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蘇楊帆 關東宇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王毅表示,2023年是中國外交的開拓之年,更是收穫之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外交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促進國際團結合作採取中國行動,為化解各種危機挑戰提供中國方案,為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作出中國貢獻,開闢了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的新境界。
當前,世界格局正在深刻變革,人類社會遭遇多重挑戰。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環境,中國將堅定做這個世界的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中國將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共產黨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這就是我們的使命、我們的擔當、也是我們的追求和目標。

展望2024年中國外交
王毅表示,去年底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對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形成了新徵程上中國外交戰略的頂層設計。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線,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歷史擔當、更加富有活力的創造精神,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更有作為的新局面。
王毅說,我們將更加自信自立,鍛造中國外交的品格。始終把國家發展振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
我們將更加開放包容,展現中國外交的胸懷。鞏固拓展全球夥伴關係網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促進不同文明互尊互鑑。保持大國關係穩定,與周邊國家攜手共進,與全球南方國家共謀振興。
我們將主持公道正義,亮明中國外交的風骨。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在關係廣大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原則問題上旗幟更鮮明,鐵肩擔道義,錨定歷史前進的正確方向。
我們將推動合作共贏,堅守中國外交的追求。堅定走團結合作的人間正道,積極為解決地區熱點和全球性問題提出更多中國方案,貢獻更多中國智慧,提供更多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公共產品,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談中美關係:四問美國
有記者提問,自去年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後,中美就共同處理分歧、推進互利合作達成共識。但美方仍持續對華增加貿易和科技限制。中方認為未來一至兩年間,這一趨勢是否會有所轉變?中方將如何應對?
王毅表示,中美關係關乎兩國人民福祉,關乎人類和世界前途。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始終保持對美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始終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世界負責的態度處理中美關係。我們的立場就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原則: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既是對中美關係半個多世紀經驗教訓的總結,也是對大國交往規律的把握,應當成為中美雙方的共同遵循和努力方向。
王毅指出,具體而言,相互尊重是前提,因為兩國社會制度和政治體制不同,只有尊重和認可差異,兩國交往才可持續;和平共處是底線,像中美這樣的兩個大國,發生衝突對抗後果不堪設想;合作共贏是目標,中美攜起手來,可以辦成很多有利於兩國、有利於世界的大事。
王毅表示,去年11月,中美元首在舊金山舉行歷史性會晤,雙方就推動中美關係止跌企穩、重回健康發展軌道達成了共識,明確了方向。習近平主席深刻闡明瞭中方對中美關係的基本方針和原則立場。拜登總統重申美國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透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援“臺灣獨立”,並表示美國樂見中國發展富裕,不尋求打壓遏制中國發展,不尋求同中國脫鉤。
王毅指出,舊金山會晤以來,中美關係改善確實取得一些進展,這符合兩國和世界人民的利益和願望。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美方的對華錯誤認知仍在延續,所做的承諾並沒有真正兌現,打壓中國的手段不斷花樣翻新,單邊制裁的清單不斷延長,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王毅強調,美國如果總是說一套、做一套,大國的信譽何在?美國如果一聽到“中國”這兩個字就緊張焦慮,大國的自信何在?美國如果只讓自己保持繁榮,不允許別國正當發展,國際公理何在?美國如果執意壟斷價值鏈高階,只讓中國停留在低端,公平競爭何在?美國面對的挑戰在自身,而不在中國。如果一門心思打壓中國,最終必將害了自己。我們敦促美方認清歷史發展大勢,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的發展,積極務實地開展對華交往,言行一致地把承諾落到實處,同中方一道,推動中美關係走上穩定、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軌道。
今年是中美建交45週年。習近平主席指出,中美關係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我們始終願意與美方加強對話溝通,推進各界人士友好往來,架起更多相互瞭解的橋樑,消除不必要的誤解和偏見。我們相信,雙方完全可以找出一條兩個不同大國在這個世界上的正確相處之道。

談中俄關系
有記者提問,今年是俄中建交75週年,這些年來雙邊關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水平,在您看來,在當前國際關係全球轉型的條件下,如何才能最有效地發掘中俄合作的潛力。
王毅表示,在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的戰略引領下,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保持著高水平的執行,雙方政治互信持續深化,互利合作優勢互補,民間交往熱情高漲,去年雙方貿易額達到了創紀錄的2400億美元,已經提前完成了2000億美元的既定目標。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入中國的千家萬戶,而中國的汽車行駛在俄羅斯的大街小巷,這充分體現了兩國互利合作強大的韌性和廣闊的前景。
王毅表示,維護好、發展好中俄關系,這是雙方基於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做出的戰略決策,更是順應世界發展大勢的必然要求。作為世界主要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俄雙方打造了一種完全不同於冷戰舊時代的大國關係的新正規化,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基礎上,堅持永久睦鄰友好,深化全面戰略合作。
王毅表示,當今世界,霸權不得人心,分裂沒有前途,大國不應對抗,冷戰不能重來,中俄關系順應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的時代潮流,為維護全球戰略穩定,促進大國良性互動,推動新興大國合作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王毅指出,今年中俄關系將迎來建交75週年,我們雙方還將共同舉辦中俄文化年,兩國關係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中方願同俄方一道,進一步培育合作的新動能,不斷夯實兩國人民的友好基礎。
王毅表示,俄羅斯今年擔任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而中方也將在今年下半年接任上海合作組織的輪值主席國,我們雙方將加強國際多邊協作,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維護地區地區和全球的安全與穩定。謝謝!

談中方倡導的全球治理方案
有記者提問,國際上很多領導人都認為當今國際秩序未能反映或適應國際現實力量變化,中方提出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兩大主張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支援,您能否就中方倡導的全球治理方案做進一步闡釋?
王毅表示,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但是各方對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多極化和全球化看法並不完全一致,中方的主張是應當實現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平等的多極化就是要體現各國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不能再允許個別或少數大國壟斷國際事務,不能再允許以所謂實力地位把國家分成三六九等,不能允許誰的拳頭大誰就說了算,更不能允許有的國家必須在餐桌上,有的國家只能在選單裡,要確保國家不分大小強弱都能在多極化的程序中平等參與,享受權利,發揮作用。
王毅指出,有序的多極化就是要共同恪守聯合國的憲章宗旨和原則,共同堅持普遍認同的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多極化不是陣營化,更不是碎片化、無序化,各國都在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內行事,都要在全球治理的程序中開展合作。普惠的全球化就是要做大並且分好經濟發展的蛋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都能參與並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妥善解決好國家之間與國家內部的發展失衡問題,從而實現共同發展和共同的繁榮。包容的全球化就是要支援各國走出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不搞發展模式的單一化,要摒棄損人利己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要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保持全球經濟增長的活力和動力。
王毅表示,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朝著各國人民期待的正確方向發展,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去邁進。

談臺灣問題
有記者提問,臺灣地區選舉結束後,外界擔憂臺海緊張局勢會進一步升級,並將衝擊區域和平與穩定。您認為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是否正變得暗淡?您如何看待目前臺海局勢?各方應採取什麼措施,避免緊張局勢升級?
王毅表示,臺灣地區選舉只是中國的一個地方選舉,選舉結果絲毫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也改變不了臺灣必將回歸祖國的歷史大勢。選舉結束後,1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重申堅持一箇中國原則,支援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充分說明一箇中國原則已經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如果現在還有人縱容支援“臺獨”,那就是挑戰中國的主權。如果個別國家執意與臺灣地區保持官方關係,那就是干涉中國的內政。我相信,大家遲早會看到一張國際社會遵守一中原則的“全家福”照片,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王毅指出,“臺獨”分裂行徑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破壞性因素,要真正維護臺海和平,就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臺獨”。堅持一箇中國原則越有力,臺海和平就越有保障。
王毅表示,我們的政策很清晰,就是繼續以最大誠意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我們的底線也很清楚,那就是絕不允許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臺灣島內誰想搞“臺獨”,必將遭到歷史的清算,國際上誰要縱容支援“臺獨”,必將引火燒身、自食苦果。
王毅指出,海峽兩岸骨肉相連,民族根脈不可分離,所有炎黃子孫,所有龍的傳人都應秉持民族大義,共同反對“臺獨”,支援和平統一。

談巴以局勢
有記者提問,加沙人民遭受飢餓,生機無著,每天大量人道主義援助無法進入加沙,國際社會如何為巴勒斯坦人民提供重要保護?中方在巴基斯坦的公眾立場受到阿拉伯國家的讚賞,結束巴以衝突的未來出路是什麼?中國為此發揮什麼作用?
王毅表示,你代表阿拉伯國家提這個問題,我認為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本輪巴以衝突已造成10萬平民傷亡,還有不知多少無辜民眾被掩埋在瓦礫之下。生命沒有貴賤之別,不能以種族、宗教劃分。21世紀的今天,這場人道災難竟然無法被制止,這是人類的悲劇,更是文明的恥辱。任何理由都不能再為衝突延續辯解,任何藉口都不能再為平民被殺戮開脫。國際社會必須緊急行動起來,將立即停火止戰作為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將確保人道救援作為刻不容緩的道義責任。加沙民眾有權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婦女兒童應該得到親人們的呵護,所有被扣押人員都應得到釋放,一切傷害平民的行為都應被制止。
王毅強調,加沙這場浩劫再次提醒世人,巴勒斯坦領土長期被佔領的事實不能再忽視了,巴勒斯坦人民獨立建國的夙願不能再回避了,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歷史不公更不能再世代延續,遲遲不予糾正。只有還巴勒斯坦人民以公道,全面落實“兩國方案”,才能徹底走出巴以衝突的惡性迴圈,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產生各種極端思潮的土壤,才能真正實現中東地區的持久和平。
王毅表示,中國堅定支援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始終致力於巴勒斯坦問題的全面、公正、持久解決。我們支援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呼籲個別安理會成員不要再為此設定障礙。我們倡議召開更大規模、更具權威、更有實效的國際和會,制定落實“兩國方案”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我們主張巴以雙方儘快恢復和談,最終實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兩個國家和平共處、阿拉伯和猶太兩個民族和諧共存。中方將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為恢復和平奔走,為挽救生命努力,為匡扶正義擔當。

談中歐關係
有記者提問,中國與歐洲的關係去年有所改善,中國對歐洲有何期待?中方怎麼看待有關歐洲國家不加入“一帶一路”倡議?
王毅表示,去年是中歐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20週年,雙方各層級交流對話全面重啟。中歐班列開行1.7萬列,聯結歐洲25個國家219個城市,在動盪世界中構築起一條安全暢通的產供鏈生命線。中方給予歐洲多國免籤待遇,便利了雙方人員和經貿往來。你提到“一帶一路”,實際上,中歐合作共建“一帶一路”有很多成功例子,比如匈塞鐵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克羅埃西亞佩列沙茨跨海大橋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王毅指出,幾年前,一份歐盟政策檔案給中國同時貼上夥伴、競爭者、制度性對手三種標籤,但事實證明,這種三重定位不符合事實,也不可行,反而給中歐關係發展帶來不必要的干擾和阻礙,就好比汽車開到十字路口,紅燈、黃燈、綠燈三種訊號燈同時亮起,這車還怎麼開?
王毅強調,事實上,中歐並沒有根本利益衝突,也沒有地緣戰略矛盾,雙方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中歐關係的正確定位應當是夥伴,主流基調應當是合作,關鍵價值應當是自主,發展前景應當是共贏。我們希望中歐關係能一路綠燈,暢通無阻。
王毅表示,一個強大的歐洲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同樣,一個強大的中國也符合歐洲的根本利益。中歐應共同做多邊主義的踐行者、開放發展的倡導者、文明對話的推動者,放眼全球,只要中歐互利合作,陣營對抗就搞不起來。只要中歐開放共贏,“逆全球化”就不會得勢。
本期編輯 鄒姍
關鍵詞
兩國
中方
習近平主席
王毅表示
國際社會