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經 2023 年的「百模大戰」,AI 正在各行業領域沉澱、落地。科技巨頭們的比拼焦點正在從把模型越做越大,轉向端側大模型的研發與應用,併成為行業日益關注的焦點。
如果把雲端的大模型類比成無所不能的智慧,那麼端側的大模型更像是一種無所不在的智慧。對於企業來說,如何抓住端側大模型的熱潮,深入挖掘其在各行業的應用潛力,將其與自身業務緊密結合,催生新的增長動力,這不僅是一個戰略機遇,也是企業管理者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
將目光投向實際生產,想要把大模型裝進算力有限的終端裝置,總會存在一些繞不開的技術難點,如何在有限的計算資源下保持模型效能?如何在電池續航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降低模型執行的能耗?如何設計蒸餾、剪枝演算法為 AI 模型降本增效?
這時,舉辦一場詳細拆解端側大模型技術與應用實踐活動就顯得尤為迫切,基於此,由機器之心聯合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組委會辦公室精心策劃的「端側 AI 大模型開發與應用實踐」技術論壇,將於 10 月 26 日在上海舉辦。
拆解前沿技術
探索新的應用前景

核心議題
-
端側模型的壓縮與量化技術 -
端側推理引擎的架構和工作原理 -
大模型在手機端側部署落地探索 -
面向端側部署的多模態大模型技術 -
端側晶片的能效最佳化:實現更長續航與更低功耗 -
端側裝置中模型部署實戰 -
……
論壇亮點
-
技術研討:端側 AI 的最新技術知識、研究成果及未來發展趨勢,為實操提供理論支援;
-
案例驅動學習:讓參與者瞭解端側 AI 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和解決方案;
-
手把手實操教程:技術專家現場帶領實操,讓參會者能夠親自實踐端側 AI 模型部署技術;
-
互動式現場:設定 Q&A 答疑環節,幫助參會者解決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參會收穫
-
專家們準備了豐富的實際用例,從晶片、軟體棧到手機、智慧終端,分享端側大模型在各行各業中的「實戰經驗」。 -
瞭解技術發展的方向趨勢,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和應用場景,推動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滿足市場和客戶的新需求。 -
不僅能系統學到最新的關鍵技術,還將在理論中進行實操,在實踐中鞏固學習成果。
這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培養和儲備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更能擴充套件軟體工程師們的技能集,從而能夠處理更廣泛的專案,在產品設計和服務創新上取得先機!
適合參會人群
無論你是什麼職業背景,只要你對人工智慧及端側 AI 感興趣,本次論壇都是為你量身打造的。
-
職場人士
無論你是研發工程師、專案經理、產品經理或者技術開發者,掌握端側 AI 的相關技術知識和應用能力,提升你的技術水平,將幫助你在職場上更具有競爭力。
-
企業家
無論是手機、智慧穿戴、智慧座艙、安防、智慧家居或者智慧終端行業,都在逐步部署端側 AI。透過這場論壇,你將更好地瞭解端側 AI 如何賦能企業,幫助貴公司在轉型過程中做出更具前瞻性的決策。
-
研究員 / 學生
無論你是想拓展新的研究領域,還是想提前為職場生涯累積技術知識,深入瞭解端側 AI 的技術發展趨勢及應用,這將是你未來人生路上的加分項。
主講人介紹
本次論壇嘉賓陣容強大,我們邀請到了行業內的知名專家和一線技術負責人,帶領大家一覽端側 AI 模型的技術與應用。

戴國浩
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
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
長期從事稀疏計算電路與系統研究,發表論文 80 餘篇,谷歌學術施引千餘次。他帶領團隊提出 FlightLLM 是全球首個 FPGA 大模型推理 IP,相比 GPU 能效提升 6 倍。曾獲 DATE’24、ASP-DAC’19 最佳論文獎,和多次會議最佳論文提名,個人曾獲 2022 WAIC 雲帆獎等榮譽。

目前帶領團隊負責研究智慧終端,影片理解與生成等相關研究領域。在CVPR,ICCV,ECCV,PAMI等頂級期刊會議發表數十篇論文,谷歌學術引用數超過10000。組織釋出了 3D 資料集專案 OpenXDLab,包括 RenderMe-360、DNA-Rendering 和 OmniObject 3D(CVPR2023 最佳論文候選)。作為作者之一獲得中國影像圖形學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負責技術產品包括端側大模型 SenseChat-Lite,手機人臉識別 SenseID,手機智慧抓拍 BestMoment,增強現實平臺 SenseMARS,智慧車艙 SenseCabin 等。

賈超
面壁智慧副總裁
面壁智慧端側大模型專案負責人,主導負責面壁 CPM-C 千億大模型,面壁 MiniCPM 系列端側大模型專案研發。特別是面壁 “小鋼炮” MiniCPM 系列端側模型,包含基座模型 MiniCPM 和多模態模型 MiniCPM-V,憑藉以小博大、高效低成本的特性享譽全球。

鮑敏祺
安謀科技產品總監
負責 “周易” NPU IP 產品,致力於對接並滿足多樣化端側硬體裝置的不同 AI 計算需求。他深耕 AI 領域,擁有豐富的架構設計經驗,涵蓋了從 AI 高效能計算到 AI 高能效比設計等多個重要領域,曾帶領團隊多次實現了成功流片到順利量產的目標,顯著提升了 AI 大晶片的能效比。自加入安謀科技以來,鮑敏祺先生負責 NPU IP 產品的定義與市場推廣,並推動這些前沿技術的實際應用與落地。

陳龍
中科加禾聯合創始人兼 CTO
曾任華為編譯器與程式語言實驗室架構師,主攻平行計算、異構程式設計和編譯系統,擁有多年面向國產晶片的編譯產品構建和落地經驗。

李路長
OPPO AI 中心端側 AI 高階工程師
2019 年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專注於深度學習模型推理效能最佳化。在 OPPO 開發了針對 Transformer 結構模型的高效能端側推理引擎 Transformer-Lite,實現 Transformer 模型端側 GPU 推理效能業界高度領先,支援了智慧消除等演算法端側部署。

現在報名可享「立減 400 元早鳥福利」
此次的「端側 AI 大模型開發與應用實踐」技術論壇已正式開放購票,掃描下圖二維碼或點選底部「閱讀原文」可直達活動報名頁。即日起至 10 月 14 日,購票參會即可享票價立減 400 元 / 人的早鳥福利。
同時你將獲得 ——
-
專業的端側 AI 大模型技術解析和最佳實踐案例分享 -
與技術大牛面對面交流機會 -
加入高質量社群,及時跟進行業前沿資訊 -
活動現場影片會後無限回看許可權
關於本次活動團購、發票、內容等相關問題,歡迎新增機器之心小助手(ID:13661489516)或透過郵件([email protected])進行諮詢。
此外,如有興趣與本論壇合作,展現 AI 技術研究和創新應用進展,請與我們聯絡。聯絡方式:潘女士,18361813171,[email protected]
往期活動
Previous activities
關於協會
About MIT CEO


麻省理工學院華人創業者協會(MIT Chinese Entrepreneurs Organization, MIT CEO) 是由MIT學生和創業者成立的MIT學生組織,致力於幫助麻省理工學院及周邊的華人創業者建立世界級創新企業,構建創投資源與華人創業者的高效對接平臺,建設高水平創投社群。
有意願加入我們或聯絡交流合作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想加入MIT CEO日常交流群,請加小助手微訊號:mitceoassistant,註明‘拉群’。
如有相關招聘資訊需要釋出,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 THE END
轉載請聯絡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投稿或尋求報道:[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