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春節,倪萍靠著空白電報一念封神。
2025年,單依純拿著手卡,磕磕巴巴宣佈自己成為《歌手》舞臺上最年輕的周冠軍。

手卡唸的不諳世事,甚至讀出了省略號“點點點”以及節目組用來吊胃口的“停3秒”——這些在90年代也許會成為演出事故的表現,在20年代的專業音樂綜藝裡不僅無傷大雅,還贏得了哈哈大笑,成為了小品女王的又一個名場面。
時代對藝人的審美變了,要求變了。但對強者的崇拜始終未變。
人性有很多灰色地帶,比如嫉妒和詆譭;但在絕對實力面前,人類的第一反應會是靜默和讚歎。
音準偏差的行業頂尖標準為±5音分,而單依純的音準偏差能控制在±3音分以內,這也是為什麼她的現場甚至比CD聽起來更加震撼的原因之一。
聽眾對於現場往往會不自覺地降低預期,尤其是在一個不修音的舞臺上,但單依純的演唱,遠超期待。
同時,在首發中她大膽選擇的《珠玉》——這首演唱當天才發行的沒有市場基礎的新歌,也將她獨特的“氣聲包裹式混聲”完美呈現出來,美聲唱法的“喉頭穩定技術”與R&B的即興轉音絲滑到不可思議。
C5強混聲的金屬芯穿透力與頭聲的絲綢質感無縫銜接,“剛柔並濟”的音色控制,讓她在音樂情感敘事裡牢牢站穩腳跟。
空靈又鏗鏘地帶著現場觀眾如痴如醉。
雖然芒果的觀眾一慣愛搶鏡,但真正陶醉和搖頭晃腦還是有本質差別,能被一眼區分的。
觀眾是真的愛聽她唱歌,不管是不是被諷刺是“貸款天后”(依賴翻唱),但純妹唱的歌,大家就是愛聽。

同樣靠聲音取勝,相較於周深的過度依賴真聲區,導致中低音區質感稍顯下降,單依純的“全頻段均衡”策略更符合流行音樂工業化標準,受眾也更廣泛,換句話說,男女老少都愛聽。
市場的資料也說明了一切,同樣是新生代歌手,蔡徐坤粉絲貢獻90%的微博熱搜,單依純的流量則有70%都來自音樂垂類平臺(網易雲/QQ音樂)。

但在流量時代搞事業,只有專業度顯然是不夠的。(不火但業務能力超強的音樂人太多了,歡迎大家留言區提名樂壇遺珠。)
很顯然,單依純也深諳時代節拍。
她用過硬的業務能力穩穩立住核心,然後用豐富的個性標籤疊buff。
觀眾愛她大學生的清澈,愛她小品女王的人設,愛她不離手的表情扇,愛她“瞌睡蟲”上身的隨地大小睡,愛她主動挪C位給前輩,愛她一臉傲嬌的“化了就是搭”。
放在別的女歌手身上,這些可能會被批矯揉造作搶鏡精的行為,在單依純身上,被觀眾面帶姨母笑愛著。
甚至於她在大家普遍發揮不錯的情況下,成為首發周冠軍,質疑聲都小到幾乎沒有。
而她本人,也是大大方方接受恭喜,坦坦蕩蕩享受勝利。沒有熱烈盈眶的誇張,沒有侷促不安的忐忑。
在一眾前輩、國際友人面前,自信從容、不卑不亢,帶著毫無做作的驚喜,帶著姐真的唱的很棒的底氣,穩穩當當接住了破天的流量和觀眾的喜愛。
毫無疑問,單依純上《歌手2025》,上對了。

2024年她參與了12檔綜藝,流量有了,她需要的是更多專業認可,而在音樂專業度上,《歌手》是行業頂流。
單依純上《歌手2025》,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是一場雙向奔赴。
《歌手》系列在迅速走向尷尬期。
國內能用的歌手,不多了。
而且,糟糕的是,普遍年齡偏大。
最初的神仙打架,造星神話,已經成為過往序章。
觀眾對開頭低沉到下水道,結尾高到雲霄飛車的炫技已經審美疲勞。
對呼麥、秦腔、各類非遺滿場飛的編排也失去了新意。
對國外友人的濾鏡也在逐漸褪去。

五旬老太守國門的戲劇性不會一直上演。
情懷牌、技術牌、民族牌、甚至外交牌輪番打一遍後,芒果似乎沒有什麼牌可打了。
《歌手2025》急需新鮮血液。
比如打打不砸招牌的流量牌。
比如一個能唱有梗自帶流量,且目前沒有塌房風險的00後。
單依純是完美選擇。
與她並稱小品天后的Lala 徐佳瑩和A-Lin,都是80後。
與她同期的新生代歌手,黃霄雲實力毋庸置疑,但黃在《歌手2024》的表現有目共睹,坦白來講,她的綜藝感棋差一著。
劉柏辛在深耕國際市場,宋雨琦強則強矣,風格卻未必適合《歌手》舞臺,等等(歡迎大家留言區提名,有機會細說)。
所以,單依純加入首發陣容,是芒果慎重的選擇,也是純妹的自我突破。
好在,這是一場雙贏。
目前來看,雙方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芒果是怎麼火的,80、90後應該都有記憶。
在全民造星的年代,芒果玩綜藝就很有一套,而且錨定的目標群體無比精準——“年輕人”。

曾經的超級男生、超級女生、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哪個不是衝著80、90後去的,而且發發入魂,成為一代人的記憶,紅利讓現在的芒果都吃到爽。
但現在是2025年了。
80後奔五了,90後奔四了。
想要長紅的芒果,必須將眼光投向00甚至10後,那是祖國的未來,也是芒果的未來。
所以,在嘗試過一眾95後之後,芒果在王牌音綜裡,大膽將單依純放在首發,要知道之前的年輕一代最多隻能踢踢館。
這是芒果對Z時代的肯定,也是對Z時代的試探,更彰顯著自己還要再火500年的野心。
很好,非常好,內娛就需要這樣的眼光和野心。
不要心平氣和論資排輩,不要誰年齡大誰就強,不要誰出道早誰就是老大,那套(泡菜)的糟粕,要不得。
演藝圈應該向競技體育學習,簡單、粗暴、直給,誰實力強,誰就要拿金牌,誰就要站的最高。
雖然單依純在釋出會上呼籲“拒絕火藥味”,但是觀眾和市場,會把冠冕戴在強者頭上。
期待單依純的下一期表現。
更期待,華語樂壇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