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姐”,全名羅玉鳳,
在許多人的記憶裡,
她是當之無愧的初代網紅。
2009年,她因高調徵婚走紅全網,
後來移居美國成為“打工妹”。
最近,鳳姐就自己近況發聲,
呼籲同胞放過自己,
並稱自己病了,並且過得很糟糕……
而和她一起走紅的“芙蓉姐姐”,
卻開豪車、坐擁房產,成為富婆……

“初代網紅”鳳姐自曝近況
求同胞不要再偷拍自己
最近,初代網紅羅玉鳳(鳳姐)在海外社交媒體發聲,懇求“國內的媒體, 美國的同胞們放過我吧”。
鳳姐稱,因為被同胞“瞎拍瞎傳”,自己40歲了,沒結婚沒孩子。她還稱,自己“這輩子都沒指望了“。
粗略算一下,鳳姐從2010年移居美國,到現在也在外漂泊14年了!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她還深深陷在當年的泥潭裡,一輩子的生活都被影響了。

不僅如此,鳳姐還自曝自己健康狀況很糟糕。她說:“我身體不好,估計也活不了多久,你們就讓我安靜地死去,不要再偷拍我,不要再傳我了”。
不知道鳳姐到底生了什麼病,按理來說,40歲的年紀正值壯年,身體素質也較好才對。但看鳳姐的說法,看來她的確是遇到了一些棘手的健康問題。

對於鳳姐的懇求和糟糕處境,許多華人網友在評論區對她進行安慰。有人建議鳳姐把視野開啟,不要只從華人圈找物件,還應該看看外國人圈子有沒有合適的。
該網友說:“其實,思路開啟,不一定要找華人的。好人哪兒都有。”
對此,鳳姐表示,自己已經試過了,但是沒戲!

“我不是說過了嗎?紐約的老外全是約炮的,不會有結果。”鳳姐說。
在她的帖子中,鳳姐的確說過:“在紐約這個地方,要找不是華人的人結婚,是不會有結果的,找華人的情況就是這樣,因為我常常被曝光,非常困難。”


從高調徵婚到或將孤獨終老
鳳姐在美國的經歷令人唏噓
2009年,鳳姐在上海地鐵高調徵婚時,是否會想到十多年後的自己,在美國的生活是這般模樣?
回顧鳳姐的一生,她原名羅玉鳳(暱稱“鳳姐”),1985年9月23日出生於中國重慶市綦江區趕水鎮,是中國最早一代的網路紅人之一。


2009年,她因在上海地鐵站張貼徵婚啟事,提出極高的擇偶標準(如要求對方畢業於清華或北大、身高176至183釐米等),並在媒體採訪中自稱“九歲博覽群書,二十歲達到頂峰”,迅速在網路上引發熱議,成為當時的網路現象級人物。

2010年,羅玉鳳移居美國,最初在紐約的美甲店和中餐館打工謀生。
據傳,她還曾就讀於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學習微積分和分子生物學等課程。
在美期間,她繼續活躍於社交媒體,擁有數百萬微博粉絲,並透過YouTube等平臺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觀點。
但如今,她的生活顯然不盡人意,被疾病和孤獨纏身。



相比鳳姐,和她當年幾乎同時走紅的初代網紅“芙蓉姐姐”,則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
芙蓉姐姐走紅,是因為她在BBS(如西祠衚衕、天涯、貓撲等)上傳了大量配圖文字帖。

圖片中,她擺出各種誇張的舞姿,身穿緊身衣,配以驚世駭俗的自我描述,如:
“驚為天人!”“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你們沒有一滴淚可以為我流!”
在那個時代,這種毫不避諱地自戀、挑戰主流審美的言辭和影像極具“衝擊力”。“芙蓉姐姐”一詞,也成為人們形容“醜”的代名詞。

然而,誰也沒想到,芙蓉姐姐後來卻透過努力,改寫了命運,擁有了大多數人一生難以企及的財富。
在因“醜”走紅後,芙蓉姐姐考過研(甚至有訊息說她考的是北大藝術碩士)、學過表演、上過電視節目,還嘗試做公益、拍攝正劇角色。

她在微博也多次分享自己的成長、減肥歷程、學習體會,甚至談論女性獨立、精神成長等話題。雖然流量不再,但人卻更加飽滿真實了。
2016年,芙蓉姐姐做出讓所有人都震驚的舉動。
她在社交平臺向王寶強求婚,並曬出了4本房產證、一疊銀行卡和一把豪車鑰匙,從這些來看,網友估算芙蓉姐姐的資產過億。

鳳姐和芙蓉姐姐,這兩位中國最早的“網路紅人”,在當年都曾以驚世駭俗的姿態闖入大眾視野,引發爭議與討論。
但若細看她們的路徑與精神核心,二者雖然同為“異類”的象徵,卻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反應和個體命運。

鳳姐的“美國夢”並不甜蜜
那移民路上千萬個“鳳姐”們呢?
在鳳姐活在公眾視野這些年,有人嘲笑、冷漠、落井下石,也有人同情。
但從某種層面看,鳳姐更像是一個海外移民孤獨的縮影,她用一種極端的方式,讓人看見了那些不被看見的移民現實。

這個不被看見的現實便是——不是所有人移民都是高知精英,也不是所有人在海外都能“逆風翻盤”。
鳳姐曾在鏡頭前放言高標準擇偶,被群嘲、被諷刺,後來到了美國,成了普通的勞工,在美甲店、中餐館之間奔波求生。
人們說鳳姐是笑話,其實她只是用最赤裸的方式,揭開了移民夢最真實的一面。

預訂請聯絡:【MeetInT0】 和大家推薦我這次來的Cottage! 特別適合帶孩子,全家出遊,可划船,釣魚,盪鞦韆,滑梯,Treehouse, 免費動物園~
在海外,華人婚戀市場更顯嚴苛,尤其是像鳳姐這樣沒有學歷、沒有家庭背景、又不符合西方主流審美的女性,更容易被邊緣化。
她面臨的,不僅是語言和文化的隔閡,更是一種在婚戀市場中被“結構性淘汰”的現實。對很多普通移民來說,找物件甚至比找工作還難。文化差異、身份不平等、孤獨感和漂泊感,讓人很難真正融入當地社會,卻也回不了頭。
試想一下,如果鳳姐當初沒有選擇出走美國,而是留在國內,在國內“網紅經濟”迅速發展的過去這些年,有沒有可能她已經成為了頭部帶貨主播,和她現在的處境形成了鮮明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