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專知

論文連結:https://arxiv.org/pdf/2507.01903
近年來,人工智慧(AI)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諸如 OpenAI-o1 和 DeepSeek-R1 等大型語言模型(LLMs)方面,已在邏輯推理和實驗程式設計等複雜領域展現出卓越的能力。受這些進展的啟發,眾多研究開始探索 AI 在創新過程中的應用,尤其是在科學研究背景下的潛力。這些 AI 技術的核心目標,是構建能夠在廣泛科學學科中自主執行研究流程的系統。儘管該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但關於“AI for Research(AI4Research)”的系統性綜述仍然缺失,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們的整體理解,並阻礙了該方向的進一步發展。
為填補這一空白,我們提出了一項全面的綜述工作,並提供了關於 AI4Research 的統一視角。具體而言,我們的主要貢獻如下:
-
系統性任務分類:我們首先提出了一種系統的分類方法,用於歸納 AI4Research 中的五類主流任務;
-
研究前沿與挑戰:接著,我們識別了當前研究中的關鍵空白,並重點討論了未來的潛在方向,特別是在自動化實驗的嚴謹性、可擴充套件性以及其社會影響方面;
-
豐富的應用與資源:最後,我們整理了大量相關資源,包括多學科應用案例、資料語料庫及工具,便於研究者快速獲取並加以利用。
我們希望本項工作能夠為研究社群提供高效的資源入口,並激發 AI4Research 領域的創新性突破。
* 共同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關鍵詞:AI4Research,大型語言模型,科學理解,學術綜述,科學發現,學術寫作,學術評審



1. 引言
近年來,人工智慧(AI)尤其是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興起,如 DeepSeekR1 [263],極大地推動了推理領域的研究。這些技術突破顯著提升了模型在多個領域中的表現,包括數學推理、程式設計以及跨學科知識處理等方面 [724, 748, 616, 931, 947, 110]。其中一些模型甚至已透過圖靈測試 [352],標誌著 AI 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受此啟發,一系列研究開始探索用於創新任務的先進 AI 系統,尤其是在科學發現方面的潛力 [863, 887, 847, 948]。早期的研究中,AI Scientist [507] 提出了“全自動 AI 科研系統”的概念,將科研流程劃分為三個關鍵階段:創意挖掘、實驗執行與學術寫作。該系統首先生成並評估新的想法與假設;一旦假設形成,便自動執行實驗,輸出包括數值資料與視覺化結果在內的研究成果。這些結果透過表格和影像呈現,並附有合理解釋,最終生成一份 LaTeX 報告。在最後階段,AI Scientist 還會自動生成評審意見,用於完善專案併為後續科學發現提供反饋。
類似地,其他經典模型如 Carl [330] 和 Zochi [12] 也採用了類似的流程。值得注意的是,AgentArxiv [665] 和 AgentLab [666] 引入了多智慧體協作機制,模擬科研團隊中的分工協作,涵蓋了同行評審、學術綜述等功能,從而實現了半自動甚至全自動的協同研究過程,而非依賴單一智慧體 [478, 870, 112, 658, 53]。
儘管上述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目前仍缺乏對 AI 驅動科研的系統性綜述,無法全面分析其中的關鍵因素與最新發展,嚴重製約了該領域的持續推進。

為彌補這一空白,我們首次系統定義並綜述了“AI for Research”(AI4Research)這一領域。如圖 1 所示,我們提出了 AI4Research 的系統性任務分類,重點涵蓋以下五個方面:
-
面向科學理解的 AI:AI 系統提取科研文獻中相關資訊的能力至關重要;
-
面向學術綜述的 AI:利用 AI 技術系統性地回顧與總結科研文獻;
-
面向科學發現的 AI:基於現有科學知識生成假設、理論或模型;
-
面向學術寫作的 AI:輔助研究人員撰寫、編輯與排版科研論文;
-
面向學術評審的 AI:用於評估與反饋科研論文的質量。
面對龐大的文獻規模,我們特別強調了 AI4Research 的潛在研究前沿。未來的研究應優先發展能夠融合多學科知識的跨領域 AI 模型,以促進跨學科協作;同時,解決 AI 系統中的倫理問題與偏差對於確保科研的公平性與透明度至關重要;提升模型可解釋性、開發具備自適應能力的即時 AI 系統,以應對動態科學實驗,也將成為推動 AI 在科研中發揮更大作用的關鍵。
此外,我們還總結了 AI4Research 中的關鍵應用與重要資源,包括代表性的多學科應用案例、開源框架與資料集倉庫,以支援未來的深入研究。我們分別介紹了 AI 在自然科學、應用科學與工程、以及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實踐。最後,我們回顧了模型開發中的關鍵工具與公開評測基準,這些都為訓練與實驗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支援。
本工作的主要貢獻如下:
-
科研 AI 的系統性分類方法: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分類體系,涵蓋科學理解、學術綜述、科學發現、學術寫作和學術評審五大方面,系統梳理了能夠增強甚至自動執行科研各階段任務的 AI 工具;
-
新興的未來研究方向:本文識別了 AI 在學術界的重要未來研究方向,包括髮展跨學科 AI 模型、應對倫理與偏差問題、提升模型可解釋性,以及探索用於動態科學實驗的自適應 AI 系統;
-
關鍵應用與豐富資源:我們系統彙總了 AI4Research 在自然科學、應用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的典型應用場景,並梳理了支撐科研流程的關鍵資源,包括開源框架、公共資料集、協作平臺、雲端 AI 服務與學術工具,涵蓋科研發現管理、資料處理和 AI 驅動研究等多個方面。

技術交流群邀請函
△長按新增小助手
掃描二維碼新增小助手微信
請備註:姓名-學校/公司-研究方向
(如:小張-哈工大-對話系統)
即可申請加入自然語言處理/Pytorch等技術交流群
關於我們
MLNLP 社群是由國內外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學者聯合構建的民間學術社群,目前已經發展為國內外知名的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社群,旨在促進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學術界、產業界和廣大愛好者之間的進步。
社群可以為相關從業者的深造、就業及研究等方面提供開放交流平臺。歡迎大家關注和加入我們。

掃描二維碼新增小助手微信
關於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