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與上交大教授領銜!DeepSeek時代中國生成式AI大會首批嘉賓公佈,多位頂會作者也來了

4月1日-2日,2025中國生成式AI大會(北京站)將正式舉行~
DeepSeek在開年的異軍突起,成為中國生成式AI領域、乃至整個人工智慧產業的關鍵拐點,對AGI這一新徵程的探索也帶了巨大推動。
DeepSeek顛覆了“堆砌算力”的固有路徑,開闢出一條“效率優先”的創新路徑,從而改寫了中國與西方在大語言模型上的競爭態勢,也為AI Infra的研究與開發指明瞭方向,更為國產AI晶片與算力的再次突圍注入了新動能。
DeepSeek的開源開放姿態不僅讓自己躋身為AI開源領袖,更是在國內掀起了模型部署和應用接入的熱潮。與此同時,DeepSeek R1的出世也激發了世界範圍對推理模型的研究和開發熱度。而蒸餾模型的推出,也進一步提振了端側AI興起的信心。
與此同時,視覺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以及世界模型在過去一年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視覺生成類應用更是層出不窮。而Manus的躥紅和爭議,也讓AI智慧體走到了臺前,拉高了今年的預期。
在上述背景下,4月1日-2日2025中國生成式AI大會(北京站)將正式舉行。中國生成式AI大會已成功舉辦三屆,現已成為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產業峰會之一。
本次大會繼續由智一科技旗下智猩猩、智東西共同發起,以“大拐點 新徵程”為主題,計劃邀請50+重量級嘉賓同臺分享和討論,深入解構DeepSeek引發的變革狂潮,全面展示國內生成式AI重大進展。
01.
首批演講嘉賓揭曉:上交大戴國浩教授與清華許華哲教授領銜
今天將為大家正式揭曉本次大會的首批演講嘉賓!
首先是主會場。在主會場第一日上午進行的開幕式上,清華大學交叉學院助理教授、博導、星海圖聯合創始人許華哲將帶來主題報告。許華哲教授同時也是清華大學具身智慧實驗室負責人。在具身基礎模型EFM-1階段,星海圖採用模仿學習為核心演算法架構進行豐富的雙臂操作任務,由星海圖聯合創始人許華哲提出的基於3D擴散策略DP3(3D Diffusion Policy)是當前世界最優模仿學習效率演算法架構。
而在主會場第二日全天進行的大模型峰會上,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戴國浩將帶來開場報告。去年12月的上海站,戴國浩教授從軟硬協同與多元異構共築大模型算力底座帶來了報告,今年則將結合DeepSeek對大模型軟硬體最佳化進行報告解讀。
接下來是分會場的三場閉門技術研討會。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生、Agent Hospital一作李俊凱將在分會場第二日上午進行的AI智慧體技術研討會上帶來報告。作為Agent Hospital的第一作者,李俊凱博士構建了一個全面的醫院模擬環境,實現了醫療智慧體在疾病管理全生命週期中的自主決策,該研究成果受到學界和業界的廣泛關注。
智平方RoboMamba一作劉家銘清華大學ISRLab在讀博士生、星動紀元實習研究員郭彥江清華大學TSAIL團隊博士生劉松銘將在分會場第二日下午的具身智慧大模型技術研討會上帶來主題報告。
去年6月,智平方與北京大學合作推出了針對操作機器人的 RoboMamba 端到端具身大模型。劉家銘博士為RoboMamba的第一作者。
郭彥江博士作為作者參與的論文《Advancing Humanoid Locomotion: Mastering Challenging Terrains with Denoising World Model Learning》曾獲RSS2024最佳論文提名獎。
劉松銘博士提出的用於雙臂機器人操作的擴散基座模型——Robotics Diffusion Transformer(RDT),是目前最大的用於機器人操作的擴散基座模型,擁有模型引數量1.2B。
1、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 戴國浩
戴國浩,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方向為稀疏計算電路與系統,在相關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和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谷歌學術施引兩千餘次。發表論文曾4次獲最佳論文獎(FPGA 2025、ASP-DAC 2025、DATE 2024、ASP-DAC 2019),3次獲最佳論文獎提名(DATE 2023、DAC 2022、DATE 2018)。擔任領域內多個國際會議TPC成員和期刊審稿人、Ph.D.Forum at DAC 2024聯席主席等職務。曾參與指導學生獲ACM 2021 SRC全球第三,MICRO 2020 SRC全球第一。個人榮獲2024年算力中國·青年先鋒人物獎、2022年WAIC雲帆獎、2021年NeurIPS BIGANN競賽全球冠軍等榮譽。戴國浩作為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在2023年創立了無問芯穹。公司致力於大模型軟硬體協同最佳化平臺的建設,助力我國下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的生態建設與快速發展。無問芯穹釋出的大模型算力底座“無穹Infini-AI”已支援20+模型在10+種計算卡上的一鍵式高效部署,實現行業最優計算效率與最低成本。
2、清華大學交叉學院助理教授、博導、星海圖聯合創始人 許華哲
許華哲博士現為清華大學交叉資訊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導,清華大學具身智慧實驗室負責人。博士後就讀於斯坦福大學,博士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其研究領域是具身人工智慧(Embodied AI)的理論、演算法與應用。許華哲曾獲頂級智慧機器人會議CoRL'23最佳系統論文獎,2024年WAIC“雲帆獎”,在IJRR,RSS,NeurIPS等發表頂級期刊/會議論文五十篇,代表性工作曾被MIT Tech Review,Stanford HAI等媒體報道。曾在IJCAI2023、IJCAI2024、ICRA2024、ICLR2025擔任領域主席/副主編。
3、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生、Agent Hospital一作 李俊凱
李俊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生,師從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劉洋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智慧醫療與多智慧體系統。致力於探索大模型驅動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推動人工智慧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應用。
作為Agent Hospital的第一作者,李俊凱構建了一個全面的醫院模擬環境,實現了醫療智慧體在疾病管理全生命週期中的自主決策,該研究成果受到學界和業界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李俊凱已在CCF A類國際會議發表兩篇論文,並擁有一項專利。憑藉在智慧醫療領域的創新研究,榮獲清華大學計算機系84創新未來獎學金三等獎。
未來,李俊凱將繼續深耕醫療人工智慧,探索更復雜的醫療場景模擬,推動智慧診療系統的落地應用,為智慧醫療的發展貢獻力量。
4、智平方RoboMamba一作 劉家銘
劉家銘,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仉尚航助理教授。從事面向開放世界的端到端具身智慧體研究,擁有Neurips、CVPR、ICLR、ICCV、ICRA等16篇一座或共同一座論文發表。曾獲得ICCV 2023持續性泛化學習競賽冠軍,ICCV 2023魯棒多工學習競賽冠軍,CVPR 2023自動駕駛佔有預測競賽季軍。Google Scholar引用1100餘次,個人主頁:https://liujiaming1996.github.io/
5、清華大學ISRLab在讀博士生、星動紀元實習研究員 郭彥江
郭彥江,清華大學交叉資訊學院智慧系統與機器人實驗室(ISRLab)在讀博士生,星動紀元實習生。研究方向為具身智慧,聚焦在通用操作大模型的訓練,使用大規模網際網路資料和預訓練生成模型來訓練通用操作模型,曾經發表論文在NeurIPS,RSS,CoRL,ICRA,IROS等會議。曾獲得RSS 2024最佳論文提名獎,清華大學本科優良畢業生等獎項。
6、清華大學TSAIL團隊博士生 劉松銘
劉松銘,清華大學計算機系TSAIL團隊二年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具身智慧和AI for Science。此前在ICML, ICLR和NeurIPS等頂級會議發表多篇論文,本科期間曾獲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
02.
大會日程:兩天六場會議 聚焦DeepSeek的顛覆與重構
國內生成式AI的發展已經從GPT引領切換到DeepSeek驅動,同時,包括AI智慧體、AIGC應用在內的應用熱潮也頗受期待。本次大會也圍繞這一重大變化進行了日程設計,希冀深入透視DeepSeek帶來的顛覆與重構,全面展示國內生成式AI重大進展。
大會主會場將進行開幕式、GenAI應用論壇、大模型峰會;分會場將進行DeepSeek R1與推理模型技術研討會、AI智慧體技術研討會和具身智慧大模型技術研討會。其中,三場研討會為閉門制,主要面向持有閉門專享票、貴賓通票的觀眾開放。
03.
人工智慧創新展繼續擴容 展位開放申請
去年4月,中國生成式AI大會北京站首次設定展區,10家企業進行了技術產品方案展示。而在去年12月的上海站,展區進一步擴容,15家企業展示了技術產品方案。

▲2024中國生成式AI大會北京站及上海站展區盛況

今年,北京站將繼續在主會場外繼續設定人工智慧創新展。展區面積和展位數量均持續擴容,仍以標展為主。屆時,預計將有26家人工智慧產業鏈上的優秀企業帶來技術產品方案展示。
目前展位已所剩不多,歡迎申請。如有意參展,可以新增文末小助手進行諮詢。

▲2025中國生成式AI大會(北京站)展區規劃圖

04.
報名通道全面開啟 電子門票也可以檢視啦
隨著首批主會場和分會場演講嘉賓的對外公佈,大會的報名通道全面開啟。
此次北京站設定了四類電子門票,分別是主會場觀眾票、主會場VIP票、閉門專享票和貴賓通票。其中,主會場的座位分佈如下。
四類電子門票中,主會場觀眾票為免費票,申請後需經稽核透過方可參會;主會場VIP票、閉門專享票和貴賓通票均需購買。
針對此前已申請主會場觀眾票的朋友,組委會的稽核和通知工作已經啟動,小助手將對透過稽核的朋友進行微信告知(優先微信,並輔以簡訊或電話),請您查收和回覆。劃重點啦,一定記得去檢視您的電子門票,這是現場參會簽到需要的,記得儲存哦~
想到現場參會的朋友,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新增小助手“泡泡”,進行購票或免費申請主會場觀眾票。已新增過“泡泡”的老朋友,可以給“泡泡”私信,傳送“GenAI25”即可報名。
演講需求、會議贊助的專家或企業也可以私信“泡泡”進行諮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