣的,不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兩塊陣地被搞管理科學的人徹底佔據。以IJPE為例,幾乎90%的文章都是關於Supply Chain的。因為Supply Chain一直都是管理科學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所以IJPE的影響因子相對較高(超過MS)。與之前所提到的所有期刊風格都不太一樣,偏好問題創新,喜歡腦洞大開但又合情合理的文章,數學理論在這倆期刊裡面更像是解決問題的工具,而不是決定文章錄不錄的關鍵點(當然好的數學理論對文章增添分量也很重要)。大部分文章的算例部分都有實證研究。
PS:本人本科是學管理類專業而不是數學出身,雖然經過這些年的訓練理論基礎也日漸厚實,但放棄我擅長的開腦洞去和別人PK啃理論上的硬骨頭是不明智的,所以這倆刊物也成了我們課題組在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
PPS:厚著臉皮給自己祈個福啊哈~
比不上之前提到的幾個但也是聲譽非常優秀的刊物。因為是雙月刊的原因,發文較少。據投過稿的人反饋,奇慢無比。前段時間我導師剛收到一個16年1月份投稿的稿子讓審(發文日為17年12月)…之前聽導師提過一句說這個刊物很多人都是約稿的,不知訊息是否準確,但著急的一定要慎重。喜歡的風格沒有明顯偏向,問題創新和理論創新的均可。
據說是運籌學領域的第一本期刊,也是聲譽極佳的刊物之一。這本刊物也是我導師當年做科研發家的地方。喜歡問題創新,期刊介紹上也明確掛出來了一句話“本刊尤其鼓勵運籌學在各個領域應用的文章”。之前我被EJOR拒稿的文章後來導師讓投了這裡,9月底投稿11月底反饋意見(我也很奇怪為什麼這麼快,一般從投稿到錄用需要1年多一些),主編和審稿人都對我的腦洞給予了讚賞,不過也給了一個不小不大的修改。
運籌與管理科學類不多的JCR一區的文章,影響因子僅次於JOM,期刊風格比較獨特。今年9月北航辦了一個能源主題的運營管理會議,當時Omega的主編也去了。主編的意思是要投我們的刊物,都是數學符號是不行的,但也不能沒有數學。總結一下就是,偏好定量研究方法,但對理論創新性要求不高,文章的一半篇幅都是實證分析,對文章包裝的要求極高。期刊聲譽應該是略次於EJOR,和IJPE一檔的。
先點評這麼多吧,待我整理後再行更新,以後可能會新增國內的期刊。
以上僅代表@鳴醬醬醬 個人觀點。
12月12日@鳴醬醬醬
更新:
最近看了大家的評論,對大家給予的鼓勵和支援也是非常的感動,同時也感謝一些補充意見。為了避免誤會,在此特別強調:
1)本文給出的序號只是出於區別不同刊物的目的,並不意味著序號靠前的刊物一定強於後者;
2)本人嚴格遵守“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準則,只對自己瞭解的刊物進行點評;
3)評論中有很多老師或者同學可能對某些沒有寫上的刊物有所質疑。在此特別說明,絕非是因為本人認為這些刊物水平不佳,而是個人水平有限,不能對所有的刊物都有所瞭解,故而不敢妄作評論。事實上,評論中提到的許多刊物都是水平極佳的TOP期刊,這個是業內大家所公認的;
4)刊物的水平存在著客觀的評價標準也存在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差異。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對各期刊偏好的風格進行點評,而沒有對期刊水平進行刻意排序的目的。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的批評指正,如有疑問,歡迎私信交流~

審稿人@留德華叫獸:
三強: MS OR MSOM,這三個沒什麼難度上的區別。
工學院的話,前三不變,第四並列的很多: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http://t.cn/RQG98WR,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http://t.cn/RQG9Bl3, 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http://t.cn/RQG9kqx
, ann of applied prob…
前一百的商學院,其它期刊一般都完全不count。
商學院很簡單 UTDallas List那五本 MS OR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https://pubsonline.informs.org/journal/msom
前三無差別, POM JOM四五。
建議:你在哪上學 在哪工作 就聽你們學校的要求(某些學校喜歡自己出list)。
第四的話,商學院肯定是POM,工學院就多一些了。
至少全世界前100的商學院和前50的工學院都是把這列為前三的。
歡迎大家同本文作者@鳴醬醬醬一樣,投稿給我們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傳播知識、賺取稿費的同時,更是結交同行、營銷自己的過程。
如果你是運籌學/人工智慧碩博或在讀,請新增微訊號:zf13772441490(備註請務必按照:姓名/暱稱-加群型別-單位/學校-最高/在讀學位-研究方向,否則不會透過),她會拉你進全球運籌或AI學者群(群內學界、業界大佬雲集)。
運籌學/控制論/隨機最佳化愛好者
➦qq群:686387574
人工智慧愛好者
➦qq群:685839321


『運籌OR帷幄』專欄原文請戳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