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博弈的策略選擇

內容梗概:
假如有三個槍手參與決鬥,每輪只能射擊一次。槍手A的命中率高達80%,槍手B的命中率有70%,槍手C的命中率只有60%。看似槍手A佔據優勢,然而由於他的威脅過大,在第一輪決鬥中另外兩個槍手會共同朝槍手A射擊,這導致槍手A反而最有可能被優先淘汰。
不僅如此,槍手A會把命中率僅次於他的槍手B視為最大威脅,並在首輪決鬥中優先朝他射擊。這使技術最差的槍手C反而獲得戰略優勢,在另外兩家決出勝負之前,槍手C都不會遭到子彈威脅。根據計算,在多輪博弈下槍手A的存活率為4.3%,槍手B的存活率為6.5%,槍手C的存活率竟然高達75.2%
假如出手有間隔的話,槍手C的戰略優勢只會更大。他可以選擇隔岸觀火,等待槍手A和槍手C其中一方被命中後,迅速朝殘存的另一方開火即可。一戰時期美國就是等到同盟國和協約國鬥得頭破血流後,才下場收割勝利果實,成為最大贏家。
也就是說,看似最弱的老三,在戰術上是劣勢方,但在戰略上卻是優勢方。老三能充分利用老大和老二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既可以幫助老二共同對抗老大,獲取更高賠率;也能聯合老大壓制老二,獲取更高勝率。不僅如此,老三還能保持中立,待老大和老二打得奄奄一息後再下場爭奪勝利果實。
三國時期,魏吳蜀就是典型的三方博弈,荊州是最核心的地緣變數。冷戰時期遠東形成中美蘇大三角,中國作為老三卻享有戰略優勢,先是倒向蘇聯並獲得工業援助,之後又與美國緩和關係並融入全球貿易體系,成為冷戰最終贏家。
21世紀以來,全球形成中美俄大三角,與之前的區別在於:中國成為老二,俄羅斯退化為老三。這使俄羅斯的外交空間變得寬敞,可以在中美之間左右騰挪。展望未來,該如何處理好中美俄大三角呢?
按照慣例,一些不太適合大範圍傳播的精品文章放在第三方平臺釋出,並設立適當的門檻。具體可以透過掃描二維碼或點選“閱讀原文”獲取。
文章入口:

目前打算更新至2025年底,搞成類似知識星球那樣的包年會員制,計劃釋出十多篇萬字長文,更新頻率不會太高。主要內容以地緣政治、歷史週期、宏觀經濟為主,以研究為導向,探討百年大變局的演繹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